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2697.2-2008 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 第2部分:灼伤阈值
GB/T 22697.2-2008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temperatures of hot surface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s to be touched—Part 2:Burn thresholds
基本信息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时选择和确定灼伤阈值。
热功能设备的表面灼伤阈值不在本部分的考虑之内。
发布历史
-
2008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 起草人:
- 李锋、季慧玉、刘江、方晓燕、李邦协、包革、曾雁鸿、张亮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9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29.020
K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2697.2—2008
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
第2部分:灼伤阈值
Riskassessmentforthetemperaturesofhotsurfacesofelectrical
equipmentstobetouched—Part2:Burnthresholds
2008-12-31发2009-11-01实施
发
GB/T22697.2—2008
目次
前言ni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热表面温度因素1
4.1人体温度因素1
4.2设备表面材料1
4.3灼伤温度与灼伤阈值1
5影响灼伤阈值的因素2
5.1接触时间的确定2
5.2灼伤阈值的选择2
5.3材料表面夕卜观3
6灼伤阈值的数据3
6.1接触时间在1s~10s的灼伤阈值3
6.2接触时间为1min或更长的灼伤阈值4
附录A(资料性附录)某些材料的热学性能8
T
GB/T22697.2—2008
-1.Z-—1—
刖弓
GB/T22697《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分为3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灼伤阈值;
——第3部分:防护措施。
本部分是GB/T2269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制定参照了CENELEC导则29:2007《电气设备易接触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
本部分应与GB/T22697.1《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第1部分:总则》配套使用,
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全国电气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5)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单位: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锋、季慧玉、刘江、方晓燕、李邦协、包革、曾雁鸿、张亮。
本部分为首次发。
ni
GB/T22697.2—2008
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
第2部分:灼伤阈值
1范围
本部分提出了电气设备的热表面温度因素、影响灼伤阈值的因素以及灼伤阈值的数据。
本部分适用于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吋选择和确定灼伤阈值。
热功能设备的表面灼伤阈值不在本部分的考虑之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2697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2697.1-2008电气设备热表面灼伤风险评估第1部分:总则
3术语和定义
GB/T22697.1—2008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697的本部分。
4热表面温度因素
4.1人体温度因素
电气设备对人的灼伤取决于人体皮肤温度及接触到热表面后温度升高的持续吋间,实际中不能只
用简单的方式测定皮肤与电气设备热表面接触吋的温度。本部分不考虑人体皮肤温度值,只提示电气
设备热表面与皮肤接触吋,可能发生灼伤风险。电气设备的热表面温度可以用适当的试具简单测出。
4.2设备表面材料
人体皮肤与电气设备的热表面接触过程中,导致灼伤风险取决于设备表面的材料组成、皮肤与设备
表面持续接触的时间。图1描述了上述关系,并揭示了导热性能相似且灼伤阈值也相似的几组材料,表
面温度、表面组成材料及与皮肤持续接触吋间的关系。
4.3灼伤温度与灼伤阈值
灼伤阈值曲线上某一点表示,当人体皮肤与电气设备热表面接触吋,在接触吋间一定的情况下,出
现皮肤浅层灼伤与不发生皮肤灼伤之间的电气设备的表面温度。
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值在灼伤阈值曲线以下通常不会导致人体皮肤的灼伤,表面温度值在灼伤阈值
曲线以上则会导致皮肤发生灼伤。
图1仅对灼伤阈值数据进行描述性说明,便于更好地理解,图1不能精确阐述电气设备的灼伤阈
值,准确的灼伤阈值应从图2至图6及表2中选择。
如果接触吋间很短,描绘图1〜图6中的灼伤阈值不是连续曲线,而是离散曲线。上述情况是考虑
到当接触吋间很短时,皮肤开始发生灼伤与不发生灼伤之间的温度界限还不完善这一事实而得出的。
灼伤阈值取决于以下因素:接触点皮肤的厚度、皮肤表面的湿度(出汗情况)、皮肤沾染杂物(如油脂)、接
触紧密度。
当接触时间很长吋,确定灼伤阈值的不确定因素比接触时间短的情况下少,可以规定准确的灼伤阈
值。不同组材料的灼伤阈值的差别在接触吋间很长的情况下也将消失。
1
GB/T22697.2—2008
5影响灼伤阈值的因素
5.1接触时间的确定
5.1.1一般原则
选择合适的接触时间,最短吋间应确定为0.5s~ls0对于需要采取特殊防护措施的人来说,如果
希望延长反应吋间,应选择较长的接触时间,最长可达15s见表10
选择接触吋间吋,应对接触热表面的人群加以区分,这一点非常重要(见GB/T22697.1-2008中
表1和本部分的表1以及5.1.2条规定)。
表1接触时间单位为秒
不同人群接触时间
成年人0.5〜1
不满2周岁的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NY/T 2667.18-2022 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第18部分:莲雾 2022-11-11
- NY/T 4175-2022 稻田油菜免耕飞播生产技术规程 2022-11-11
- NY/T 3060.9-2022 大麦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9部分:抗云纹病 2022-11-11
- NY/T 2668.19-2022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19部分:草果 2022-11-11
- NY/T 2882.9-2022 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指南 第9部分:混配制剂 2022-11-11
- NY/T 2634-2022 棉花品种真实性鉴定 SSR分子标记法 2022-11-11
- NY/T 2667.19-2022 热带作物品种审定规范 第19部分:草果 2022-11-11
- NY/T 2668.18-2022 热带作物品种试验技术规程 第18部分:莲雾 2022-11-11
- NY/T 1808-2022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 芒果 2022-11-11
- NY/T 2900-2022 报废农业机械回收拆解技术规范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