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YJ 0001-2023 新疆黑木耳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T/SYJ 0001-2023 Xinjiang black waxy mushroom production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SYJ 0001-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9-25
实施日期
2023-09-27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食用菌协会
适用范围
主要技术内容:4要求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2375-2013中4.1的规定。5栽培基质应符合NY/T 1935-2010中第4章的规定。6菌种菌种质量应符合GB 19169的规定,菌种生产应符合NY/T 528的规定。7设施设备生产拱棚应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平缓、排水良好的地块建造,拱棚采用钢架结构,分小拱棚和大拱棚,小拱棚拱高2.5 m,两侧肩高1.6 m,长24 m,宽6 m;大拱棚拱高3.0 m,两侧肩高1.7 m,长38 m,宽8 m。配备遮阳网和棚膜,根据气温变化,在拱棚顶部及四周覆盖遮阳网或棚膜,调节棚内温湿度。耳床拱棚内平整作畦,床宽1.5 m~1.6 m、高15 cm~20 cm,走道宽40 cm~50 cm,耳床上覆盖地膜或遮阳网,上方安装喷淋设施,喷水面覆盖全部菌棒。晾晒床每2000个菌棒配备20晾晒床。晾晒床宽1.5 m,距地面50 cm以上为宜,晾晒网选用尼龙筛网,孔径15目~20目。晾晒架可双层或多层摆放。其他应符合NY/T 528中4.3、4.4的规定。8栽培技术栽培时间阿克苏地区可栽培一到两季。春季1月15日~2月15日制棒接种,4月15日~30日下地催耳,7月30日后出耳结束。秋季5月15日~30日制棒接种,8月5日~15日下地催耳,11月15日前出耳结束。生产工艺流程备料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管理出耳管理采收晾晒收获。8.2.1备料根据黑木耳营养需求科学配比基质,推荐配方见附录A.1。8.2.2拌料按配方称量配料,搅拌均匀,含水量控制在55%~60%,pH8~9。在装袋前8 h~12 h,对木屑加水预湿闷堆处理,加水量以浸透木屑为宜。8.2.3装袋菌袋常压灭菌可采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高压灭菌可采用耐高温的聚乙烯塑料袋,质量应符合GB 4806.7的规定。规格以(16 cm~16.5 cm)×(35 cm~38 cm)×0.04 mm为宜。装袋要求菌包湿重1.25千克/袋~1.4千克/袋为宜,应在拌料后5 h内完成。8.2.4灭菌常压灭菌100℃下保持10 h~12 h;高压灭菌120℃、0.12Mpa~0.15Mpa下保持2 h~3 h。8.2.5冷却将灭菌菌棒冷却至25 ℃。8.2.6接种按NY/T 528中4.7.7的规定执行。8.2.7发菌管理菌丝培养接种后的菌棒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新疆理工学院、新疆黑木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新疆有限公司
起草人:
魏佳荣、裴龙英、徐恒、张恒、王晓雨、魏骊霏、魏鹏、刘鹏、何伟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