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2部分:复用
GY/T 220.2-2006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 - Part 2: Multiplexing (MMMB-P2M)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Part2:Multiplexing
2006-11-29发布2006-12-01实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GY/T220.2—2006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2
3.3约定..............................................................................3
4概述................................................................................3
5复用帧结构..........................................................................3
5.1复用帧头..........................................................................4
5.2复用帧净荷........................................................................7
6控制信息表..........................................................................8
6.1概述..............................................................................8
6.2网络信息表........................................................................8
6.3持续业务/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10
6.4持续业务/短时间业务配置表........................................................13
6.5紧急广播.........................................................................14
7复用子帧...........................................................................15
7.1子帧头...........................................................................16
7.2视频段...........................................................................22
7.3音频段...........................................................................24
7.4数据段...........................................................................25
附录A(规范性附录)CRC_32解码模型..............................................27
附录B(规范性附录)时间和日期的转换约定........................................28
I
GY/T220.2—2006
前言
GY/T220《移动多媒体广播》为系列标准。
——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本部分为GY/T220的第2部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泰美世纪
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解伟、郭晓强、杨庆华、王标、沈灿、晏祥彪、朱晓光、陶涛。
II
GY/T220.2—2006
引言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如下事实,使用者声明符合本标准时,可能使用涉及本标准有关内容的
相关授权的和正在申请的专利。
本标准的发布机构对于专利的范围、有效性和验证资料不提出任何看法。
专利持有人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保证,愿意同任何申请人在合理和非歧视的条款和条件下,就使
用授权许可进行协商。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向本标准的发布机构提交。
下表列出专利权利人的信息:
专利权利人联系地址联系人邮政编码电话电子邮件
深圳市南山区
中兴通讯股份
科技园中兴通王海波518057075526770044wanghaibo@
有限公司
讯大厦A座5楼
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泰美世纪蓝靛厂东路2
叶睿睿100097010-88865631ruirui.ye@
科技有限公司号,2号院2号
楼2单元11F
请注意除专利许可声明中已经识别出的专利外,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其他专利。本标准的
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III
GY/T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中视频、音频、数据与控制信息的复用帧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卫星和/或地面无线发射视频、音频、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Y/T22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
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
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4880.2-2000语种名称代码第2部分:3字母代码
GB/T15273.1-1994信息处理八位单字节编码图形字符集第一部分:拉丁字母一
GY/Z174-2001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Y/T220.1-2006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业务service
在广播者的控制下,可以按照时间表分步广播的一系列节目。
3.1.2
持续业务continualservice
持续性广播的业务,广播时间一般以小时、天、月或年为单位来表征。
3.1.3
短时间业务shorttimeservice
广播持续时间较短的业务,广播时间一般以秒或分钟为单位来表征。
3.1.4
复用帧multiplexframe
封装了业务或控制信息的数据帧,不同标识的复用帧使用不同的物理层逻辑信道来发送。
3.1.5
复用子帧multiplexsub-frame
复用帧的基本组成单元,承载一个业务或者一个控制信息表的数据。
3.1.6
视频段videosection
复用子帧中的一个段,用于承载视频信息。
3.1.7
视频单元videounit
视频段的基本组成单元。
1
GY/T220.2—2006
3.1.8
音频段audiosection
复用子帧中的一个段,用于承载音频信息。
3.1.9
音频单元audiounit
音频段的基本组成单元。
3.1.10
数据段datasection
复用子帧中的一个段,用于承载除视频、音频以外的信息。
3.1.11
数据单元dataunit
数据段的基本组成单元。
3.1.12
物理层逻辑信道physicallogicalchannel
物理层承载上层业务的传输通道,每个物理层逻辑信道独立编码调制,可以占用一个或多个时隙。
3.1.13
控制逻辑信道controllogicalchannel
用于传送系统控制信息的物理层逻辑信道,信道参数固定不变。
3.1.14
业务逻辑信道servicelogicalchannel
用于传送业务的物理层逻辑信道。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PSK(BinaryPhaseShiftKeying)二进制相移键控
CMCT(ContinualserviceMultiplexConfigurationTable)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
CMMB(ChinaMobileMultimediaBroadcasting)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CRC(CyclicRedundancyCheck)循环冗余校验
CSCT(ContinualServiceConfigurationTable)持续业务配置表
ES(ElementaryStream)基本流
ESG(ElectronicServiceGuide)电子业务指南
LDPC(LowDensityParity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
LSB(LeastSignificantBit)最低有效位
MF_ID(MultiplexFrameIdentifier)复用帧标识
MFS(MultiplexFrameStructure)复用帧结构
MJD(ModifiedJulianDate)修正的儒略日期
MSF(MultiplexSubFrame)复用子帧
MSF_ID(MultiplexSubFrameIdentifier)复用子帧标识
MSB(MostSignificantBit)最高有效位
MUX(Multiplex)复用
NIT(NetworkInformationTable)网络信息表
PPS(PictureParameterSets)图像参数集
QAM(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
QPSK(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正交相移键控
ServiceID(ServiceIdentifier)业务标识
2
GY/T220.2—2006
SMCT(ShorttimeserviceMultiplexConfigurationTable)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
SSCT(ShorttimeServiceConfigurationTable)短时间业务配置表
UTC(UniversalTime,Co-ordinated)世界协调时
bslbf(bitstring,leftbitfirst)比特串,左位在先
uimsbf(unsignedinteger,mostsignificantbitfirst)无符号整数,高位在先
3.3约定
下列约定适用于本标准。
3.3.1版本号
用于标识本标准的版本,以支持系统的兼容性识别。当前版本号为1,后续版本号递增。
3.3.2保留
如未加特殊说明,本标准中的所有保留位应置为‘1’。
3.3.3关系运算符
<小于
>大于
==等于
!=不等于
4概述
在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前端系统中,复用的功能是完成音频、视频、数据、电子业务指南等信息封装
和排列,使其能够在移动多媒体广播信道上传送,见图1。同一业务的音频基本流、视频基本流和数据
流封装在同一复用子帧中。电子业务指南、用户管理等辅助信息分别封装在不同的复用子帧中,控制信
息封装在专用的复用帧中。
视频编码ES
音频编码ES
数据
复用信道处理
电子业务指南
用户管理
控制信息
图1复用在移动多媒体广播前端系统中的位置
5复用帧结构
多个复用帧构成一个广播信道帧(广播信道帧定义见GY/T220.1-2006),见图2。
3
GY/T220.2—2006
复用子帧1复用子帧2复用子帧n
复用帧头复用帧净荷填充
复用帧0复用帧1复用帧n复用帧0
控制信息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控制信息
n<40
广播信道帧k广播信道帧k+1
图2复用帧与广播信道帧关系
一个复用帧由复用帧头、复用帧净荷和填充组成,见图3。
复用帧
复用帧头复用帧净荷填充
图3复用帧结构
每个复用帧由MF_ID唯一标识,MF_ID取值范围为0~39,其中MF_ID==0的复用帧用于承载控制信
息,其它的复用帧用于承载业务。
填充部分使用0xFF填充。
5.1复用帧头
复用帧头的结构组成见图4,具体语法结构见表1。
4
GY/T220.2—2006
复用帧头
短
持
控时短
续持
制间时
网业续
表业间
协下络务业E复
复复紧更务业
协议复一信复务S复用下
用用急新复务
议最用帧息用配G用子扩一C
帧帧广保序用配保
版低帧参表配置更子帧展帧R
起头播留号配置留
本版标数更置表新帧1区参C
始长指提置表
号本识指新表更序数长数
码度示前表更
号示序更新号度
量更新
号新序
指新序
序号
示序号
号
号
328556213244444444244032
复复复
用用用
子子子
帧帧帧
23n
长长长
度度度
242424
图4复用帧头结构
表1复用帧头
语法位数标识符
复用帧头()
{
复用帧起始码32uimsbf
复用帧头长度8uimsbf
协议版本号5bslbf
协议最低版本号5bslbf
复用帧标识6bslbf
紧急广播指示2bslbf
下一帧参数指示1bslbf
保留3bslbf
控制表更新序号提前量指示2bslbf
网络信息表更新序号4bslbf
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4bslbf
持续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4bslbf
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4bslbf
5
GY/T220.2—2006
表1复用帧头(完)
语法位数标识符
短时间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4bslbf
ESG更新序号4bslbf
保留4bslbf
复用子帧数4bslbf
复用子帧1长度24uimsbf
for(i=1;i<N;i++)
{
复用子帧长度24uimsbf
}
if(下一帧参数指示==1)
{
下一帧参数40bslbf
}elsenull
CRC_3232uimsbf
}
复用帧起始码
32位字段,标识一个复用帧的开始,为0x00000001。
复用帧头长度
8位字段,表示复用帧头长度,包括复用帧起始码和下一帧参数,不包括CRC_32,以字节为单
位。
协议版本号
5位字段,标识复用协议的版本号。
协议最低版本号
5位字段,标识可以兼容的复用协议的最低版本序号。
复用帧标识
6位字段,标识复用帧的MF_ID。
紧急广播指示
2位字段,如果该参数为‘00’,表示在随后的第一个广播信道帧中没有紧急广播;其它值用
于将来紧急广播的扩展应用。
下一帧参数指示
1位字段,指示复用帧头中是否包含有下一个复用帧(相同MF_ID)的关键参数,‘0’表示没
有,‘1’表示有。
控制表更新序号提前量指示
2位字段,指示复用帧头中的各控制表更新序号提前几个广播信道帧通知;
‘00’表示提前一个广播信道帧;
‘01’表示提前二个广播信道帧;
‘10’表示提前三个广播信道帧;
‘11’保留。
网络信息表更新序号
4位字段,表示网络信息表更新序号。当网络信息表中描述的信息(系统时间除外)出现变化
时,网络信息表更新序号需要改变,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每次更新加1。
6
GY/T220.2—2006
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
4位字段,表示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当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中描述的信息出现变化
时,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需要改变,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每次更新加1。
持续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
4位字段,表示持续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当持续业务配置表中描述的信息出现变化时,持续
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需要改变,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每次更新加1。
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
4位字段,表示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当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中描述的信息出现
变化时,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更新序号需要改变,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每次更新加1。
短时间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
4位字段,表示短时间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当短时间业务配置表中描述的信息出现变化时,
短时间业务配置表更新序号需要改变,在0~15范围内循环取值,每次更新加1。
ESG更新序号
4位字段,预留给ESG使用。
复用子帧数
4位字段,表示复用帧中包含的复用子帧数量。
复用子帧1长度
24位字段,表示复用帧中第一个复用子帧的长度,单位为字节。
复用子帧长度
24位字段,表示复用帧中除第一个复用子帧外的其它复用子帧长度,单位为字节。
下一帧参数
40位字段,表示下一个复用帧(相同MF_ID)的关键参数,依次为复用帧头长度(8比特)、复
用子帧1的长度(24比特)和复用子帧1的头长度(8比特)。
CRC_32
32位字段,包含CRC值,CRC_32解码模型见附录A。
5.2复用帧净荷
复用帧净荷由一个或多个复用子帧组成,最多包括15个复用子帧。
MF_ID==0的复用帧,用于承载控制信息,使用控制逻辑信道传送,此时将一个控制信息表作
为一个复用子帧,见图5。控制信息需要提前一个广播信道帧发送。
复用帧净荷
(MF_ID==0)
控制信息表1控制信息表2控制信息表3控制信息表n
图5复用帧净荷(MF_ID==0)
MF_ID!=0的复用帧,用于承载业务,一个业务对应一个复用子帧,见图6。
7
GY/T220.2—2006
复用帧净荷
(MF_ID!=0)
复用子帧1复用子帧2复用子帧3复用子帧n
图6复用帧净荷(MF_ID!=0)
6控制信息表
6.1概述
控制信息表使用表标识号来标识,表标识号的分配见表2。
表2表标识号的分配
值描述
0x00保留
0x01网络信息表NIT
0x02持续业务复用配置表CMCT
0x03持续业务配置表CSCT
0x04短时间业务复用配置表SMCT
0x05短时间业务配置表SSCT
0x06ESG基本描述表
0x07~0x0F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45/T 43-2002 南丹瑶鸡 2002-06-11
- DB45/T 51-2002 马氏珠母贝珍珠养殖技术规程 2002-06-11
- DB45/T 47-2002 环江香猪 2002-06-11
- DB45/T 42-2002 合浦鹅 2002-06-11
- DB45/T 44-2002 富钟水牛 2002-06-11
- DB45/T 41-2002 广西地方瘦肉型商品猪生产技术规范 2002-06-11
- DB45/T 40-2002 西林水牛 2002-06-11
- DB45/T 49-2002 胡子鲶人工繁殖技术规范 2002-06-11
- DB45/T 46-2002 靖西大麻鸭 2002-06-11
- DB45/T 52-2002 广西三黄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2002-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