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3
5304
玉溪市地方标准
DB5304/T047—2021
玉溪魔芋标准综合体
2021-12-16发布2022-02-15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4/T047—2021
目次
前言.......................................................................................................................................................................Ⅱ
第1部分:魔芋种芋...........................................................................................................................................1
第2部分:魔芋产地环境...................................................................................................................................4
第3部分:魔芋双行条栽二次培土技术规程..................................................................................................6
第4部分:魔芋施肥技术规程.........................................................................................................................10
第5部分:魔芋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13
第6部分:商品魔芋.........................................................................................................................................16
第7部分:魔芋干.............................................................................................................................................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消毒液的配制及使用方法....................................................................................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主要病虫害特征和防治方法.................................................................................23
附录C(规范性附录)绿色食品魔芋生产主要病虫害推荐药剂与使用剂量........................................25
I
DB5304/T047—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玉溪魔芋标准综合体》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魔芋种芋
第2部分:魔芋产地环境
第3部分:魔芋双行条栽二次培土技术规程
第4部分:魔芋施肥技术规程
第5部分:魔芋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第6部分:商品魔芋
第7部分:魔芋干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玉溪市林业和草原科技推广站、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经济作
物工作站、云南绿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溪魔芋园区管理有限公司。
本文件起草人:马文彬、张钟、张军云、杨淑艳、卢芯彤、熊德彪、飞兴文、瞿观、张文健、普金
安、普秋熊、吴绍良、张春帆、王春贵、许艳斌、杜剑波、蒋志东、张乙胜。
II
DB5304/T047—2021
第1部分:魔芋种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花魔芋(AmorphophalluskonjacK.Koch)种芋的技术要求、检验规则、贮藏、包装、
标志、运输。
本文件适用于花魔芋种芋的生产、经营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种芋
魔芋的无性繁殖器官统称为种芋,包括球茎、根状茎等。
3.2种繁种芋
用于种繁的种芋,单重≤50g。
3.3生产种芋
用于生产商品魔芋的种芋,单重50~500g。
4技术要求
4.1种芋分级及要求
种芋分级及要求、检验方法见表1。
1
DB5304/T047—2021
表1种芋分级及检验
项目种繁种芋生产种芋检验方法
一级8~1550~100
重量(g)二级15~30100~200称重
三级30~50200~500
外观近圆形或长椭型,顶端外观眼口平,窝小、形体饱满、顶芽粗壮、
外观目测
带顶芽,无病、无伤。表面光滑、近似球形,无病、无伤。
由根状茎顶端膨大自然脱落形植株自然倒伏后自然成熟的球茎。
成熟度目测
成小球茎。
净度(%)9595称重
失水率(%)1520采用公式(1)
4.2失水率计算方法
失水率计算应采用公式(1)计算。
X1=(W1-W0)/W1100%………………(1)
式中
X1——失水率:%;
W0——失水后重量,g;
W1——样品重量,g;
注:失水后重量应将样品置于干燥通风的条件下晾晒3d~5d。
5检验规则
5.1批次
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采收的种芋为一批。
5.2抽样
种繁种芋每一批随机抽样2%,每批抽样量不得少于2000g;生产种芋每一批随机抽样2%,每批抽
样量不得少于10000g。抽取的样品分成2份,1份检验,1份备查。
6贮藏
6.1宿地留种
选择海拔1500m~2200m阳坡地块,在魔芋自然成熟倒苗后,于田间直接浅锄培土填埋孔洞,用树
叶、秸秆等保温材料覆盖,覆盖厚度10cm~15cm为宜,于第二年播种前选择晴天采挖种芋。
6.2室内保温贮藏
6.2.1入库前消毒
魔芋自然成熟倒苗后,选择晴天采挖留种,就地晾干表层泥土,去除表层土,置于干燥泥土地或用
无纺布隔离的水泥地上充分晾晒脱水。入库存前,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喷雾消毒,消
毒后须晾干水分再入库存贮藏。
2
DB5304/T047—2021
6.2.2贮藏
依第4章要求进行分级,小于200g的种芋装入硬质塑料框中入库保存,大于200g的种芋采用码层保
存,于地面铺上稻草或秸杆,每两层魔芋之间铺一层秸杆,最多3层。库房选择通风干燥,室温应保持
在5℃~20℃,湿度不超过50%。
6.2.3贮藏时间
贮藏期应定期检查,翻动种芋,及时剔除霉烂坏种,贮藏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个月。
7包装
采用硬质多孔塑料框包装,分层铺垫洁净的干草或纸屑、木屑,上部覆盖干草或纸屑、木屑并加防
压盖。
8标志
每一批包装上应标明种繁种芋、生产种芋的品种、产地、生产单位、地址、规格、生产日期、产品
标准编号,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9运输
运输过程中,防止挤压、雨淋、寒冻、暴晒。
3
DB5304/T047—2021
第2部分:魔芋产地环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溪魔芋的气候、土壤、环境、垂直分布、水平分布、重金属含量等指标。
本文件适用于采用花魔芋地下球茎和根状茎栽培的林下种植和与高杆作物间套作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516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3气候
表1气候指标
项目最适区适宜区次适宜区
年平均温度(℃)14~2011~149.5~11.0
3500~40003000~3500
>10℃年积温4000~4500
4500~50005000~5500
12.5~17.5<12.5
7、8月平均温度(℃)17.5~25
25~30>30
15~20<15
7、8月平均最高温(℃)20~30
30~35>35
7、8月平均相对湿度(%)80~9076~80<76
无霜期(d)≥260220~260200~220
4土壤
表2土壤指标
项目最适区适宜区次适宜区
土壤类型砂壤土壤土黏质土
5.0~6.04.0~5.0
pH值6.0~7.0
7.0~7.57.5~8.0
4
DB5304/T047—2021
土层厚度(cm)≥4020~40<20
20cm土壤有机质(gkg-1)≥3010~30<10
0.26~0.750~0.25
EC值(1:2浸提)0.76~1.25
1.26~1.751.76~2.25
5环境
表3环境指标
项目最适区适宜区次适宜区
坡度(度)≤1515~2525~35
0~40
阴蔽度(%)40~60>80
60~80
>3.4>5.5
风速(m/s)<3.3
<5.4<7.9
6垂直分布
表4垂直分布指标
项目最适区适宜区次适宜
1600~18001400~1600
海拔高度(m)1800~2000
推荐标准
- DB63/T 864-2009 实验室冬虫夏草蝙蝠蛾卵的孵化技术规程 2009-12-07
- DB63/T 863-2009 实验室冬虫夏草真菌 中国被毛孢真菌保存技术规程 2009-12-07
- DB35/T 953.3-2009 土方机械 结构应力测试方法 装载机、挖掘机和挖掘装载机工作装置 2009-07-31
- DB35/T 946-2009 崇武鱼卷 2009-05-26
- DB35/T 953.2-2009 土方机械 结构应力测试方法 轮胎式装载机车架 2009-07-31
- DB35/T 955-2009 地理标志产品 莆田桂圆 2009-07-31
- DB35/T 952-2009 贡香 2009-07-31
- DB35/T 956-2009 虎杖栽培技术规程 2009-07-31
- DB35/T 957-2009 公路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规程 2009-07-31
- DB35/T 950-2009 柑橘黄龙病诊断与鉴定技术规程 2009-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