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DB51/T 2723-2020 The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Quality Level of Cultivated Land in Sichuan Province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 起草人:
- 欧阳平、李昆、王永东、李廷轩、代天飞、苟曦、欧阳华璘、杨璇、刘红兵、张奇、武娟、杨皓宇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80.99
CCSB1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2020-12-17发布2021-01-01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T2723—2020
目次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内容与方法........................................................................2
5成果表达..........................................................................4
附录A(资料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6
附录B(资料性)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7
附录C(资料性)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区域划分....................................8
附录D(资料性)耕地质量检测项目及方法............................................9
附录E(资料性)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10
附录F(资料性)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隶属度.................................12
附录G(资料性)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16
I
DB51/T2723—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解释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总站、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欧阳平、李昆、王永东、李廷轩、代天飞、苟曦、欧阳华璘、杨璇、刘红兵、
张奇、武娟、杨皓宇。
本文件首次发布。
II
DB51/T2723—2020
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四川省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县级及以上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乡镇级行政区域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可
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
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DB51/T1048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第1部分:适用于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耕地cultivatedland
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土地。
3.2
耕地地力cultivatedlandproductivity
在当前管理水平下,由土壤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等相关要素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3.3
耕地健康状况cultivatedhealthcondition
耕地作为一个动态生命系统具有的维持其功能的持续能力,用清洁程度、生物多样性表示。
注:清洁程度反映了土壤受重金属、农药和农膜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影响的程度;生物多样性反映了土壤生命力丰
富程度。
3.4
耕地质量cultivatedlandquality
指由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
3.5
耕地质量等级cultivatedlandqualitygrade
1
DB51/T2723—2020
从农业生产角度出发,通过综合指数法对耕地地力、土壤健康状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构成的满足农产
品持续产出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进行评价划分出的等级。
4内容与方法
4.1概述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是在基础资料收集、调查点布设、调查采样、样品检测基础上,构建耕地质量基
础数据库,形成耕地质量评价单元,利用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划分耕
地质量等级并进行验证,形成最终耕地质量等级的过程。
评价流程图参见附录A。
4.2基础资料准备
4.2.1图件资料
收集评价区域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类型分布图、行政区划图等必要图件资料,以及农田水利
分区图、数字高程模型、地貌类型图、主要交通、水系等相关图件。图件资料包含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4.2.2文本资料
评价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报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水利区划情况,近年种植面积、粮
食单产及总产统计资料,土壤典型剖面照片及其对应的景观照片,历年肥料投入情况等资料。
4.3调查点布设
4.3.1布点原则
综合考虑行政区划、土壤类型及面积、种植制度、地形部位、点位数量、管理水平等因素,样点基
本覆盖区域耕地主要土壤类型(土属或土种)和所有农业乡镇。
4.3.2布点方法
按照DB51/T1048规定的分块随机与系统随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布点。
4.4调查采样
4.4.1调查内容
在每个点位上开展地理坐标、耕地立地条件、土壤自然属性、土壤健康、田间基础设施、农业生产
等调查,具体内容参见附录B。
4.4.2采样方法
按照DB51/T1048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
4.4.3样品检测
检测项目为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效铜、锌、铁、锰、硼、钼、
硫、硅含量,交换性钙和镁(石灰性土壤不测),土壤铬、镉、砷、铅、汞含量等。按照四川省耕地质
量等级评价区域划分(参见附录C),所属青藏区的县,土壤样品加测水溶性盐总量。调查点土壤样品
检测项目及方法参见附录D。
2
DB51/T2723—2020
4.5清洁程度评价
以GB15618规定的筛选值作为评价标准,按照HJ/T166规定的方法开展评价。
4.6基础数据库构建
4.6.1基本要求
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比例尺为1:1万的,
采用高斯-克吕格(Gauss-Kruger)投影,按经差3度分带;比例尺为1:5万~1:50万的,采用高斯-克吕
格投影,按经差6度分带;比例尺为1:100万的,采用兰勃特(Lambert)投影或阿尔伯斯(Albers)投
影。
长度单位采用米(m),保留一位小数;面积计算单位采用平方米(m2),保留两位小数;面积统
计汇总单位采用公顷(hm2),保留两位小数。
矢量数据以Shapefile格式存贮;栅格数据以TIFF、Grid等格式存贮;属性数据以Excel表格或MDB
数据库等形式存贮;图片以JPG格式存贮。
4.6.2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
汇总调查内容、检测结果等数据,形成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以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为基础,利用
调查点位经纬度坐标生成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包括矢量数据层及属性数据表。
4.6.3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
利用最新土地利用现状图提取耕地地块,与土壤类型分布图、最新行政区划图叠加,形成集土地利
用类型、土壤类型、行政区划等信息为一体的耕地质量评价单元。
4.6.4其他数据
空间数据图层,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图、耕地地块分布图、土壤类型分布图、行政区划图、水系图、
道路图以及其它相关图层。
属性数据,主要包括土壤类型及代码、行政区划名称及代码、土地利用类别及代码、水系、道路以
及耕地质量基础数据等。其他属性数据库中各数据项的规定,包括字段代码、字段名称、字段别名、英
文名称、释义、数据类型、数据来源、量纲、数据长度、小数位、值域范围、备注等内容参照耕地资源
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
4.7耕地质量等级评价
4.7.1评价指标确定
四川省各区域耕地质量指标由基础性指标和区域性补充指标组成。其中,基础性指标包括地形部位、
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耕层质地、土壤容重、质地构型、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生物多样性、
清洁程度、障碍因素、灌溉能力、排水能力、农田林网化率等14个指标。区域性补充指标包括海拔、酸
碱度和盐渍化程度,其中西南区的区域性补充指标为海拔和酸碱度;青藏区的区域性补充指标为海拔和
盐渍化程度。四川省各县(市、区)所属二级农业区参见附录C。
4.7.2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按照GB/T33469,采用特尔斐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评价指标的权重
参见附录E。
3
DB51/T2723—2020
4.7.3隶属度计算
按照GB/T33469,对数值型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法与隶属函数法结合的方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函
数,对定性概念型评价指标采用特尔斐法直接给出隶属度。四川省各评价指标隶属度参见附录F。
4.7.4评价单元赋值
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将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属性数据赋值给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酸碱度、有机
质、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指标采用空间插值后栅格化赋值于评价单元;海拔指标采用DEM栅格图
叠加赋值;质地构型、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指标用土壤类型图关联赋值;地形部位指标采用与地貌
类型图叠加归并赋值;其他概念型指标如盐渍化程度可采用以点代面等方法进行赋值,也可采用其它方
法赋值。
4.7.5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以赋值后的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为基础,按照GB/T33469,采用累加法进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计算。
4.7.6耕地质量等级划分
根据计算出的耕地质量综合指数,采用累积频率曲线法确定分级标准,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耕地
质量等距划分为10个耕地质量等级。耕地质量综合指数越大,耕地质量水平越高,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
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耕地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参见附录G。
4.7.7结果验证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划分结果,结合评价区域第二次土壤普查成果报告、历年肥料投入情况等数据资
料,采用产量对比、耕地质量主要性状对比、实地验证、专家验证等多种方法进行等级结果核实确认,
形成最终耕地质量等级结果。
4.8耕地质量综合评估
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划分与清洁程度调查评价结果,对耕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查明影响耕地质量的
主要障碍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农田建设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等耕地培肥与土壤改良对策措施与建议。
4.9更新评价
土地利用现状未发生较大变化时,利用更新的耕地质量基础数据重新开展评价。土地利用现状发生
较大变化时,需重新生成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再利用更新的耕地质量基础数据重新开展评价。
5成果表达
5.1数据成果
包括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耕地质量等级数据、耕地质量主要性状数据等表格。
5.2图件成果
包括耕地土壤类型分布图、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分布图、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图、耕地质量主要性状专
题图等图件。
5.3文字成果
4
DB51/T2723—2020
包括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报告、技术报告与成果报告等。
5.4数据库成果
包括耕地土壤类型、耕地质量调查点位、耕地质量等级结果、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等数据库。
5
DB51/T2723—2020
AA
附录A
(资料性)
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
图A.1为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的流程图。
布点
调查采样
检测清洁程度评价
耕地质量基础数据表
耕地质量调查点位图
赋值土壤图
叠
耕地资源管理单元图土地利用现状图
加
行政区划图
计算耕地质量综合指数
划分耕地质量等级
结果验证
耕地质量综合评估
成果表达
年度更新
图A.1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流程
6
DB51/T2723—2020
BB
附录B
(资料性)
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表B.1为耕地质量等级调查时需填写内容。
表B.1耕地质量等级调查内容
项目项目项目项目
统一编号亚类耕层质地盐化类型*
固定编号土属耕层土壤容重(g/cm3)地下水埋深(m)
省(市)名土种质地构型障碍因素
地市名成土母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CB/T 50-1999 船用对焊钢环松套钢法兰 1999-06-01
- CB/T 49-1999 船用搭焊钢环松套钢法兰 1999-06-01
- CB/T 46-1999 船用搭焊钢法兰 1999-06-01
- CB/T 19-1999 船用人孔盖 1999-06-01
- CB/T 172-1999 系泊羊角 1999-06-01
- CB/T 3936-1999 工程船用液压元件修理技术要求 1999-06-01
- CB/T 3935-1999 工程船用液压系统修理调试技术要求 1999-06-01
- CB/T 48-1999 船用焊接铜法兰 1999-06-01
- CB/T 64-1999 船用焊接通风法兰 1999-06-01
- CB/T 51-1999 船用焊接铜环松套钢法兰 1999-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