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479-2019 苜蓿和老芒麦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DB15/T 479-2019 DB15/T 479-2019 Alfalfa and Perennial Ryegrass Mixtur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479-2019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14
实施日期
2019-12-14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479—2019

代替DB15/T479-2010

苜蓿和老芒麦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GuidelinesofMixedCultivationBetween

AlfalfaandSiberian-Wildryegrass

2019-11-14发布2019-12-14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479—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15/T479—2010《苜蓿和老芒麦混播栽培技术规程》。与DB15/T479—2010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1范围”部分的“300mm”为“200mm”;

——修改“3术语和定义”部分的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删除了旧版“4生产性能”条目及其内容;

——修改“4种子准备”部分的种子质量为“灌溉条件下为二级以上,旱作情况下为三级以上”;

——增加“5.2.1土壤处理”条目及其“5.2.1.1清除障碍物”和“5.2.1.2根除杂草”内容;

——新版“5.3.2播种量”中增加“在较湿润地区或有灌溉条件的地方,苜蓿播种量可增加到9.0

kg/hm2,老芒麦则减少到12.0kg/hm2”;

——新版增加“7.2.2混合青贮”条目及其内容。

本标准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农村部

饲草栽培加工转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草原生态修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3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草地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

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转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光、陶雅、叶文兴、韩国栋、贾玉山、格根图、王忠武、李治国、胡林曦。

I

DB15/T479—2019

苜蓿和老芒麦混播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苜蓿(MedicagoL.)和老芒麦(ElymussibiricusL.)在灌溉条件下或旱作情况下

混播栽培的种子准备、耕作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贮藏的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在年极端低温不低于-35℃地区进行,旱作时应在年降水量不低于200㎜的地区进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930.6草种子检验规程健康测定

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苜蓿alfalfa

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