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405-2023 大别山牛舍饲化生产技术规程

DB34/T 4405-2023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405-202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01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湖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颍上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霍山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安徽万佳(集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金寨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岳西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颍上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霍山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43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405—2023

大别山牛舍饲化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housingfeedingproductionofDabieshancattle

2023-03-01发布2023-04-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40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湖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颍上县畜牧技术

推广中心、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霍山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安徽万佳(集团)生态农业有限

公司、金寨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岳西县畜牧技术推广中心、颍上牛哥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霍山

县水口寺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拴平、徐磊、金海、王加文、蔡强、贾玉堂、程智中、王林华、王福、杨世

清、王欣、王南山、吴杰、贾玉立、赵克勤、徐智明。

I

DB34/T4405—2023

大别山牛舍饲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别山牛舍饲中牛场建设、饲养管理、投入品要求、卫生防疫、环境保护与粪污处理

和档案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大别山牛舍饲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2663标准化养殖场肉牛

NY/T3075畜禽养殖场消毒技术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5339无公害农产品畜禽防疫准则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舍饲化housingfeeding

全天舍饲的养殖方法。

4牛场建设

选址

4.1.1符合当地规划要求。

4.1.2远离风景区、主要的水源区。

4.1.3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公共场所和屠宰场符合动物防疫规定。

布局

牛场要有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饲料加工区、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净道、污道分开。

1

DB34/T4405—2023

设施

按照NY/T2663的规定执行。

环境

按照NY/T388的规定执行。

养殖方式

提倡采用场床一体化牛舍或发酵床养殖。

5母牛饲养管理

育成母牛(断奶~初配前)选留和饲养管理

5.1.1选留

符合大别山牛外貌特征,生长发育良好,健康。

5.1.2营养。

参照附表A.1。

5.1.3管理

5.1.3.1转群。14月龄转入繁殖群。

5.1.3.2初配。16月龄~17月龄,或体重达到150kg。

妊娠母牛饲养管理

5.2.1营养

参照附表A.2。

5.2.2管理

5.2.2.1精饲料饲喂量

5.2.2.1.1妊娠前期精饲料饲喂量。按体重的0.8%~1.0%饲喂。

5.2.2.1.2妊娠后期精饲料饲喂量。按体重的0.8%~1.2%饲喂。

5.2.2.2精饲料要求

菜籽饼、棉籽饼不超过精饲料的5%。

5.2.2.3粗饲料要求

适量饲喂优质干草、青贮饲料,不可饲喂酒糟类饲料。

5.2.2.4分群

按妊娠阶段分群,使用小圈(栏)饲养,每栏6头,每头圈舍建筑面积8m2~10m2。

5.2.2.5注意事项

2

DB34/T4405—2023

不强烈驱赶牛只,不喂冰水,防寒防贼风。

5.2.2.6待产准备

预产期前一周,母牛转至待产圈舍。圈舍地面适量垫柔软、卫生干草。

哺乳母牛饲养管理

参照妊娠母牛饲养管理执行。

6犊牛饲养管理

新生犊牛护理

6.1.1清理粘液。用消毒棉布擦洗犊牛口腔鼻腔粘液,擦干犊牛躯体或让母牛舔干犊牛躯体。

6.1.2哺食初乳。犊牛出生后1h~2h内自然哺食初乳。若母牛初乳不足,可人工用其它母牛分泌的

经过消毒的初乳代替。人工哺喂初乳的温度为38℃,喂量200mL~800mL。每日饲喂4次~6次。

6.1.3断脐。脐带保留5cm~10cm处剪断打结,或结扎,并进行消毒。

6.1.4弱犊管护。应单独护理,冬季采取保暖措施。

犊牛补料

6.2.1补料时期。15日~20日龄开始补料。

6.2.2饲料的组成。优质草粉10%~15%、混合精料85%~90%。

6.2.3饲料的蛋白质要求。不低于20%。

6.2.4精饲料的类别。分颗粒料、粉料、或者糊状料

6.2.5精饲料的饲喂。设置补料栏或补料槽,自由采食。

6.2.6粗饲料的饲喂。自由采食优质、柔软、卫生的干草。

犊牛管理

6.3.1圈舍管理

6.3.1.1垫料。柔软、干净。

6.3.1.2卫生。保持圈舍清洁、干燥。

6.3.1.3温度。冬季保温在10℃以上。

6.3.2断奶管理

6.3.2.1断奶时间

4.5月龄~6月龄断奶。

6.3.2.2饲养方式

6.3.2.2.1小圈饲养。每圈10头~15头,每头圈舍建筑面积不少于3m2~4m2。

6.3.2.2.2设立运动场。每头犊牛圈外运动场不少于3m2~5m2,有饮水设备。

7青年公牛饲养管理

3

DB34/T4405—2023

选留。符合大别山牛品种特征,生长发育良好,健康。

营养。参照附表A.1。

管理。分群饲养、加强运动。

8育肥牛饲养管理

育肥方式

8.1.1直线育肥。指从断奶开始进行12个~16个月的持续育肥。

8.1.2架子牛育肥。指10月龄~12月龄的架子牛进行6个~10个月的育肥。

8.1.3淘汰牛育肥。指淘汰母牛进行6个~10个月的持续育肥。

饲养方式

8.2.1散栏饲养。每栏8头~10头,每头牛所占面积保持4m2~6m2。每头牛采食占位不低于0.8m,

自由饮水。地面适当垫草,定期更换。

8.2.2拴系饲养。固定栏位,每头牛栏位不低于0.8m。

分群

8.3.1依据。年龄和体重。

8.3.2群体差异。同群牛年龄相差在2个~4个月以内,且体重相差不超过30kg。

饲养管理

8.4.1营养

参照附表A.1。

8.4.2饲料要求

8.4.2.1日粮配比。精粗料按干物质5:5的比例配制,并随着育肥时间的增长,精粗比逐步过渡到

8:2。

8.4.2.2小苏打的添加。粗饲料以青贮玉米秸、酒糟、豆腐渣等为主时,日粮中应添加小苏打0.8%~

1.5%。

8.4.3管理

8.4.3.1人员。相对固定。

8.4.3.2饲喂。每日2次。

8.4.3.3饮水。自由饮水。

8.4.3.4异常牛的饲养。对生长速度慢或异常的牛应隔离并单独饲喂。

8.4.3.5牛舍卫生。每日清理,每月消毒,出栏后空圈舍彻底消毒。

8.4.3.6出栏。体重达到380kg~430kg即可出栏。

9投入品要求

饲料和添加剂。按照GB13078、NY/T471的规定执行。

兽药。按照NY/T5030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