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707-2019 乌珠穆沁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DB15/T 1707-2019 Uzumqimin sheep f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5/T 1707-2019
标准类型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11-05
实施日期
2019-12-05
发布单位/组织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707—2019

乌珠穆沁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feedingandmanagementofWuzhumuqinsheep

2019-11-05发布2019-12-0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707—2019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天然放牧饲养管理..................................................................1

5人工补饲饲养管理..................................................................2

6羊舍及配套设施....................................................................5

7卫生防疫..........................................................................5

8养殖档案..........................................................................5

附录A(资料性附录)肉羊每日营养需要................................................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放牧羊体重变化..................................................9

附录C(资料性附录)乌珠穆沁羊体况评分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10

附录D(资料性附录)推荐的母羊催情补饲饲料.........................................12

附录E(资料性附录)推荐的母羊妊娠后期饲料配方.....................................13

附录F(资料性附录)推荐的羔羊育肥饲料配方.........................................14

附录G(资料性附录)配套设施.......................................................15

参考文献............................................................................16

I

DB15/T1707—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锡林郭勒盟畜牧工作站、东乌珠穆沁旗畜牧工作站、

锡林郭勒盟农牧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天龙、李长青、苏德斯琴、薛树媛、田丰、李康、阿古达木、李蕴华、金海、

孙伟立、朝鲁孟。

II

DB15/T1707—2019

乌珠穆沁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乌珠穆沁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的术语和定义、天然放牧饲养管理、人工补饲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羊舍及配套设施和卫生防疫。

本标准适用于乌珠穆沁羊养殖户及规模化羊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7959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16569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GB/T19526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规范

NY/T635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

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T5030无公害农产品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149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151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体况评分fatscoring

对羊只表观营养状况或体脂肪沉积量的评价方法,按照特定的标准,用一系列的分数表示羊的体况。

4天然放牧饲养管理

4.1夏季放牧

4.1.1夏季放牧应早出牧、晚归牧,中午在凉爽处休息。下雨后尽量避免早出牧。

4.1.2放牧应选择牧草长势较好的草场,以小区轮牧为宜。

4.1.3放牧时应避开蚊蝇多的低洼牧场,羊群迎风放牧。中午气温高时在背阴处放牧。

4.1.4如在高山草原上放牧,可上午在阳坡放牧,下午在阴坡放牧,上午顺风放牧,下午逆风放牧。

1

DB15/T1707—2019

4.1.5夏季应保证绵羊的饮水充足,盐砖放在饮水处或宿卧地处。

4.1.6放牧时控制羊群行走速度,缓慢移动,不宜行走太远。

4.1.7种公羊夏季以放牧为主,每日放牧8h以上,在配种前期每日放牧6h以上,避免在灌丛有刺

的草场放牧。

4.2秋季放牧

4.2.1秋季尽量延长放牧时间,但应避开早晨露水。中午可不休息,应让羊群多采食,少走路。

4.2.2秋季放牧时上午在前一天放牧过的草地放牧,下午在新的草地上放牧。羊只抓油膘期间,应有

充足的饮水。

4.2.3配种前45d~30d,应选择较好的牧场放牧繁殖母羊,抓好膘,针茅为主的草地要在结籽前放

牧利用。

4.3冬季放牧

4.3.1入冬后,先放远坡,后放近坡;先放高处,后放低处;先放洼处,后放平处。

4.3.2出牧时,逆风把羊群赶到草场,顺风赶回营盘。

4.3.3妊娠前期(妊娠1d~90d)的乌珠穆沁羊一般放牧即可。妊娠后期(妊娠91d~分娩)应加

强营养,要选优质牧场放牧。

4.3.4应根据草场状况及气候情况确定放牧时间及持续时间,避免长距离放牧消耗。

4.3.5种公羊冬春季节每天放牧时间不少于6h。

4.4春季放牧

4.4.1在放牧方式上,放牧应逐渐过渡。初春放牧时应控制好羊群,挡住强羊,看好弱羊,防止“跑

青”现象的发生。

4.4.2晚春时应勤换牧地(一般2d~3d)。瘦弱的羊只春季可单独组群,带羔母羊应在近处草场放

牧。有条件的牧户把羊群分羯羊、带羔羊进行管理。

4.4.3繁殖母羊在冬春季产羔时应以舍饲为主,减少放牧时间。

4.4.4春季在休牧期应舍饲。

5人工补饲饲养管理

5.1营养需要量要求

各类羊每日营养需要量参见附录A。

5.2常规补饲管理

5.2.1补饲应在冬春季节枯草期进行。

5.2.2参照典型草原一年中放牧羊的体况变化(参见附录B),牧户也可根据放牧羊的体况评分值来

确定放牧羊的补饲时间和补饲量。

5.2.3乌珠穆沁羊体况评分操作步骤及评分标准参见附录C。一个群体中超过20%的羊体况评分值在

3分以下应考虑补饲。

5.2.4冬春季节精补料或干草的补饲量应根据草场类型及剩余草量进行,同时参考体况评分值。体况

评分2.5以上,草场较好时,补饲精补料0.15kg或牧草0.4kg,草场较差或体况评分值在2.5以下

时,补饲精补料0.35kg或干草0.6kg。在放牧前补给干草,晚归牧后补给精料。

2

DB15/T1707—2019

5.2.5如果体况持续均在2.5以上时,可仅补草,最好安排在归牧后。可在圈舍内补饲糖蜜尿素营养

舔砖。

5.2.6极端低温或连续10d以上气温在-15℃以下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精补料或牧草的补饲量。

5.2.7羊舍内应提供矿物质盐砖供羊自由舔食。

5.3母羊的饲养管理

5.3.1空怀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配种前45d~30d,对膘情较差、体况得分在3以下的母羊应用催情补饲料饲养20d左右,体

重达50kg~55kg再配种。推荐的催情补饲料配方参见附录D。

5.3.2妊娠母羊饲养管理

5.3.2.1妊娠后期(妊娠91d~分娩)应加强营养,若草场较差、母羊体况得分在3以下时,应进行

补饲。妊娠后期母羊每天补给青干草0.5kg,精料0.3kg~0.4kg,自由舔食矿物质盐砖。推荐的妊

娠后期饲料配方参见附录E。

5.3.2.2不得饲喂发霉、变质、冰冻或其它异常饲料,禁止空腹饮冰水。在放牧中禁止惊吓、急跑、

跳沟等剧烈运动,出入圈舍门时应防止互相挤压。

5.3.2.3母羊妊娠期不宜进行防疫注射。

5.3.2.4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况评分,20%母羊得分在3以下时增加补饲量。

5.3.3哺乳母羊饲养管理

5.3.3.1哺乳期可根据母羊体况评分和羔羊的发育情况确定哺乳期的长短,一般为60d~90d。

5.3.3.2哺乳期应对母羊进行补饲,可补饲质量好的青干草或精补料。

5.3.3.3产双羔的母羊每天补给精料0.4kg~0.5kg,青干草0.5kg。产单羔母羊补给精料0.3kg~

0.4kg,青干草1kg。

5.4哺乳羔羊的饲养管理

5.4.1哺乳前期

5.4.1.1让羔羊尽早吃到初乳,如初生羔羊体弱无法自行站立时,应人工辅助其吃到初乳。

5.4.1.2羔羊出生后7d左右开始在圈舍中放置开食料,任其自由采食。15d左右,每只羊开始日补

精料0.05kg~0.075kg,自由采食优质青干草。

5.4.1.3羔羊7日龄后,在无风温暖晴天的中午把羔羊赶到运动场,进行运动和日光浴。运动场应清

扫干净,无羊毛,无异常食物等。

5.4.1.4羔羊一般单独组群舍饲,不随母羊放牧,晚上母羊归牧后合群让羔羊吃足母乳。

5.4.1.5自由饮水,自由舔食矿物质盐砖。

5.4.2哺乳中期

5.4.2.1哺乳中期饲料种类要多,饲料的质量应好,少量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每只羔羊每天饲喂精

补料约0.1kg。

5.4.2.2原则上白天母羊与羔羊分开饲养,羔羊留在羊舍内饲喂,晚上母羊归牧后与羔羊合群管理。

如果草场已返青且条件较好,可上午单独饲养,下午随母羊放牧饲养。

5.4.2.345日龄时,单羔羊体重达10kg以上,双羔羊体重达9kg以上。

3

DB15/T1707—2019

5.4.3哺乳后期

5.4.3.1羔羊单独组群,白天在草场上放牧,夜里与母羊合群。补饲60d~90d后,每只羔羊每天补

饲0.2kg精补料,补饲90d~120d后,每只羔羊每天补饲0.25kg~0.3kg精补料。

5.4.3.2羔羊90日龄左右即可断奶。

5.4.3.3羔羊断奶时,公羔体重达20kg以上,母羔体重15kg以上。

5.4.4代乳品哺乳

5.4.4.1母羊死亡或产双羔母乳不足时,应使用代乳粉哺喂,羔羊补喂量参考如下:

a)出生后5d~7d,每日三次,每次0.25kg乳液(每次需要代乳品0.04kg);

b)出生后8d~21d,每日三次,每次0.5kg乳液(每次需要代乳品0.08kg);

c)出生后22d以后,每日二次,每次0.5kg乳液(每次需要代乳品0.08kg);

d)出生40d后到断奶逐步减少。

5.4.4.2羔羊代乳品应用冷却到约50℃的开水溶解,不可使用未煮开的凉水。

5.5育成母羊的饲养管理

5.5.1对刚断奶的母羔,继续补料,每日补精补料0.3kg~0.4kg,直至吃饱青草为止。

5.5.2增加饮水次数,在饮水点或营盘处投放矿物质盐砖,供羊自由舔食。

5.5.3冬春季羊群除了放牧外,补充青干草和精补料。每只羊每日补青干草0.5kg,精补料0.3kg。

5.6羔羊补饲育肥

5.6.1乌珠穆沁羔羊采取放牧加补饲育肥方式,育肥应分前、后两个时期,补饲不同的饲料配方。推

荐的羔羊补饲育肥饲料配方参见附录F。

5.6.2每日每只羔羊精补料补饲量为0.3kg~0.45kg为宜,应从0.15kg逐渐增加,7d内达到预

期补饲量。

5.6.3进入育肥后期时须换料,换料时应有5d过渡期,逐渐完成换料。过渡期应将前期、后期补饲

料等量混合饲喂。

5.6.4育肥前期羔羊以补饲为主,放牧为辅,补饲期为30d~45d;后期以放牧育肥为主。

5.7种公羊的饲养管理

5.7.1分群管理

种公羊应单独分群,以放牧为主,配种期补饲。

5.7.2膘情管理

种公羊应全年保持较好的体况,体况评分在3~4之间,忌过肥或过瘦。

5.7.3饲养方式

5.7.3.1种公羊的饲养,应采取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法,并分为配种预备期、配种期和非配种期,

给予不同的营养供给。

5.7.3.26月初~8月中旬为配种预备期,除放牧外,精料喂量从配种期精料标准的60%~70%的比

重,逐渐增加到配种期的标准。

5.7.3.3配种期每天饲喂精补料量为1.0kg~1.2kg,加鸡蛋2~4枚,食盐0.015kg。精料分早、

午、晚三次喂给,早午两次可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