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404-2023 皖南牛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34/T 4404-2023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404-2023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3-01
实施日期
2023-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旌德县皖和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宣城市动物防疫站、旌德县俞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广德市柏垫镇农村经济技术服务中心、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产业化股、旌德县旌阳镇农业服务中心。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404—2023

皖南牛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feedingandmanagementofWannanbreedercattle

2023-03-01发布2023-04-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4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和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旌德县虎威黄山黄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旌

德县皖和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宣城市动物防疫站、旌德县俞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广德市柏垫镇农村经济

技术服务中心、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产业化股、旌德县旌阳镇农业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邱孝青、严佩超、程帮照、张文革、方立华、王红燕、杨继建、丁宁、吴芳、

严少义、张文、王骏俊、程华亮、何颖。

I

DB34/T4404—2023

皖南牛种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皖南牛种牛场选址与布局、饲料与营养需要、种牛的繁育、种公牛饲养管理、种母牛

饲养管理、犊牛饲养管理、成年母牛饲养管理、季节性管理、疫病防治与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养殖

档案建立。

本文件适用于皖南牛种牛的饲养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36195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HJ/T81蓄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471绿色食品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T1446种公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128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

《病死畜禽和病害畜禽产品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令2022年第3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皖南牛Wannancattle

皖南牛是安徽省优良地方牛品种,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宣城市、黄山市以及皖浙、皖赣交界的山

区。背毛以深浅不同的褐色或黑色较多,且具背线,成年公牛体重约352kg、体高约121cm、体斜长

约142cm、胸围约164cm,成年母牛体重约254kg、体高约112cm、体斜长约125cm、胸围约155

cm。皖南牛主产区地势较高,山岭延绵,皖南牛以放牧为主要饲养方式,具有耐耙、耐粗、耐热、繁殖

性能好、抗病力强等特点,其肉质细、味道鲜美、芳香适口、易煮熟调制。

4牛场选址与布局

选址

1

DB34/T4404—2023

4.1.1牛场用地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当地县级政府土地使用规定。

4.1.2新建牛场应符合NY/T5128的牛场环境要求,原有牛场环境应符合NY/T388的要求。

4.1.3场址水源充足,便于取用,水质应符合NY5027的规定。

4.1.4具有足够的污水、类便、垫料及垃圾排放场地,排污应符合GB18596的规定。养殖过程中的垃

圾及污染物处理应符合HJ/T81的规定。

牛场布局与建设

4.2.1牛场包括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隔离观察区。

4.2.2生活区设在种牛养殖场区外、上风向及地势较高的地方,其位置应便于与外界联系。

4.2.3管理区位于养殖场入口处,包括管理办公室、技术办公室、水电供应设备、杂物库、消毒池等。

4.2.4生产区包括饲料加工区与养殖区。生产区入口设更衣室、消毒室。养殖区按主风向从上风向至

下风向依次分为犊牛舍、育成舍和繁育舍。

4.2.5粪污处理区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