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404-2021 花鲈淡化养殖技术规范
DB33/T 2404-2021 Larval seabass culture techniques and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CCSB50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404—2021
花鲈淡化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desaltingcultureofLateolabraxJaponicus
2021-12-12发布2022-01-12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404—202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天和水产专业合作社、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水荣、吴熠斌、陈凌云、王力、陈凡、袁杰、徐铃威、叶键、姜路辛、孙逢
明、蒋静、施礼科。
I
DB33/T2404—2021
花鲈淡化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淡化养殖的环境条件、鱼种淡化驯养、大规格鱼种
培育、商品鱼养殖、病害防治、捕捞运输、养殖尾水处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花鲈淡水养殖,咸淡水区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11913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标准
SC/T1137淡水养殖水质调节用微生物制剂质量与使用原则
SC/T2029鲈鱼配合饲料
SC/T2060花鲈亲鱼和苗种
3环境条件
3.1场址选择
符合当地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要求。水源充足,交通方便,活鱼运输车辆能到达养殖池边。
3.2水质要求
水体无污染,溶氧丰富,pH值7.0~8.5。
3.3池塘要求
3.3.1淡化池
圆形或方形池,池深1.0米~1.2米、面积20平方米~30平方米为宜。进排水管道分设,池底中
间位置布设排水孔通过溢水管控制水位高低,溢水管外围套设孔径0.841毫米~0.595毫米(20目~30
目)防逃网罩。池中每2平方米~4平方米布设1个气石(或微孔管),配套风机不间断充气增氧。
3.3.2养殖池
长方形为宜,东西走向,进排水方便,池底淤泥厚度0.15米~0.20米。大规格鱼种培育池池深1.8
米~2.0米,面积667平方米(1亩)~4000平方米(6亩);成鱼养殖池池深2.2米~3.0米,面积2000
平方米(3亩)~6667平方米(10亩)。按1.0千瓦/亩配备渔用增氧机,有条件的可配备微孔底部增
氧设施。
1
DB33/T2404—2021
4鱼种淡化驯养
4.1淡化池准备
鱼种放养前2天~3天,用浓度20毫克/升~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池壁、池底及常用工具
进行消毒,使用前再用淡水冲洗干净。蓄水时进水管口套用孔径0.25毫米(60目)的网袋,淡化池蓄
水0.8米~1.0米,配制与鱼种来源地盐度一致的人工海水备用。
4.2鱼种放养
4.2.1来源
从良种场或规模化繁育场引进,经检疫合格。其亲本与苗种质量应符合SC/T2060的规定。鱼体全
长2.0厘米~3.0厘米,适应水体盐度15~17。
4.2.2放养
放苗时间一般在3月底至4月上旬,自然水温16℃~18℃。要求同池放养同一批苗种,规格整齐,
健壮活泼,无伤残。放养密度1000尾/平方米~2000尾/平方米。
4.3淡化
淡化过程坚持池水盐度降低“由快到慢”。鱼种放养1天~2天后,每天傍晚在喂料后更换池水1/3~
1/4:先拨开溢水管放掉池水,再缓慢向池中注入淡水直至原水位,控制池水盐度昼夜淡化梯度为2~3。
经7天~10天淡化,池水盐度调节至0.5以下,可出池进入大规格鱼种培育阶段。
4.4饲养管理
4.4.1投饲
淡化驯养期间每天坚持投饲,日投饵3次(5:00~6:00、11:00~12:00、17:00~18:00)。
每次投喂时,将人工捞取新鲜或冰冻的轮虫、枝角类、挠足类等浮游生物饵料带水全池均匀泼撒,尽可
能使池中鱼种饱食度基本均匀;4天~5天可在天然浮游生物饵料中添加5%~10%的鲈鱼配合饲料破碎
料投喂,直至鱼种出池进入大规格鱼种培育。
4.4.2日常管理
早晚巡池,观察池水水质及鱼体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保持池中不间断充气增氧,使池水溶解
氧检测值保持6.0毫克/升以上。每天中午和下午吸污1次,清除池底污物、残饵与杂物,做好养殖记录。
5大规格鱼种培育
5.1池塘准备
5.1.1清塘
干塘清除池底过多淤泥。鱼种放养前10天~15天,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千克~100千克或漂白粉5
千克~1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并晒底3天至5天,再在池塘上方加盖防鸟网。
5.1.2注水
2
DB33/T2404—2021
清塘5天~7天后,注新水入池至水深1.0米~1.2米,进水口套孔径0.38毫米(40目)网袋。
5.2鱼种放养
要求同池放养的鱼种规格整齐,健壮活泼无病灶。放养密度5万尾/亩~10万尾/亩。
5.3饲养管理
5.3.1投饲
初始1天~4天,将去骨鱼糜与鲈鱼配合饲料拌合投喂(具体见表1),日投饲3次(上午8:00至9:
00,中午12:00至13:00,傍晚16:00至17:00),日投喂率为鱼体重3%~8%。具体日投喂量视鱼
摄食、生长及天气变化等情况灵活掌握,每次控制在1.0小时~1.5小时吃完为宜。饲料卫生标准应符
合GB13078的要求,质量应符合SC/T2029的要求。
表1池塘驯食投饲
饲料品种及比例
序号下塘天数(天)
鱼糜(%)鲈鱼配合饲料(%)
11~22080
23~41090
350100
5.3.2水质调节
鱼种下塘后每隔5天~7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0厘米~15厘米,直至水深1.5米~1.8米,
保持池水透明度30厘米~35厘米。适时增氧,池水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微生物制剂使用应符合SC/T
1137的要求。
5.3.3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鱼体摄食、活动、生长等情况,及时清除塘内杂物,做好养殖记录。
5.4鱼种出池
当花鲈大规格鱼种长至8厘米/尾~10厘米/尾时适时分养放入商品鱼养殖池。
6商品鱼养殖
6.1池塘专养
6.1.1池塘准备
按照5.1.1执行。
6.1.2鱼种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份,放养密度参见表2。
3
DB33/T2404—2021
表2花鲈养殖鱼种放养密度情况表
密度规格计划产量当年出池规格
序号混养鱼种
(尾/亩)(厘米/尾)(千克/亩)(克/尾)
11000~15008~10600~700600~700可混养150克/尾~250克/尾的
22000~25008~10900~1000500~600鳙20尾/亩~30尾/亩、鲢40尾/
33000~35008~101000~1200400~500亩~70尾/亩及100克/尾~150
44000~50008~101000~1200300~400克/尾的鲫50尾/亩~100尾/亩
6.1.3饲料投喂
6.1.3.1饲料选择
选用花鲈专用膨化配合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38%~42%,颗粒大小随鱼体生长情况适时调整(具
体见表3)。饲料卫生标准应符合GB13078的要求,质量应符合SC/T2029的要求。
表3养殖鱼体重与投喂饲料粒径参照表
鱼体重饲料粒径
序号
(克/尾)(毫米)
15~252.4~3.2
225~503.3~4.2
350~1004.8~6.0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N/T 1631.3-2023 进口机床产品检验规程 第3部分:磨床 2023-05-05
- SN/T 3323.7-2023 氧化铁皮 第7部分:游离α-SiO2含量的测定 X射线衍射K值法 2023-05-05
- SN/T 1537-2023 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 2023-05-05
- SN/T 2953-2023 生铁中硅、铬、锰、磷、钼、镍、钛、钒、钨、铜、铝、锑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2023-05-05
- SN/T 2108-2023 进出口化妆品中巴比妥类的测定 2023-05-05
- SN/T 1781-2023 进出口化妆品中咖啡因的测定 2023-05-05
- SN/T 2775-2023 商品化食品检测试剂盒评价方法 2023-05-05
- SN/T 2249-2023 塑料原料及其制品中34种增塑剂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2023-05-05
- SN/T 4656.9-2023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 第9部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2023-05-05
- SN/T 1429.1-2023 进口信息技术设备检验规程 第1部分:通用要求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