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1698-2019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5/T 1698-2019 DB15/T 1698-2019 Sweet corn mai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05
DB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1698-2019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mainpestscontrolinsweetcorn
2019-10-25发布2020-01-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1698—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申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申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扎兰屯职业学院、扎兰屯市龙翔现代农业科技
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国华农业科技集团、呼伦贝尔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申宽、闫任沛、庞龙、周忠学、林国华、任珂、常顺强、杜明华、刘玉良、
弓仲旭、乌力吉。
I
DB15/T1698—2019
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甜玉米主要病虫害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对象、防治技术、常见虫害、病害及防治
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甜玉米生产中主要病虫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合格农产品pollution-freeagriculturalproducts
农产品中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的含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人们食用后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
3.2
绿色防控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green
采取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措
施。目的是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4防治对象
4.1病害
甜玉米丝黑穗病、甜玉米瘤黑粉病、甜玉米顶腐病、甜玉米大斑病、甜玉米小斑病、甜玉米纹枯病。
4.2虫害
玉米螟、双斑萤叶甲、蚜虫、地老虎、金针虫。鳞翅目类害虫孵化50%,蓟马成虫与若虫比例为
1:3,鞘翅目类害虫已出现危害,作为防治指标。
1
DB15/T1698—2019
5防治技术
5.1植物检疫
应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凭植物检疫证书方可调入种子、种苗。
5.2农业防治
5.2.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抗虫、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5.2.2种子晾晒
种子应进行晒种处理,在早春季节将种子晾晒1d~2d即可。
5.2.3合理轮作
宜与水稻、豆科作物或马铃薯轮作,降低病虫草害的发生和危害。
5.2.4深耕土壤
在播种前深翻20cm~25cm,深埋病虫残体,减少病虫发生。
5.2.5清洁茬后田园
清除杂草、秸秆、减少病虫源。
5.3物理防治
5.3.1杀虫灯诱杀
按2hm2~2.67hm2安装一盏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安装高度1.8m~2m,在害虫发生期开灯,诱
杀地老虎、玉米螟、黏虫等趋光性害虫成虫,及时处理所诱捕虫子。
5.3.2糖醋毒液诱杀
将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加杀虫剂配制成糖醋毒液,诱杀地老虎及其它害虫成虫,及
时清理害虫,一周更换一次糖醋毒液。
5.3.3色板诱杀
挂20张~25张/667m2黄色粘虫板,挂放高度以高于生长期玉米30cm左右为宜,诱杀有翅蚜虫、蓟
马等有翅成虫,注意观察粘虫情况,并及时更换粘虫板。
5.3.4信息素诱杀
在成虫羽化初,按高于作物30cm,挂放1个/667m2玉米螟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30d更换一
次诱芯,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并更换粘板和水盆加水。
5.3.5铺设银灰地膜
覆盖地膜,可保墒、提温、降低田间湿度、降低发病率,促进早熟。银灰地膜反射的光线对蚜虫有
趋避作用。
2
DB15/T1698—2019
5.3.6网棚栽培
用纱网隔离,可以避免害虫危害。
5.3.7高脂膜喷洒
利用高脂膜在玉米茎叶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或减轻病菌附着和小型害虫侵害。
5.4生物防控
5.4.1释放蜂卡
在玉米螟产卵期,释放赤眼蜂蜂卡以寄生玉米螟卵块,4块/667m2~6块/667m2,分2次~3次(间
隔10d左右)挂于甜玉米叶片背面。
5.4.2使用生物制剂防治
使用BT、阿维菌素、井冈枯芽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部分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A表A.1。
5.5化学防治注意事项
5.5.1化学防治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GB/T17997的规定。
5.5.2不得使用附录C中的农药品种,推荐使用附录B表B.1中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
5.5.3对于气传病害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害虫,应采取临近区域联防联治。
5.5.4防治病虫要兼顾田间杂草和其它有害生物的防治。
5.5.5喷药作业应和叶面施肥相结合。
5.5.6兑药采取二次稀释法,使用弥雾式喷雾器,应做到喷雾均匀周到,不重不漏。
5.5.7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用药。
5.5.8中后期施药,应做到精准作业。
6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6.1玉米螟
6.1.1生物防治
6.1.1.1在大喇叭口期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用2万头/667m2,分2次~3次释放。
6.1.1.2用BT可湿性粉剂(16000国际单位/mg)50g/667m2,兑水稀释成2000倍液浇灌心叶。
6.1.1.3用BT粉剂100g/667m2~200g/667m2,按1:30比例混细砂土施入心叶。
6.1.1.4用70亿/g左右活孢子的白僵菌粉400g/667m2,按1:10的比例混细沙土施入心叶。
6.1.2化学防治
6.1.2.1在没有使用赤眼蜂的情况下,大喇叭口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5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7/T 1698-2010 有机红富士苹果等级 2010-12-24
- DB51/T 1200-2011 棉花枯萎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2011-01-25
- DB37/T 1712-2010 黄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24
- DB37/T 486-2010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西葫芦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31
- DB37/T 1767-2010 黄芩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31
- DB37/T 485-2010 无公害食品 日光温室甜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24
- DB65/T 3191-2010 乙酰溴法测定棉花纤维中的苯丙烷类化合物含量 2010-11-30
- DB37/T 1706-2010 绿色食品 洋葱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24
- DB37/T 1745-2010 绿色食品 丝瓜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27
- DB37/T 1749-2010 果品蔬菜冷库节能技术导则 201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