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54-201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评定

DB35/T 754-2014 Motorcycle and scooter carburetor quality evaluation

福建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5/T 754-2014
标准类型
福建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29
实施日期
2015-03-02
发布单位/组织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的抽样规定、检验项目及指标规定、检验方法、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以下简称化油器)质量评定。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福建省化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起草人:
郑娟娟、刘高翔、缪新民、吴定峰
出版信息: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140

T8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754—2014

代替DB35/T754-2007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评定

CarburetorQualityEvaluationsofmotorcycleandmoped

2014-12-29发布2015-03-02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754—2014

前言

本标准是对DB35/T754-2007《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评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DB35/T754-2007相比,主要变动如下:

——为与GB/T20076相统一,本标准全部使用“最大净功率”概念,代替“最大功率”概念和“标

定功率”概念;

——4.1主要性能中增加了化油器的整车性能:最高车速、最低稳定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

燃油消耗;

——表2中按QC/T224要求排量为>50mL的二冲程发动机的最低燃油消耗率由475g/kW·h改为

476g/kW·h;

——表2中综合流量特性评定区增加了起动点的质量评定;

——清洁度的限值改按QC/T64-2013中的有关规定,清洁度的试验方法改按QC/T683;

——6.2.2的表4中增加了化油器的整车性能指标的扣分规定;

——删除质量评定的等级划分。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福建省化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化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娟娟、刘高翔、缪新民、吴定峰。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

——DB35/T754-2007。

I

DB35/T754—2014

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质量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的抽样规定、检验项目及指标规定、检验方法、评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以下简称化油器)质量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

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363-200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台架试验方法

GB14621-201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

GB14622-2007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

GB15744-2008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6486-2008轻便摩托车燃油消耗量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8176-2007轻便摩托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工况法,中国第Ⅲ阶段)

QC/T60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整车性能台架试验方法

QC/T64-201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化油器

QC/T22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QC/T68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发动机清洁度限值及测量方法

QC/T688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通用技术条件

3抽样规定

3.1抽样对象

经企业出厂检验合格的成品化油器。

3.2抽样方式

随机抽样。

3.3抽样周期及数量

3.3.1监督抽查检验时,每次抽取同一型号同一批次化油器样品18台,9台用于检验,另9台作为备样封

存,有异议且符合有关规定时备样作为复检用样品。用于检验的9台化油器,编成9个号码,3个一组分别

用于主要性能、外观、耐久性检验、综合流量检验、清洁度检验。如单独进行综合流量检验时抽样数为5

台。

3.3.2企业定期自检时,抽样周期及数量按表1规定(年产量指单种型号化油器产量)。另抽取主要零部

件3台套供加工质量检验用。

3.4抽样基数

1

DB35/T754—2014

在生产企业成品库抽查的抽样基数年产量不足1万台的不得少于200台,年产量(1~5)万台的不得少

于300台,年产量超过5万台的不得少于500台,在流通领域(市场)抽查的抽样基数满足检验数量即可。

表1抽样周期及数量

加工、装配、外观总成(解体)

抽查内容主要性能耐久性综合流量特性

(含包装)质量清洁度

年产10万台

10台/季20台套/月

抽样周期以上

2台/季2台/月抽3%检验

及数量年产10万台

5台/季10台套/月

以下

4检验项目及指标规定

4.1主要性能

4.1.1化油器产品质量指标见表2。

4.1.2化油器产品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a)密封性:化油器各密封部位不得渗漏;

b)最大净功率和最大净功率点转速: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最大净功率的离散率按表2规定;

c)最大扭矩和最大扭矩点转速: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最大扭矩的离散率按表2规定;

d)最低燃油消耗率及离散率:按表2规定;

e)经济车速工况燃油消耗率: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离散率按表2规定;

f)起动性能:按表2规定;

g)怠速性能:怠速转速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稳定性及转速波动率按表2规定;

h)怠速排气污染物排放:按表2规定;

j)工况排气污染物排放:按表2规定;

k)最高车速: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l)最低稳定车速: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m)加速性能: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n)爬坡能力: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值;

p)燃油消耗:按GB15744-2008、GB16486-2008标准的规定;

q)过渡性能:应平稳过渡,不得有停顿或熄火现象。

4.2耐久性(包括振动试验、冷热冲击试验及寿命试验)、倾斜性能

化油器可随发动机或单独进行耐久性、倾斜性能考核,耐久性试验结束后,零件不得破损,各紧固件

的紧固力矩仍能满足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化油器应能保持原有性能并符合表2的规定。化油器倾斜试验

整个过程出油口不允许溢油。

4.3加工、装配、外观(含包装)质量

零件加工质量、装配质量、外观(含包装)质量应符合相应企业标准,并符合表2的规定。

4.4总成解体清洁度

按表2的规定。

2

DB35/T754—2014

4.5综合流量

标准值及技术参数按相关技术文件的规定,综合流量的偏差按表2的规定。

5检验方法

5.1主要性能检验

5.1.1检测条件

检验条件如下:

a)试验用发动机应符合QC/T224中的规定要求,试验用车应符合QC/T688中的规定要求;

b)试验用仪器设备精度及测量位置按GB/T5363-2008的规定;

c)标准环境状况按GB/T5363-2008的规定;

d)试验用燃油和润滑油按GB/T5363-2008的规定;

e)台架试验时发动机需装有标定其功率时所带全部附件,充电、照明发电机或线圈处于无负荷状态;

f)如果发动机的排气消声器通过排气引出管接在试验室的排气引出系统中,则在排气引出管处产生的

压力与大气压力相差不得超过±740Pa;

g)对化油器有季节调整要求的部位、怠速调节装置、可调量孔及柱塞式化油器的油针格数可在试验开

始前进行调整,试验过程中不允许调整。海拔高度超过规定时,允许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更换主量

孔;

h)台架试验时,发动机的冷却条件按GB/T5363-2008的规定;

j)试验前发动机的预热要求按GB/T5363-2008的规定;

k)试验时,火花塞垫片温度、冷却液出口温度应控制在发动机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5.1.2检验方法

5.1.2.1静置密封性:将化油器进油管与高度不小于500mm、符合清洁规定的汽油柱相连接,静置24h;

5.1.2.2加压密封性:按QC/T64-2013中5.3.2要求检验;

5.1.2.3最大净功率、最大扭矩、最低燃油消耗率的测定,按GB/T5363-2008中的4.3.1的规定进行;

5.1.2.4经济车速工况燃油消耗率的测定根据企业技术条件规定的经济车速转速及相应标定功率来测定,

按GB/T5363-2008中的4.4.2的规定进行;

5.1.2.5起动性能按GB/T5363-2008中4.1的规定进行;

5.1.2.6怠速性能的测定按GB/T5363-2008中4.2的规定进行;

5.1.2.7过渡性能按QC/T64-2013中4.4.3的规定进行;

5.1.2.8怠速污染物的测量按GB14621-2011的规定;

5.1.2.9工况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摩托车化油器按GB14622-2007的规定,轻便摩托车化油器按GB

18176-2007的规定;

5.1.2.10最高车速、最低稳定车速、加速性能、爬坡能力、燃油消耗的测定按QC/T60的规定。

5.1.3参数测量

按GB/T5363-2008中3.8的规定。

5.1.4检测结果计算

3

DB35/T754—2014

5.1.4.1最大净功率、最大扭矩均指发动机曲轴的输出功率及扭矩,检测时如系测量输出轴的功率及扭矩

应将其按传动比、传动效率折算到曲轴;传动效率按企业技术条件的规定;

5.1.4.2非标准环境状况下的功率、扭矩试验数据按GB/T5363-2008中的规定进行修正,燃油消耗率不进

行修正按实测值计算;

5.1.4.3燃用混合油的二冲程发动机,燃油消耗量及燃油消耗率的计算应扣除润滑油含量;

5.1.4.4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离散率的计算:

由受检的3台样品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的实测值求

出相应的算术平均值见公式(1),与对应的最大及最小值比较出离散率见公式(2)。

3

A

i.........................................(1)

Ai1

o3

AA.....................................(2)

maxmin100%

Ao

式中:

Ao——3台受检样品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的算术平均值;

Ai——每台受检样品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的实测值;

δ——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的离散率;

Amax——3台受检样品中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实测值中的最大值;

Amin——3台受检样品中的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率、车速、加速时间、爬坡坡度角、燃油消耗实测值中的最小值。

5.1.4.5在10min怠速连续运转中,每隔2min测量一次转速,共6次,取6次瞬时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实测的怠速转速见公式(3),与对应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比较求出怠速转速波动率见公式(4)。

6

noi

ni1........................................(3)

o6

n或nn..................................(4)

omaxomino100%

no

式中:

no——怠速转速,r/min;

noi——怠速转速瞬时测量值,r/min;

ψ——怠速转速波动率,%;

nomax——6次测量值中的最大值,r/min;

nomin——6次测量值中的最小值,r/min。

计算中取与no差值大的nomax或nomin。

5.2耐久性检测

5.2.1化油器随发动机进行耐久性检测时,首先测定化油器各紧固件的紧固力矩,并在相匹配的发动机上

进行主要性能初测,检测项目见4.1,然后按GB/T5363-2008的规定随发动机进行耐久性试验。如发动机

由于化油器以外的原因而中断试验时,允许化油器在同型号的其他发动机上继续完成试验。试验结束后在相

匹配的发动机上进行复测,检测项目同初测项目。

4

DB35/T754—2014

表2摩托车、轻便摩托车化油器产品质量指标

配用发动机主要性能

经济车速工况

序最大净功率最大扭矩最低燃油消耗率起动性能怠速性能燃油消耗

燃油消耗率

号排量冲离散率离散率

指标离散率离散率脚踏起动指标

(mL)程(%)(%)电起动成转速波动

(g/kW·h)(%)(%)成功时间稳定性(L/100km)

功时间(s)率(%)

(s)

1≤50≤10.0≤10.0≤544

2>50~75

≤9.0≤9.0

3>75~100

2

4>100~125

≤476

≤8.0≤8.0

5>125~250以规定的怠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