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1/T 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DB4201/T 470-2015 The Manual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Juvenile Red-eye Brimstone Fish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5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4201
武汉市地方标准
DB4201/T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2015-04-20发布2015-05-20实施
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201/T470—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武汉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武汉市佳恒水产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凯、高银爱、王青云、夏儒龙、罗峰、朱思华、程颖红、李波、郑翠华、
王辉。
I
DB4201/T470—2015
赤眼鳟苗种人工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赤眼鳟(Squaliobarbuscurriculus)亲鱼来源与驯化,人工繁殖,苗种培育,鱼病
防治及苗种运输的基本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地区赤眼鳟的苗种人工繁育,其它地区亦可参考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361-2010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08-2012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1075-2006鱼苗、鱼种运输通用技术要求
3环境条件
3.1繁育场地的要求
应符合NY5361-2010的规定。
3.2水源与水质
3.2.1水源
水源符合GB11607的规定,且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3.2.2水质
养殖用水符合NY5051-2001的规定。其中水质适宜透明度为30cm~40cm,pH值为7.0~8.5,
溶氧量≥4mg/L。
4繁殖设施
应符合相关要求的规定。
5亲鱼培育
5.1池塘条件及配套设施
1
DB4201/T470—2015
池塘条件及准备按SC/T1008-2012规定执行,面积5×667m²为宜。每口池塘有进、排水系统,
分别位于池塘对边或对角,且操作方便。每口鱼池要求每5×667m²配备1台1.5KW的增氧机。
5.2亲鱼的来源与选择
5.2.1来源
亲鱼来自连通长江的湖泊水域或长江野生赤眼鳟原种,也可选自人工养殖群体。
5.2.2亲鱼选择
选择体格健壮,无伤无病,鳞片、鳍条完整,无畸形,年龄2龄~4龄,雌鱼体重不小于
0.5kg/尾,雄鱼体重不小于0.3kg/尾的个体作亲鱼。雌雄搭配比例一般应在1:1~1.5。根据距
离远近和运输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如空运、活鱼车等,尽量减少对鱼的损伤。
5.3亲鱼的放养
5.3.1放养前的准备
5.3.1.1清整池塘
排干池水,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曝晒池底,杀灭病原。
5.3.1.2池塘消毒
亲鱼放养前对培育池塘消毒,使用的药物符合NY5071-2002的规定。采用干法清塘(水深20cm)
或带水清塘(水深1m)。干法清塘用生石灰75kg/667m²,带水清塘150kg/667m²。或用茶粕
(饼),带水清塘用量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3/T 126.55-1999 R644 1999-04-15
- DB43/T 130.4-1999 湘椒13号 1999-04-15
- DB43/T 128.6-1999 湘黄麻3号 1999-04-15
- DB43/T 093-1995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1995-12-31
- DB43/T 126.33-1999 培矮64S 1999-04-15
- DB43/T 130.10-1999 湘苦瓜3号 1999-04-15
- DB43/T 126.37-1999 丝苗A、B 1999-04-15
- DB43/ 119-1998 优质稻稻谷 1998-12-30
- DB43/T 130.5-1999 湘椒14号 1999-04-15
- DB43/T 127.11-1999 湘两优糯粱1号 1999-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