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NRZ 014-2025 杧果畸形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YNRZ 014-2025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YNRZ 014-2025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发布日期
2025-07-18
实施日期
2025-08-02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杧果畸形病的术语和定义、鉴定方法、发生规律、传播途径、监测方法、防治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杧果畸形病的防治;
主要技术内容: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杧果畸形病Mango Malformation Disease由多种镰刀菌引起营养器官畸形和花序畸形,致使花序坐果后不育或败育及树体不能正常生长而导致减产或绝产的病害。2鉴定方法2.1形态学鉴定2.1.1营养器官畸形植株顶端优势丧失导致叶腋或顶芽膨大并产生大量嫩芽丛生嫩枝呈束状生长(见图1)。2.1.2花序畸形花序部分或整个畸形膨大甚至呈盘状花数明显增加,花轴变短变粗小花簇拥在一起(见图2)。2.2 分子鉴定参照NY/T 3196执行。3发生规律3.1 时间畸形病发病高峰期为春季花期、新稍期、幼果期。3.2 温度病原菌孢子萌发和菌落生长需要温度在5 ℃以上,最适为25 ℃~28 ℃。3.3 部位花穗、新稍。4传播途径4.1 昆虫主要通过蓟马、杧果小爪螨等昆虫吸食带病植株传播。4.2 种苗通过受感染的种苗、接穗传播。4.3 人为枝剪、手锯、嫁接刀等工具传播。5监测5.1 监测时间稍期、花期、幼果期每10天监测1次。5.2 监测方法采用5点取样法,每个点取5个花穗、枝梢观察是否有4.1.1和4.1.2的症状。6防治6.1 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杧果园生态系统为整体,采取果园监测预报,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6.2 防治措施6.2.1预防措施按以下方法控制病源传播:1)严禁从感病区域引进苗木和接穗;2)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病害扩散蔓延;3)严禁在畸形病发病严重的区域内育苗、存放苗木、销售苗木。6.2.2农业措施6.2.2.1 清除病原将感病苗木、重剪下来的病枝、病叶、花穗立即清除并带到远离杧果园的地方集中深埋(1 m以下)或烧毁;新建果园发现病株后,用生石灰对病株定植坑及周边表层土壤(厚度15 cm~20 cm)进行消毒处理,每平方米用1 kg。6.2.2.2 工具消毒接触过病源的工具,每次用完后用25%施保克乳油500倍液或用75%的酒精消毒。6.2.2.3 延迟花期利用抹花技术推迟花期。6.2.2.4 提高抗性加强管理,平衡施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6.2.3化学防治在抽梢期与开花期,结合修剪,用1000倍
发布历史
-
2022年08月
-
2023年11月
-
2024年05月
-
2025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作物研究所、华坪县芒果产业发展中心、师宗县农业农村局、保山市隆阳区潞江镇综合保障和技术服务中心
- 起草人:
- 章勇、王美存、尼章光、姜艳、陈于福、朱敏、王松标、罗心平、张翠仙、易怀锋、刘争毅、柏天琦、解德宏、杨林圜、王铁运、张国辉、陈萍、田林坤、王先位、张惠云、王跃全、潘继红、宋云连、郑健、王永芬、吴俊
- 出版信息:
-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4/T 1841-2013 安茶 2013-02-04
- DB34/T 1815-2013 扬子鳄饲养繁殖通用技术标准 2013-02-04
- DB34/T 1834-2013 中低产田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2013-02-04
- DB34/T 1867-2013 商品鳖健康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013-04-07
- DB34/T 1861-2013 黄缘盒龟人工驯养繁殖技术规程 2013-04-07
- DB34/T 1836-2013 地理标志产品 黄陂湖大闸蟹 2013-02-04
- DB34/T 1816-2013 无纺布菌条结合化学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技术规程 2013-02-04
- DB34/T 1817-2013 中小径散生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3-02-04
- DB45/T 904-2017 地理标志产品 田东香芒 2013-03-15
- DB34/T 1833-2013 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育插秧技术规范 2013-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