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865-202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DB64/T 1865-2023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mut Disease of Grapevine in the Eastern Horizon of Helan Mountain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4/T 1865-2023
标准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23-02-21
实施日期
2023-05-21
发布单位/组织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35.240.68

CCSB05

64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64/T1865—202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

规程

Rulesforthe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winegrapedownymildewintheeastern

foothillsofHelanMountains,Ningxia

2023-02-21发布2023-05-21实施

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64/T186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食品检测研究院、

宁夏农垦玉泉营苗木繁育有限公司、宁夏西鸽酒庄、宁夏志辉源石酒庄、宁夏立兰酒庄、宁夏新牛酒庄、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沛雯、张怡、张继丰、张瑶、吕毅、冯延涛、袁园、陈丽琼、毛雪、邵青松、

张厚宝、白明、李治锋、何金柱、苏文平、叶晓宏、拓维庶、康宏。

I

DB64/T1865—2023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调查方法、监测预警资料的收集、

统计和汇报等。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病情调查和测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64/T1024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害监测预警(Disease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害分布扩散和为害趋势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2

幼果园(Youngorchar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7年以下的葡萄园。

3.3

盛果园(Orchardwithahighyiel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7年~15年之间的葡萄园。

3.4

老果园(Oldorchar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15年以上的葡萄园。

3.5

油斑期(Oilspotstage)

多见于葡萄霜霉病的初次侵染时期,葡萄下部叶片零星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黄色退绿斑,叶

片背面尚未见霉层出现的时期。

3.6

病害严重度(diseaseseverity)

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即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

2

DB64/T1865—2023

3.7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diseaseprogressioncurve,AUDPC)

是霜霉病流行期,每天感染百分比累加所得的值,AUDPC值越高表明品种的感病性越强,反之则表

明品种的抗病性越强。其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1)

AUDPC=(Xi+1+Xi)/2(Ti+1−Ti)

式中:AUDPC—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这一参数能够有效描述病情发展累积情况;n—总调查次数;

Xi—第i次调查的严重度;Ti—为第i次调查的天数。

3.8

最佳防治时期预警(Earlywarningduringthebestcontrolperiod)

根据气候因子、菌量等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以确定喷施杀菌剂适宜时机,这种预警称为最

佳防治时期预警。

3.9

分子病情指数(molecular—detecteddiseaseindex,MDI)

分子病情指数(MDI)的概念,即病原菌DNA浓度(pg)与寄主植物DNA浓度(ng)的比值,用于衡

量病害潜伏期菌量。

3.10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DI)

病情指数(DI)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有两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

表示时,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当严重度用百分率

表示时,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100

4病害调查方法

4.1孢子捕捉

使用孢子捕捉仪进行孢子捕捉。选择地块相对平整,树龄7~8年,架型不限,且易发病或种植感病

葡萄品种的果园1块,安装孢子捕捉仪。监测果园地块面积要求大于20亩以上,根据葡萄地行数平均,

自西向东,沿对角线方向,分别安装3台仪器。每台仪器放置时,距葡萄叶幕0.2m,吸风口距地面高度

0.5m。每年春季日均温超过15℃时开始捕捉,至霜霉病停止发病时结束,一般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

每3d调换涂有白凡士林的玻片,在18mm×18mm盖玻片范围内,用10×40倍镜头镜检观察孢子数,每玻片查

3~5个视野,计算每视野平均孢子数,将结果记录附录表A.1,同时记录天气情况。

4.2定点系统调查

葡萄展叶后,即开始定园,定点、定期调查,直至秋季葡萄落叶结束。一般从4月下旬至10月下旬,

每7d~10d调查1次。若遇到降雨频繁、果园枝叶郁闭或地势低洼等条件时,可适当增加调查天数,每3d~

5d调查1次。选择上年或常年发病重的果园,且面积在10亩以上的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各1块,每块

园按5点取样各固定5个新梢,每梢自上而下调查10张叶片。若气候条件适宜,未见中心病株,应扩大调

查面积。细查其严重度级别(附录表A.2),将结果记入附录表A.3,计算病情指数和AUDPC。

4.3大田普查

3

DB64/T1865—2023

分别在葡萄开花前、落花后20d、果实膨大至着色初期、果实收获后和葡萄落叶前普查5次。每次根

据当地葡萄品种、栽培年限等,分类普查10块~15块面积大于10亩以上的葡萄园,每块园按5点取样调

查25个新梢,每梢自上而下调查10张叶片,分别记载严重度级数(附录表A.2),将结果记入附录表A.4,

计算病情指数。

5监测预警数据收集

5.1葡萄园微气象数据收集

葡萄出土后,利用田间设置的自动气象测量仪,以小时为间隔,测量气温、降水和湿度等气象资料,

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2葡萄栽培数据收集

收集葡萄种植品种、树龄、栽培面积和生育期等数据(附录表B.1)。

5.3葡萄霜霉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

记载葡萄霜霉病发生面积、发生程度、防治面积和防治措施等(附录表B.2),总结发生特点,并

进行原因分析。

6监测预警资料统计和预警汇报

6.1油斑期预警

在葡萄全部长出叶片后,春季平均气温上升为23℃~25℃,田间相对湿度大于等于90%,持续小时

数在8h~10h以上,则10h~15d后葡萄园中、下部叶片将出现病斑,若病斑背面尚未出现霉层,则确定

为油斑期预警,进而确定最佳防治时期。

6.2孢子释放期

根据田间孢子捕捉结果,孢子捕捉量出现突增日起到高峰后的突减日止,为一个孢子散发高峰期,

高峰期内捕捉量最多的日期为高峰日。一个葡萄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孢子释放高峰。若气候条件适宜,孢

子释放高峰期后7d~10d田间出现病株。

6.3流行程度预警

葡萄霜霉病发生程度以全年最高病情指数和最高病叶率(3块~5块系统田平均)为指标划分成5级,

分级标准见附录表C.1。将前期调查的中心病株调查、大田普查数据和AUDPC图,结合品种抗性、气候条

件等相关因子,将葡萄霜霉病流行程度划分为5个级别,分别为大发生、中等偏重发生、中等发生、中

等偏轻发生和轻发生,确定葡萄生长季每月和全年病害发生严重程度(见附录表C.2~C.5)。

6.4最佳防治时期预警

6.4.1田间微气候数据确定最佳防治时期:依据贺兰山东麓地区自然气候条件,酿酒葡萄霜霉病病原

菌完成孢子成熟—孢子萌发—新孢子侵染的过程,需要10d~15d。在此过程中,如果没有采取防治措

施,则有可能看到侵染叶片上的病斑或其上的白色霉层。最佳防治时期预警为田间平均温度23℃~25℃、

4

DB64/T1865—2023

平均湿度大于等于60%以上和叶面湿润时间为8h~10h(湿度大于等于90%,持续小时数)。最佳施药

时间为预警后10d~15d的时间,以后再根据杀菌剂持效期、降雨、品种抗性和新的侵染循环确定下一

次喷药时间。防治按DB64/T1024、GB/T8321和NY/T1276执行。

6.4.2测定潜伏期病菌分子病指确定最佳防治时期:依据对田间样品的MDI值和田间病情DI的相关

性分析,MDI均与采样15d后的DI拟合性最高(见附录C.3)。MDI大于0.0035时,12d~15d后葡萄

霜霉病在果园零星发生,作为当地酿酒葡萄霜霉病防治预警指标。防治按DB64/T1024、GB/T8321和

NY/T1276执行。

5

DB64/T1865—2023

A

A

附录A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