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652-2012 斑鳜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DB34/T 1652-2012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652-201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5-28
实施日期
2012-06-28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鳜(Simiperca Schezeri Steindachner)人工繁育技术的亲鱼收集、驯食、培育与选择,催产,孵化,幼鱼培育,水泥池夏花培育,病害防治和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斑鳜苗种人工繁育。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
起草人:
钱叶周、吴超、钱德、贾俊威、梅志安。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651—2012

斑鳜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Artificialpropagationrulestospotsmandari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05-28发布2012-06-28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652—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叶周、吴超、钱德、贾俊威、梅志安。

I

DB34/T1652—2012

斑鳜人工繁育技术操作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斑鳜(SimipercaSchezeriSteindachner)人工繁育技术的亲鱼收集、驯食、培育与

选择,催产,孵化,幼鱼培育,水泥池夏花培育,病害防治和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斑鳜苗种人工繁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亲鱼收集、驯食、培育与选择

3.1野生斑鳜亲鱼的收集与分养

从大水面野生斑鳜群体中选择符合斑鳜生物学特征的鱼种用作后备亲鱼培育,按不同规格在网箱和

池塘进行分养,逐级选留亲鱼。

3.1.1网箱培育

3.1.1.1水域条件:设置网箱的水体水深5m~7m,要有微流水,溶氧5.5mg/L以上,水质符合NY

5051要求。

3.1.1.2网箱规格与设置:网箱规格为4.0m×2.0m×3.0m,网目2a=1.0cm,开口式。箱体上

部出水面40cm,网箱周围及四角用毛竹和10kg铁锚固定。网箱在鱼苗进箱之前15d下水。

3.1.1.3野生斑鳜鱼种规格:5g/尾~10g/尾。

3.1.1.4放养密度:50尾/㎡~75尾/㎡。

3.1.2驯食

在斑鳜苗种入箱2d~3d后驯食,开始投喂活饵料鱼伴无游动能力的僵鱼,待斑鳜集中上浮抢食

后,减少活饵料鱼的用量,逐渐增加僵鱼的投喂量,直到斑鳜能习惯吃新鲜死鱼为止。驯食阶段投喂量

适当少些,正常摄食后,每天投喂两次,投饵率5%~8%。饵料鱼以新鲜的野杂鱼为宜,体型呈梭状

的饵料鱼更佳。每天巡箱一次,每15d洗箱一次,保证箱内水质清新,水体流畅,注意防止网破逃鱼

和水鸟危害。

3.1.3转塘培育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