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MIAAC 004-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规程
T/GMIAAC 004-2024 Medical building integrated energy management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4年07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广州汇锦能效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凯华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桂勤器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华伦招标有限公司、恩耐捷(广东)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五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佛山市南海区全科医院、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院、广东省制冷学会、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招标投标协会
- 起草人:
- 吴叠恩、包海峰、谢华慧、林海、黄锦标、陈楚生、杜芹、田彩霞、赖晓刚、林俊、梁芷华、杨伟雄、阮伟其、张志雄、列润洪、叶葳、代佳伟、李银锋、吴海城、黄炫霖、刘阳、刘雄锋、邓福生、王敏、邝伟明、吕鹏、王文涛、赵汝辉、陈志杰、邓喆、吕忠、王映雪、黎德谦、赖子波、李盛佳、李伟、杨柳青、卢智涛、方赵嵩、连晶红、郑文斌、陈晓东、谭福太、余昭胜、廖艳芬、黄俊彰、唐晓娜、许华凤、王晶晶、邹思、陈振龙、陈明球、伍伟顺
- 出版信息:
- 页数:3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7.010
CCSF01
GMIAAC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团体标准
T/GMIAAC004—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forintegratedenergymanagementsystemsofmedicalbuildings
2024-07-31发布2024-08-01实施
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
广东省制冷学会 发布
T/GMIAAC004—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广东省暖通空调及净化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D/TC79)归口。
本文件由广东省医疗行业协会和广东省制冷学会联合发布。
本文件参加起草单位:广州汇锦能效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凯华科
技有限公司、广州市桂勤器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华伦招标有限
公司、恩耐捷(广东)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五邑大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
附属口腔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番禺中心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广
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州医科大
学附属中医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
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市胸科医院、佛山市南海区全科医院、广
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前海人寿广州总院、广东省制冷学会、广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华南
理工大学、广东省招标投标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叠恩、包海峰、谢华慧、林海、黄锦标、陈楚生、杜芹、田彩霞、赖晓刚、
林俊、梁芷华、杨伟雄、阮伟其、张志雄、列润洪、叶葳、代佳伟、李银锋、吴海城、黄炫霖、刘阳、
刘雄锋、邓福生、王敏、邝伟明、吕鹏、王文涛、赵汝辉、陈志杰、邓喆、吕忠、王映雪、黎德谦、赖
子波、李盛佳、李伟、杨柳青、卢智涛、方赵嵩、连晶红、郑文斌、陈晓东、谭福太、余昭胜、廖艳芬、
黄俊彰、唐晓娜、许华凤、王晶晶、邹思、陈振龙、陈明球、伍伟顺
I
T/GMIAAC004—2024
目次
1总则.....................................................................................................................................................................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规定.............................................................................................................................................................2
4.1能耗数据采集对象.....................................................................................................................................2
4.2用能统计......................................................................................................................................................2
4.3医疗建筑用能采集.....................................................................................................................................3
4.4医疗建筑绿色低碳用能管理.....................................................................................................................4
5能源管理体系建设.............................................................................................................................................6
5.1一般规定......................................................................................................................................................6
5.2体系策划......................................................................................................................................................6
5.3体系实施....................................................................................................................................................10
5.4体系检查....................................................................................................................................................10
5.5体系改进....................................................................................................................................................11
6能源信息管理系统...........................................................................................................................................11
6.1能源计量器具管理....................................................................................................................................11
6.2能源资源数据在线监测要求...................................................................................................................11
6.3系统硬件与安全.......................................................................................................................................12
6.4系统应用功能............................................................................................................................................12
6.5能效监测与分析.......................................................................................................................................13
6.6系统预警与报警.......................................................................................................................................13
6.7其他综合应用及分析功能.......................................................................................................................13
7医疗机构能效指标及计算方法......................................................................................................................13
7.1能效指标及计算方法...............................................................................................................................13
附录A(资料性附录)......................................................................................................................17
附录B(资料性附录)......................................................................................................................21
附录C(资料性附录)......................................................................................................................22
附录D(资料性附录)......................................................................................................................25
附录E(资料性附录).......................................................................................................................26
II
T/GMIAAC004—2024
医疗建筑综合能源管理规程
1总则
本文件规定了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信息管理系统、能效指标及计算方
法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医疗建筑,包括一般综合医院、专科性医院、特殊病院、妇幼保健站、
疗养院、休养所等,其他建筑类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T29456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50333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T5035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
GB50736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103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GB55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2333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医疗建筑medicalbuilding
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与护理,承担公共卫生的预防与保健,从事医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建筑设施
以及其辅助用房的总称。
3.2
综合能源integratedenergy
指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在统计期内消耗的能源种类。
3.3
综 合能耗comprehensiveenergyconsumption
指医疗机构运行过程中,在统计期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按规定的计算方法折算后总和。
3.4
1
T/GMIAAC004—2024
能源绩效energyperformance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能源消耗和能源消费的种类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3.5
能源绩效参数energyperformanceindicator
由医疗机构确定,可量化能源绩效的数值或量度。
3.6
能源基准energybaseline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
4基本规定
4.1能耗数据采集对象
4.1.1医疗建筑按建筑功能划分为门急诊类、医技类、病房类、医疗业务综合类、后勤办公类、科研
教学类等,并进行建筑能耗数据采集,医疗建筑能耗数据采集范围不包括对外服务及外包场所。
4.1.2医疗建筑用能统计周期能耗统计应以自然年度为周期。
4.1.3医疗机构用能、用水人数是指在统计期内(以年为单位)的在岗职工、工勤和保障人员及学生、
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等日平均用能、用水人数。
4.1.4未计入能源统计范畴的区域,该区域内的人员数量应扣除。
4.1.5医疗建筑能耗按能源供应系统主要包括电、水、燃料、集中供热(冷)、蒸汽、可再生能源等,
具体能耗分类见附录A.1,末端用能结构体系见附录A.2。
4.1.6医疗建筑能耗按用途可分为供暖、供冷、生活热水、风机、炊事、照明、设备、电梯、信息机
房设备、建筑服务设备和其他专用设备。
4.2用能统计
4.2.1综合能耗统计
4.2.1.1医疗建筑综合能耗统计应在统计期内,统计对象从事疾病诊治、治疗、科研、教学活动过程
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包括一次能源、二次能源以及耗能工质。
4.2.1.2综合能耗统计能源种类应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
通过加工转换取得的各种能源和水。
4.2.1.3对于拥有多栋建筑的医疗机构,每栋建筑的电力、热力、水消耗量应单独计量。
4.2.1.4综合能耗或建筑电耗统计范围应包括空调、通风、照明、生活热水、医气用能、风机、电梯、
设备等 医疗建筑所消耗的全部能耗或电耗,当可以实现单独计量时,下列情况的能耗或电耗可不计入综
合能耗或建筑电耗:
a)对外用于建筑外景照明用电;
b)通过配电系统对外服务的电能;
2
T/GMIAAC004—2024
c)维修、基建用能或用电;
d)商业设施、职工住宅、职工食堂等用能或用电。
4.2.1.5医疗建筑电耗统计应在统计期内,核定的建筑面积中从事诊断、治疗、科研、教学等活动过
程中实际消耗的电能。
4.2.2水耗统计
4.2.2.1水耗的统计范围应包括生活用水、医疗用水、消防用水、绿化用水、空调补水等医疗机构所
使用的所有水资源。当可以实现单独计量时,下列情况下的水耗可不计入医疗机构水耗:
a)对外用于市政道路清扫、绿化等用水;
b)维修、基建用水;
c)对外出租区域等用水;
d)商业设施、职工住宅、职工食堂等用水。
4.2.2.2统计期内实际消耗的水量包括自来水、自备井供水、桶装水等。
4.2.2.3医疗机构通过雨水回收、中水回用等节约的水资源,不宜计入医疗机构水耗统计的范围。
4.2.3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
4.2.3.1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应涵盖所使用的全部建筑,按照GB/T50353的规定进行计算。
4.2.3.2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应与能源资源使用量的统计范围一致,没有计入能源资源统计范畴的区
域,该区域的建筑面积也相应地从建筑面积的统计范围中去除。
4.3医疗建筑用能采集
4.3.1用能系统设计
4.3.1.1用电能耗应按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殊区域分项统计。
4.3.1.2分区计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a)固定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超过10kW的行政区和一般业务区,如办公楼、门诊、住院、急诊、
医技楼等,其电力消耗量应单独计量;
b)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数据中心(或信息机房)、指挥及控制中心、监控中心、中心供应、综
合楼类建筑内部的急诊区、门诊区、医技区及病房区、护理单元、重症监护区、体检区、实验室、病理
科、PCR、科研实验室等重点科室区域,其电力和水消耗量应单独计量;
c)用餐场所、员工宿舍、洗衣楼等后勤服务区,其各类能源和水消耗量应单独计算;
d)重点耗能设备应进行分项采集,包括冷冻泵、冷却泵、冷冻机组、冷却塔、热水循环泵、电锅
炉、大型医用设备、其他设备等。
e)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其绿化用水宜单独计量;
f)对外服务及外包场所的各类能源和水消耗量应单独计量。
4.3.1.3单台设备能源消耗量符合GB17167中要求的一种或多种能源消耗量限定值的为主要用能设
备,应单独计量。
3
T/GMIAAC004—2024
4.3.2能耗数据采集方案
4.3.2.1医疗建筑用能设计宜配备监测和计量系统平台,平台应具备评价参数的连续监测和存储功能。
4.3.2.2用电能耗数据宜采取分项分科室电耗采集,累加获得整个医疗建筑的电耗(见附录A.3)。
4.3.2.3用水能耗数据采取分功能区水耗采集,累加获得整个医疗建筑的用水能耗(见附录A.4)。
4.3.2.4用冷/热能耗对于设置集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筑可直接通过楼栋计量总表读取数据,没有集
中供冷/供热系统的建筑可通过统计空调机组供冷/热量、锅炉供热量及热泵供热量,累加获得整个医疗
建筑的用冷/热能耗(见附录A.5)。
4.3.2.5用煤炭、燃气、汽油、柴油能耗应对各栋煤炭、燃气、气流、柴油消耗量进行统计,累加获
得整个医疗建筑的用煤炭、燃气、汽油、柴油能耗。
4.3.2.6按核算单元统计分项采集生活热水用热量。
4.3.2.7光伏发电系统设置远程电能计量表,实时监测采集用电各项指标。
4.4医疗建筑绿色低碳用能管理
4.4.1一般规定
4.4.1.1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应用先进、经济、适用、安全可靠的技术和推广新技
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4.1.2室内空气温度冬季设定宜选择靠近规范值的下限,夏季设定宜选择靠近规范值的上限。
4.4.1.3在室外温度适宜时,如春秋季、夏季夜间,应充分利用新风降温、蓄冷,减少机械制冷运行
时间。
4.4.1.4医疗建筑节能设计应符合GB55015有关规定。
4.4.2通风空调与给排水
4.4.2.1医疗建筑设计应在遵守法律法规、节能标准要求前提下,对新建、改建和扩建设施、设备、
系统进行节能评估,发现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提升能源绩效水平,并考虑以下方面:
a)所需能源种类、运输供应便捷性、能源消耗量等因素;
b)改扩建项目应保障现有特殊区域(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能源供应需求;
c)项目新增能源消费总量;
d)设备、设施及系统的能源绩效参数、运行方式、运行状况及匹配性;
e)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占比;
f)采用节能新技术和方法。
4.4.2.2宜采用分布式模块蒸汽发生器代替传统天然气锅炉,针对不同功能的医疗建筑分别配置容量,
根据末 端蒸汽使用需求采用自动智能精准调控技术。
4.4.2.3实施峰谷电价的医疗建筑项目,宜采用水蓄冷系统,并应符合GB50736的规定及以下原则:
a)采用电制冷冷水机组时,应根据蓄冷量、全天冷负荷以及分时电价确定冷水机组的装机容量;
b)蓄冷放冷过程应采用闭式系统,蓄冷装置温度宜为5~12℃。对系统放冷水温度宜为9~14℃;
4
T/GMIAAC004—2024
c)蓄冷装置应设有可靠的布水装置;
d)蓄冷装置本体结构的传热系数应小于0.03W/(m2K),蓄冷装置24小时冷损失不超蓄冷量2%。
4.4.2.4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按逐项逐·时负荷计算的空调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得
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
冷负荷的比值不得大于1.1。
4.4.2.5在保证室内热舒适和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空调水系统宜采用大温差设计,采用大温差设计应
符合下列规定:
a)应考虑系统模块、系统形式以及设备特点等因素,确定合理的供水温度和温差值;
b)宜选用大温差专用机组,包括冷水机组以及风机盘管、组合式空调机组等末端装置。
4.4.2.6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宜采用下列技术措施,降低系统输配能耗:
a)水力平衡优化设计,调整管径降低比摩阻,合理布置管道;
b)选择高效水泵、低阻力设备和阀部件。
4.4.2.7推荐采用高效机房设计,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建筑功能,在保证室内热舒适性的前提下,
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高能效设备及系统形式、精细施工、整体调适以及节能优化运行等措施。
4.4.2.8空调系统在满足室内卫生要求的前提下,宜采用变新风量运行,过渡季节采用全新风运行,
减少新风运行能耗。
4.4.2.9应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设置不同等级和数量的预置备用手术室,备用手术室应启用值班运行
模式。
4.4.2.10手术室空调系统自净时间应符合GB50333规定值,并按规定及时清洗或更换过滤器。
4.4.2.11宜在生活热水管路系统内设置循环水泵,减少无效冷水的产生量。
4.4.3电气
4.4.3.1建筑照明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光,对于有自然光的场所,其照明应根据采光状况和建筑使用
条件采取节能控制措施。
4.4.3.2在满足室内照度设计的前提下,照明灯具采取合理的分区回路设计,可通过人员进行开关或
调光控制,也可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灯具开关或调光控制。
4.4.3.3电梯应具备节能运行功能,两台及以上电梯集中排列时,应设置群控措施。
4.4.3.4电梯应具备无外部召唤且轿厢内一段时间无预置指令时,自动转为节能运行模式的功能。
4.4.3.5自动扶梯、自动人行步道应具备空载时暂停或低速运转的功能。
4.4.4能量回收
4.4.4 .1宜采用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冷热源用能方案建议与医疗机构用能整体协调考虑,综合各
科室、各专业用冷用热,考虑余热、废热利用,平衡内部冷量和热量需求。
4.4.4.2蒸汽锅炉应设置用于间接换热产生的冷凝水回收系统。
5
T/GMIAAC004—2024
4.4.4.3可收集各科室制取纯水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水,用于冲洗设备、清洁和灌溉等用途。
4.4.4.4可在锅炉后烟箱处设置冷凝水排出口,冷凝水经水处理后可作为燃气热水锅炉的热网补水。
4.4.5可再生能源利用
4.4.5.1可再生能源应用系统设计应根据当地资源与使用条件统筹规划。
4.4.5.2采用可再生能源时,应根据使用条件和投资规模确定该类能源可提供的用能比例或保证率,
以及系统费效比,并根据医疗建筑负荷特点和当地资源条件进行适宜性分析。
4.4.5.3新建医疗建筑宜采用光伏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应做到全年综合利用,根据使用地的气候
特点、实际需求和使用条件,为医疗建筑供电。
4.4.5.4集中热水系统的热源宜优先选择太阳能热水系统或者空气源热泵系统。
5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5.1一般规定
5.1.1.1能源管理体系以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持续改进为基础,并将能源管理融入现有医疗机构的
组织实践中,主要工作内容见附录图B.1。
5.2体系策划
5.2.1管理职责
5.2.1.1机构负责人职责
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开展以下工作:
a)充分意识到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对提高能源管理水平的必要性,满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
要求在医疗机构运营过程中的重要性;
b)制定并实施能源方针、目标;
c)组建节能领导小组,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d)任命能源管理负责人,授权其负责组织并监督能源管理体系运行;
e)设立能源管理部门,规定其职责与权限;
f)宣传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性,构建节能文化;
g)确保配置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h)按照计划时间间隔对能源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提出变更和改进
建议。
5.2.1.2节能领导小组职责
节 能领导小组职责应包含以下方面:
a)组织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b)组织审定和批准年度节能规划、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等;
c)审定和批准年度各类能源预计消耗指标和节能指标;
6
T/GMIAAC004—2024
d)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会议,对重要节能工作进行部署、检查和总结;
e)策划能源管理人员能力建设与培训。
5.2.1.3能源管理部门职责
能源管理部门职责应包含以下方面:
a)负责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绩效评价的日常工作;
b)参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节能相关工作会议,宣贯节能政策;
c)开展能源评审、确定能源绩效参数和能源基准、负责开展能源数据收集、实施符合性评价、内
部审核、管理评审;
d)负责完成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节能工作,包括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费统计、重点用
能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表填报等;
e)定期进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包括能源消费情况、能源利用效率分析、节能改造效果评价;
f)提出能源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g)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工作。
5.2.2初始评审
5.2.2.1确定边界和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边界和范围的确定应满足以下要求:
a)明确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和功能分区等。当有多个功能分区时,如门诊部、住院部、
手术室等,应确保其具有明晰的边界并具备独立的能源统计与核算条件;
b)应有权限控制边界和范围内能源使用、消耗及利用效率;
c)应包含边界和范围内使用的所有类型的能源,如电力、蒸汽、天然气和柴油等。
5.2.2.2识别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医疗机构能源管理部门应按季度收集、识别节能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进行评价、汇总、更新、
宣贯和落实,收集的内容至少包括:
a)相关法律;
b)行政法规;
c)地方性法规;
d)行政规章;
e)政府及节能行政主管部门的其他要求。
5.2.2 .3能源评审
通过对医疗机构自身能源利用情况及管理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分析,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和
影响能源绩效的因素、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包括以下方面的工作:
a)识别并评价节能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要求(见附录表C.1)的执行情况;
7
T/GMIAAC004—2024
b)评价现有能源管理部门及其职责落实情况,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的可操作、适用性以及系统性,
包括能源管理岗位的管理水平、人员培训需求识别、能源管理工作记录、部门沟通交流机制、能源管理
制度、节能产品采购流程、能源计量和统计分析、能耗定额管理等;
c)宜通过能源审计、节能诊断等途径,分析掌握能源消耗现状和能效水平,包括能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3317.2-2013 卡盘多刀车床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3-12-31
- JB/T 11570.1-2013 数控平面铣床 第1部分:精度检验 2013-12-31
- JB/T 2255.2-2013 坐标镗床转台 第2部分:技术条件 2013-12-31
- JB/T 2254.4-2013 坐标镗床 第4部分:型式与参数 2013-12-31
- JB/T 11559-2013 数控机床自动过滤装置 2013-12-31
- JB/T 11690-2013 双轴桨叶式饲料调质器 2013-12-31
- JB/T 9478.11-2013 光电池测量方法 第11部分:结电容 2013-12-31
- JB/T 6211-2013 电热毯及类似发热器具用开关 2013-12-31
- JB/T 11664-2013 电火花加工机床用浸入式数控回转工作台 2013-12-31
- JB/T 7599.2-2013 漆包绕组线绝缘漆 第2部分:120级缩醛漆包线漆 201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