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027-2025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GB/T 5027-2025 Metallic materials—Sheet and strip—Determination of plastic strain ratio(r)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即将实施 页数:3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5027-202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即将实施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5-06-30
实施日期
2026-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83)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测定的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附加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的测定。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天津泰格瑞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凃应宏、李荣锋、闻臻、侯慧宁、历妍、刘宏亮、尚伦、张红菊、杨新、黄星、董强、梁廷峰、董莉、刘冬、李微、富聿晶、曹东东、李长太、刘波、郭碧城
出版信息:
页数:32页 | 字数:40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7704010

CCSH.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027—2025

代替GB/T5027—2016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

Metallicmaterials—Sheetandstri—Determinationoflasticstrainratior

pp()

ISO101132020Metallicmaterials—Sheetandstri—

[:,p

DeterminationoflasticstrainratiorMOD

p()]

2025-06-30发布2026-01-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5027—2025

目次

前言

…………………………Ⅲ

范围

1………………………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定义

3………………1

符号和说明

4………………2

原理

5………………………3

试验设备

6…………………5

试样

7………………………5

试验程序

8…………………5

附加试验结果

9……………10

试验报告

10………………10

附录资料性本文件与技术差异及原因一览表

A()ISO10113:2020………………12

附录资料性r值测定误差的追溯方法

B()……………13

参考文献

……………………23

GB/T502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标准化工作导则第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GB/T1.1—2020《1:》

起草

本文件代替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与

GB/T5027—2016《()》。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GB/T5027—2016,,:

更改了表中的部分符号和说明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1(4,20164);

更改了试验程序重新划分了r值测定所使用的三种方法人工半自动和自动见第

———,(、)(8

章年版的第章

,20168);

将r值计算的条款合并至第章将r值的数据评估方法明确划分为单点方法扣除弹性应

———8,A(

变单点方法不扣除弹性应变以及区间回归法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B()(8,20169);

将加权平均值和各向异性度的条款更改为附加试验结果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9,20169);

本文件修改采用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ISO10113:2020《()》。

本文件与相比做了下述结构调整

ISO10113:2020:

对应的公式对应的公式

———8.4.3.4ISO10113:20208.4.3.3,(17)ISO10113:2020(14);

附录对应的附录

———BISO10113:2020A。

本文件与相比存在较多技术差异在所涉及的条款外侧页边空白位置用垂直单

ISO10113:2020,,

线进行了标示这些技术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见附录

(|)。A。

本文件做了下列编辑性改动

: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第章表中的注

———411;

删除了国际标准的资料性附录符号对照表

———B“”。

新增引用的中文文献

———。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183)。

本文件起草单位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深圳三思纵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国标北京检验认证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塞姆科技有

、、()、

限公司深圳万测试验设备有限公司天津泰格瑞祥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凃应宏李荣锋闻臻侯慧宁历妍刘宏亮尚伦张红菊杨新黄星董强

:、、、、、、、、、、、

梁廷峰董莉刘冬李微富聿晶曹东东李长太刘波郭碧城

、、、、、、、、。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年首次发布为年第一次修订年第二次修订年第三

———1985GB/T5027—1985,1999,2007,2016

次修订

;

本次为第四次修订

———。

GB/T5027—2025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

塑性应变比r值的测定

()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测定的原理试验设备试样试验程序附加试验结果和

、、、、

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

本文件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GB/T228.1—20211:(ISO6892-1:2019,MOD)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金属材料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系统的标定

GB/T12160(GB/T12160—2019,ISO9513:2012,

IDT)

3术语和定义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GB/T228.1。

31

.

塑性应变比plasticstrainratio

r

在单轴拉伸应力作用下试样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与厚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的比值见公式

,,(1):

ε

r=p_b

ε…………(1)

p_a

式中

:

ε厚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

p_a———;

ε宽度方向真实塑性应变

p_b———。

注1以上单应变点的表达式仅适用于均匀塑性应变范围的情况

:。

注2因为测量长度的变化量比厚度的变化量更容易更精确如果材料的塑性延伸率未超过最大力塑性延伸率

:、,

Ag由体积不变原理推导出的下列关系式用于计算塑性应变比r值见公式

,,(2)。

b

1

ln(b)

r=o

Lb…………(2)

oo

ln(Lb)

11

注3对于某些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存在相变的材料整个测量段的体积不能总是假设不变该种情况下有关各方

:,。,

协商测量方法

1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