DB3311/T 100-2019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绿化建设指南
DB3311/T 100-2019 Guidelines for Campus Greening Construc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ursery School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80
P53
DB3311
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
DB3311/T100—2019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绿化建设指南
2019-10-25发布2019-11-25实施
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11/T100—2019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4.1整体性..........................................................................2
4.2生态性..........................................................................3
4.3安全性..........................................................................3
4.4人文性..........................................................................3
4.5科普性..........................................................................3
4.6实践性..........................................................................3
4.7趣味性..........................................................................3
5总体要求............................................................................3
5.1绿地范围........................................................................3
5.2绿化指标........................................................................3
5.3植物选择........................................................................4
5.4植物配置........................................................................4
5.5配套设施........................................................................4
6功能布局............................................................................4
6.1植物科普园......................................................................4
6.2人文生态园......................................................................5
6.3劳动实践园......................................................................8
6.4立体绿化........................................................................9
6.5围墙绿化.......................................................................11
6.6生态停车场.....................................................................11
6.7毕业纪念树种植区...............................................................12
附录A(规范性附录)绿体率计算方法.....................................................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校园绿化推荐植物名录...............................................14
参考文献..............................................................................55
I
DB3311/T100—2019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丽水市教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教育局、丽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丽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上海精典
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王平、王伟平、翁立辉、吴立南、邢志行、徐礼琼、潘永柱、陈建芳、洪茜、钟小
松、姚菊俊、李晓伟、李乐辉。
本标准属首次发布。
II
DB3311/T100—2019
引言
为加快推进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建设和丽水市高质量绿色发展,提升我市校园绿化水平,进一步优
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环境,将我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逐步建设成为具有植物科普、
人文生态和劳动实践三大特色功能的绿色校园,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中部分图片来源自网络,仅用于参考。
III
DB3311/T100—2019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绿化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绿化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和功能布局。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绿化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DB33/T10552环境照明工程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植物科普园
供学生进行植物调查、识别、实验和普及植物科学知识的区域。
3.2
人文生态园
校园中供师生进行户外文化交流和休憩活动的生态林荫场所。
3.3
劳动实践园
校园中供师生进行劳动实践教育的场地或区域。
3.4
主题植物园
校园中用于展示某一特色科、属植物,具有一定观赏、识别和教学功能的集中绿地。
3.5
绿体率
1
DB3311/T100—2019
校园内的绿化总体积与该绿地总面积上绿体量为1米厚时绿化体积的百分比。
3.6
立体绿化
除地面资源以外的其他空间资源进行绿化的方式。
3.7
季相
植物在不同季节展现出的外观表现。
3.8
驳岸
保护园林水体岸边的工程设施。
3.9
胸径
乔木离地面1.2米处的树杆直径,以“Φ”表示,计量单位为厘米。
3.10
地径
苗木离地面0.3米处的树杆直径,以“d”表示,计量单位为厘米。
3.11
冠幅
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以“P”表示,计量单位为厘米。
3.12
垒土
以秸秆、棉花杆等农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根据植物生长良好所需的营养基构造制作生产出的一种
固化、可塑成型的活性纤维培养土。
4基本原则
4.1整体性
科学规划校园绿地,合理设计校园绿地的形式与空间,做到点(节点景观)、线(道路绿化)、面
(中心绿地)有机结合,使绿化布局与校园建筑相协调,营造多层次、多物种的校园绿色体系。
4.2生态性
2
DB3311/T100—2019
遵循生态学理念,利用校园的自然景观元素,把人工造景与自然借景相结合,营造既满足教学功能,
又满足生态功能的校园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4.3安全性
校园绿化的植物选择和配置上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
4.4人文性
校园绿化应注重人文精神环境的塑造,宜将当地特色人文资源和历史内涵与校园内的文化活动和自
然资源相结合,通过绿化造景来展示校园文化气息和精神风貌。
4.5科普性
校园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应多样性,将绿化与自然教学、生物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对各种花草树木的
观赏识别,认识自然,植绿护绿,普及知识。
4.6实践性
校园绿化应与劳动实践相结合,通过自愿认领、志愿养护等方式,体验种植、除草、浇灌、施肥、
采摘等过程,体验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和谐共生。
4.7趣味性
校园绿化应结合功能,运用形状、尺度、色彩、材质、构图等组合变化,营造富有趣味性的教学环
境氛围。
5总体要求
5.1绿地范围
中小学(幼儿园)校园的绿化用地包括集中绿地、零星绿地、水面、垂直绿化覆盖的构筑物和供教
学实践的种植园及小动物饲养园等。
5.2绿化指标
5.2.1绿地率
新建校园绿地率不小于35%;改扩建校园绿地率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应低于原绿地率。
5.2.2生均绿地面积
新建幼儿园生均绿地面积应大于2平方米、小学大于4平方米、中学(中职)大于5平方米。
5.2.3绿化覆盖率
新建幼儿园绿化覆盖率应大于35%、小学大于40%、中学(中职)大于50%。
5.2.4绿体率
新建幼儿园绿体率应大于200%、小学大于300%、中学(中职)大于350%。绿体率的计算方法按
照附录A执行。
3
DB3311/T100—2019
5.2.5集中绿地
新建校园应设置集中绿地,集中绿地的宽度不应小于10米,面积不应小于300平方米,且比例不
小于校园总绿地的15%。
5.3植物选择
5.3.1绿化植物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兼顾珍贵树种观赏果树,其中选用国家及省珍贵树种名录内的
植物品种及数量宜不少于总绿化植物品种及乔木数量的10%;选用乡土果树的品种及数量应不少于总绿
化植物品种及乔木数量的5%。国家及省珍贵树种名录参见附录B。
5.3.2选择的植物应注重安全性,选用无污染、少毛无刺、无刺激性气味树种,不应采用过敏性植物
和有毒植物。
5.4植物配置
应注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合理配置,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并重。根据植
物生态适应性,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藤合理配置,突出季相变化效果,并具备生物多样性。
5.5配套设施
5.5.1校园内经城市规划控制并经过整治的自然溪河的配套建设应符合相关规定。
5.5.2校园内景观照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DB33/T10552规定。
5.5.3中小学设置景观水体水深超过0.5米和幼儿园设置景观水体水深超过0.3米的应设置防护栏
杆,防护栏杆的设置应符合GB50352规定。
6功能布局
6.1植物科普园
6.1.1基本要求
植物配置应着重体现物种多样性,将校园绿化建设与科普教育相结合。
6.1.2植物品种数量
校园绿化应结合生物科普教育,建立多物种、多门类、多科目的植物科普园,具体要求宜为:
a)校园总绿地面积5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种乔木不少于150种、灌木不于100种、其它类型植
物不少于40种;
b)校园总绿地面积3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乔木不少于100种、灌木不少于60种、其它类型植
物不少于30种;
c)校园总绿地面积2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乔木不少于80种、灌木不少于50种、其它类型植物
不少于20种;
d)校园总绿地面积10000平方米及以上的,乔木不少于50种、灌木不少于30种、其它类型植物
不少于15种。
6.1.3主题植物园
6.1.3.1校园内宜设置微型主题植物园,树种配置应以乡土特色树种、珍贵树种和药用植物为主,物
种数量不小于10种/百平方米。
4
DB3311/T100—2019
6.1.3.2应根据校园实际绿地状况,选择适合于中小学(幼儿园)科普教学的不同科属或某一特定类别
植物,选择乔、灌、草、藤等不同形态植物套种。体量较小的校园绿地可侧重选择某一科、属的物种
(例如观赏性强且物种丰富的木兰科、蔷薇科、山茶科)或本土药用植物、珍稀植物等富有特色的植物
门类,集中展示。
示例:
乔、灌、花草复合种植的特色微型植物园
6.1.4树木名牌
校园绿化树木中凡Φ8厘米及以上乔木、d10厘米及以上或P300厘米及以上灌木,以及列入国家或
省市级珍贵树种植物树种名录的应设置树名牌。树名牌的形式可根据学校特点采取多样化、趣味化。
示例1:示例2:
树名牌的形式树名牌的悬挂效果
6.2人文生态园
6.2.1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人员密集,空间有限的特性,合理配置乔、灌、草、藤的数量比例和空间布置序列,提高
绿荫下活动空间的使用效率。
6.2.2建设模式
5
DB3311/T100—2019
6.2.2.1绿荫文化广场
在校园主入口、教学区域等大面积活动场地上宜采用乔木树阵的形式布置。
示例1:示例2:
乔木树阵广场设置围树坐椅的林荫场
6.2.2.2院落文艺角
在校园的建筑院落绿化中,采用观花观叶或芳香类乔木作为主要绿化树种,与建筑有机围合。
示例1:示例2:
庭院绿化空间林荫台地
6.2.2.3学习活动区
在校园中一些道路和景观节点上分布的亭阁、连廊等构筑物,应根据其位置特点和形态特征,选用
富有文化气息的植物品种,如梅、兰、竹、菊、桃、李、杏以及藤蔓植物进行绿化。
示例1:示例2:示例3:
树荫下的亭阁藤蔓覆盖的长廊生态良好的连廊
6
DB3311/T100—2019
6.2.2.4休憩活动区
在校园中孤植的大树下宜设置休闲平台或围树坐椅。
示例:
有童趣的孤木林下树池
6.2.2.5开放式绿地
校园中大片集中绿地的应采用开放式的绿化种植设计,以多草坪少灌木的形式配置。
示例1:示例2:
走入式绿地空间大乔木与草坪结合的绿地空间
6.2.2.6水体景观
水体和驳岸应形态自然、安全美观;在水体的适宜位置设置亲水平台、观景亭等人文设施,结合
乔灌木和水生植物进行绿化组景。
示例1:示例2:
富有中式园林气息的水景水生植物在水体中的应用
6.2.2.7休闲配套设施
校园绿地中宜合理设置人行步道和休闲桌椅。
7
DB3311/T100—2019
示例1:示例2:
绿地中的人行步道绿地中的休闲坐椅
6.2.2.8运动休憩空间
在校园运动场周边,如体育看台、篮球场边等区域栽植单杆乔木,形成生态林荫的运动休憩空间。
示例1:示例2:
林荫式体育看台乔木覆盖的活动场地
6.3劳动实践园
6.3.1基本要求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宜适当设置作物种植区域和小动物饲养场所,将校园绿化建设与劳动实践
教育相结合。
6.3.2作物种植园
6.3.2.1作物种植类型
结合校园绿化设置植物种植园作为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可采用分散种植或集中种植。
示例1:示例2:
幼儿园农作物种植园中小学集中式农作物种植区
8
DB3311/T100—2019
6.3.2.2作物种植区选择
以班级为单位,划分栽植包干区域。可利用校园内的零星绿地,采用分片式种植;可利用围墙边带
状绿地,以爬藤瓜果类作物营造富有特色的垂直绿化景观带。
6.3.2.3作物品种选择
作物种植应与校园整体绿化景观协调统一,宜选择茶叶、芝麻、向日葵、油菜、玉米、旱稻、小麦、
茭白、莲藕、毛芋、大豆、花生、马铃薯、蕃薯、秋葵、西红柿、辣椒、缸豆、丝瓜、南瓜、紫云英等
品种。
6.3.2.4作物的季节更替
作物栽植时应根据各物种的适种时节,把握各品种的更替规律。
6.3.2.5作物种植数量和面积
幼儿园引用作物种类宜不少于20种,种植面积不小于校园总绿地面积的5%;中小学引用作物种类
宜不少于10种,种植面积宜为生均(0.1~0.2)平方米。
示例1:示例2:
向日葵等观赏作物在校园绿化中的应用校园中的瓜果长廊
6.3.3动物饲养园
小学和幼儿园根据教学实践需要,结合校园绿化建设,宜设置体量适当的小动物饲养园。
6.4立体绿化
6.4.1基本要求
立体绿化应与主体建筑物及周围环境相协调,宜采用垒土改良工艺进行种植。
6.4.2垂直绿化
校园绿化宜配合建筑风格和特征进行立体绿化,校内各建筑、亭廊、挡墙等构筑物立面,有条件的
应选择适应性强的攀援植物进行垂直绿化。
9
DB3311/T100—2019
示例1: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
示例2:示例3:
建筑阳台的绿植装饰闲廊架的垂直绿化
6.4.3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应根据建筑结构状况制定绿化种植模式。荷载量较低的屋顶可覆薄土采用纯草坪模式进行
绿化;荷载量高的屋顶可覆厚土采用花灌草复合式模式进行绿化。
示例1:示例2:
纯草坪式屋顶绿化复合立体式屋顶绿化
10
DB3311/T100—2019
6.5围墙绿化
新建、改建、扩建校园临街区观赏面应为通透式围墙,并配以适当的绿化植物,使校内景观与校外
景观实现良性互动。
示例1:
通透式围墙式样参考图
示例2:示例3:
半通透式围墙式样参考图利用垂直绿化对原有围栏进行美化
6.6生态停车场
校园宜建设生态林荫式停车场。
示例1:示例2:
乔木覆盖的林荫停车场停车棚的藤蔓绿化
11
DB3311/T100—2019
6.7毕业纪念树种植区
新建校园宜设置或预留毕业纪念树种植区。受条件限制不能设置集中地块的,宜在校园绿化栽植设
计上合理控制栽植密度,预留毕业纪念树补植空间。已建校区宜认养毕业纪念树。
12
DB3311/T100—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绿体率计算方法
绿体率=校园绿化总体积(立方米)÷校园绿地总面积上绿体量为1米厚时的绿化体积(立方米)
×100%。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草坪、水体、植被厚度小于1米的绿化区:绿体率=100%。
2)平均树高(1~2)米的绿化区:绿体率=150%。
3)平均树高3米的绿化区:绿体率=200%。
4)平均树高4米的绿化区:绿体率=250%。
5)平均树高5米以上的绿化区:绿体率=〔平均树高(米)-2〕×100%。
6)校园绿体率=∑(各区域绿体率×该区域绿地面积占校园绿地总面积的比例)。
13
DB3311/T100—201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校园绿化推荐植物名录
序
中文名科属植物类别生态特性观赏价值及园林用途二维码备注
号
喜湿耐荫,喜
光,不耐移植,
1枫香金缕梅科落叶乔木观叶;园林中栽作庭荫树。
不耐寒,耐火
枫香树属
烧。
喜光,耐寒、耐
梧桐科干旱、不耐烈日观花、叶;是道路、公园、庭
2梧桐落叶乔木
梧桐属晒,直根粗壮,院等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寿命长。
喜光,不耐荫,生长速度快、主干高大、分枝
二球悬铃悬铃木科生长迅速、成荫能力强、树冠广阔,作为园林
3落叶乔木
木悬铃木属快,耐干旱、瘠植物广植于世界各地,被称为
薄,亦耐湿。“行道树之王”。
喜光,在排水良
小果冬青树干通直,生长迅
好的向阳山坡,
冬青科速,秋季果鲜红布满整个枝
4小果冬青落叶乔木在山脊、台地上
冬青属头,经久不凋,是优良的观果
的长势较好,适
树种。
应性较强。
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
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国家一级
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珍贵树种
银杏科喜光,耐寒耐
5银杏落叶乔木可用于园林绿化、行道、公路、浙江省优
银杏属旱。
田间林网、防风林带的理想栽先推荐珍
培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贵树种
观赏树种。
14
DB3311/T100—2019
喜光,稍耐半栾树适应性强、季相明显,是
无患子科
6黄山栾树落叶乔木阴,耐寒耐旱耐理想的行道、庭荫等景观绿化
栾树属
瘠薄。树种。
喜光,稍耐阴,
耐寒能力较强,
无患子科是绿化的优良观叶、观果树
7无患子落叶乔木抗风力强。不耐
无患子属种,是彩叶树种。
水湿,能耐干
旱。
喜温暖湿润、雨叶形奇特,秋季变红,花、叶
量充沛,适宜土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可用浙江省优
樟科
8檫木落叶乔木层深厚、通气、于庭园、公园栽植或用作行道先推荐珍
檫木属
排水良好的酸树,也可用于山区造林绿贵树种
性土壤上生长。化。
色叶树种,可孤植、丛植作庭
槭树科稍耐荫,耐寒,
9三角枫落叶乔木荫树,也可作行道树及护岸
槭属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B 7025.1-1994 夹具通用元件支承件 1994-10-31
- SJ/T 10341.10-1993 精冲模固定凸模式滑动导向模座 中间导柱活动模板 1993-03-25
- HB 3026-1977 铜锤 1979-02-02
- QJ 1185.5-1987 海防导弹环境规范 导弹公路运输试验 1987-04-02
- QJ 2220.3-1992 涂层电绝缘性能测试方法 工频下击穿电压,击穿强度,耐电压的测量方法 1992-01-27
- HB 4-6-1976 带凸缘直通管接头 1976-10-27
- HB 4529.8-1991 H型孔系组合夹具定位件 角度再生垫板 1992-01-23
- SJ 2436.6-1984 C型斜口端套焊片 1984-01-16
- SJ 3102-1988 冷冲模 弹压导板模中间导柱模架 1988-03-28
- HB 4-88-1969 两个卡箍的导管柔性连接 197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