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2030-2021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

DB35/T 2030-2021 Guidelines for Evaluation of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 Collective Bargaining Work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2030-2021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9
实施日期
2022-03-29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细则和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域内企业和行业性、 区域性组织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福建省总工会、 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 福建省工商业联合会。
起草人:
刘澍、 聂裔光、 蔡平英、 郑玉明、 诸葛琼、 林玲、 杨军城、 何春芳、 纪荣凯、张智强、 林美、 方怀恩、 张涵忠、 薛莉。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040

CCSA0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2030—2021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

Guidanceontheevaluationofcollectivenegotiation

2021-12-29发布2022-03-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2030—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原则...........................................................................................................................................................1

5评价内容...........................................................................................................................................................2

6评价细则...........................................................................................................................................................2

7结果应用...........................................................................................................................................................3

附录A(规范性)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4

附录B(规范性)行业/区域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7

附录C(规范性)综合评价问卷....................................................................................................................10

附录D(规范性)综合评价问卷计算方式....................................................................................................12

I

DB35/T203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福

建省工商业联合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澍、聂裔光、蔡平英、郑玉明、诸葛琼、林玲、杨军城、何春芳、纪荣凯、

张智强、林美、方怀恩、张涵忠、薛莉。

II

DB35/T2030—2021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指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质效评价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细则和结果应用。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域内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开展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实行企业化管理的

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其它经济组织集体协商工作的评价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35/T1813—2018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评价规范

3术语和定义

DB35/T1813—201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集体协商collectivenegotiation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劳动安全与卫生等劳动关系有关事项,进行平等商谈

的活动。

3.2

集体合同collectivecontract

职工一方与用人单位就劳动关系有关事项,通过集体协商订立的书面协议。

3.3

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divisionoflabourstandardsandtripartitecoordinationmechanism

departmentoflabourmeeting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会和企业方面代表,建立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共同

研究解决有关劳动关系的重大问题。

[来源:DB35/T1813—2018,2.4]

4评价原则

4.1目标导向

建立完善以集体协商为主要载体的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与职工协商对话沟通机制,推动企业

与职工共同发展、共渡难关、共享成果,实现双赢,形成利益共同体。

4.2问题导向

力求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集体协商工作质量,查找集体协商工作短板,找到提升方向。

1

DB35/T2030—2021

4.3效果导向

回应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解决企业最关心的劳动关系问题,不断增强集体协

商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职工获得感和企业满意度。

5评价内容

5.1集体协商主体

5.1.1依法选派协商代表,构成合理,代表名单向全体职工公示。

5.1.2协商代表参加协商会议、监督集体合同履行、参与争议处理等履职情况。

5.2集体协商程序

5.2.1依法发出协商要约和应约。

5.2.2认真做好协商准备,协商前开展宣传动员、诉求调查和数据收集,保守商业秘密。

5.2.3召开协商会议,理性协商,及时向本方人员通报协商进展情况。协商一致的,双方首席代表签

字确认;未达成一致的,可暂时休会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协调处理申请。

5.2.4集体合同草案应依法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双方首席代表签字确认,及时报送审查。

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5.3集体协商内容

5.3.1围绕与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紧密相关、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等相关议题开展协商。每年至少开展

一次工资集体协商。

5.3.2集体合同约定内容、相关劳动标准合法有效,符合企业实际,体现企业特色。

5.4集体合同履行及成效

5.4.1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向职代会报告。

5.4.2建立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工资分配共决与正常增长机制,引导职工合理表达利益

诉求。集体合同的各项规定得到较好落实,职工队伍稳定,未发生群体性劳动争议。

5.5集体协商双方评价

5.5.1职工对集体协商建制、进展、成果及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了解程度。

5.5.2职工参与选举协商代表、向协商代表反映意见、建议的情况。

5.5.3职工对协商代表履职尽责、集体协商成果及落实情况的满意情况。

5.5.4企业对协商结果、落实情况及其作用的认可情况。

6评价细则

6.1将评价内容细分为若干评价要素,根据各要素在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工作中的重要程

度和作用大小,分别赋予不同的分值。

6.2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3行业性、区域性集体协商工作评价按附录B的规定执行。

2

DB35/T2030—2021

6.4集体协商职工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和企业满意率评价按附录C的规定开展问卷调查,并按附

录D的规定计算比率。

6.5评价方式

6.5.1自我评价:由企业和行业性、区域性组织按照本文件开展自我评价。

6.5.2组织评价:由县级及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组织开展评价。

6.5.3第三方评价:由县级及以上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议委托第三方开展评价。

7结果应用

自我评价得分8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可申请作为集体协商示范单位,并作为协调劳动关系三方会

议评定各项先进的重要参考。

3

DB35/T2030—2021

A

A

附录A

(规范性)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见表A.1。

表A.1企业集体协商工作评价细则

评价评价评分

分值评价内容得分

项目要素细则

①双方协商代表对等选派,每方至少3人。双方均可聘请本单位以外

的有关专业人员作为本方的协商代表,但所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2分

的三分之一。

②企业方首席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

1.11分

商代表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指派。

代表5分

1③职工方首席代表由企业工会主席或由其书面委托人担任,其他协商

产生1分

协商代表由企业工会选派,代表名单向全体职工公示。

主体④职工方协商代表中应有基层职工代表;企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应作

10分为职工方的协商代表;劳务派遣工占全体职工总数8%以上的,应有其1分

协商代表。

①代表本方认真做好协商准备,参加协商会议,据理陈述,履职尽责。2分

1.2

②收集本方人员意见,接受本方人员质询。1分

代表5分

③代表本方参加有关集体合同争议的处理。1分

履职

④监督集体合同履行。1分

2.1①协商双方均可以书面形式提出协商要约,约定协商的时间、地点、

1分

协商2分主要议题、协商代表等事项,并分别指定1名记录员。

要约②另一方在收到要约书的十五日内予以书面答复。1分

①协商代表收集整理与协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

1分

资料。

2.2②职工方协商代表开展集体协商宣传动员,调查各类职工的诉求和意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