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SA 0020-2023 考古空间要素分类、图式与编码

T/CTSA 0020-2023 Archaeological spatial element classification, schema, and encoding

团体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T/CTSA 0020-2023
标准类型
团体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1-17
实施日期
2023-11-17
发布单位/组织
-
归口单位
中关村中恒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
适用范围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考古空间要素的分类图式与编码。 本文件适用于1:500000,1:100000,1:10000考古空间要素数字地图的测图、编绘和产品制作,以及考古空间要素数据的组织、建库、存储、交换与相关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主要技术内容:考古空间要素分类。规定了考古空间要素分类遵循的方法、考古空间要素大类定义与代码表、考古空间要素小类定义与代码表。采用线分类法,将考古空间要素按主要常见类型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其他6个大类,并根据大类要素的细化用途,划分出34个小类。考古空间要素图式。编制了考古空间要素的图式符号表,遵循要素大类与要素小类的逻辑对应性原则,要素小类的外框符号与其所归属的要素大类的外框符号完全相同,以方便识读。并规定了使用改图式系统时需要注意的图式尺寸、位置与方向设定,及图式显示时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处置规则。考古空间要素编码。提出了考古空间要素的一种编码方法,该编码由类别域编码、时间域编码和空间域编码依次构成。类别域编码为考古空间要素分类中规定的十进制3位定长数字编码;时间域编码采用十进制4位定长数字编码,前两位为起始年代代码,后两位为终止年代代码;空间域编码参考《GB/T40087-2021 地球空间网格编码规则》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当前资源暂不支持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武汉大学、长安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武汉数文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王少华、赵鹏程、胡庆武、陈斯亮、艾明耀
出版信息:
页数:-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暂无内容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