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609-2012 淮北麻鸡

DB34/T 1609-2012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1609-2018 |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609-201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3-14
实施日期
2012-04-1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北麻鸡的品种来源类型、体型外貌、体重和体尺、生产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麻鸡品种。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起草人:
李尚敏、车跃光、陈晓红、李旭、杨敏、吕占领、何维、黄学广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B44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609—2012

淮北麻鸡

Huaibeipartridgechicken

文稿版次选择

2012-03-14发布2012-04-14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60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宿州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尚敏、车跃光、陈晓红、李旭、杨敏、吕占领、何维、黄学广。

I

DB34/T1609—2012

淮北麻鸡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北麻鸡的品种来源类型、体型外貌、体重和体尺、生产性能。

本标准适用于淮北麻鸡品种。

2品种来源类型

淮北麻鸡产于原产地为安徽省宿州市,主要分布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萧县、灵璧等县和淮北濉

溪县,属蛋肉兼用的小型麻鸡。

3体型外貌

淮北麻鸡体形较小,体躯窄,体型匀秀美丽,羽毛丰满紧凑,大部分有V字形黑色斑纹。冠型以

单冠者居多,冠直立,6~8个冠峰;冠、肉垂、耳叶和脸红色;虹彩黄褐色;喙短略弯曲,喙、胫呈

铁青色,四趾,无胫羽。尾部小呈杏核状,主尾羽7对,黑色、长、高翘,是本品种的主要特征。肤

色为白色,肉色发白。

——公鸡胸深背宽,前躯发达,除尾羽、主翼羽黑色且具有青铜色光泽外,全身羽毛呈金黄色羽;

——母鸡体躯丰满,除尾羽、主翼羽呈黑色外,全身羽毛呈麻黄色羽为主,白、黑色很少;

——雏鸡羽毛呈麻雀羽,大多头顶有深褐色绒羽带,背部有3~4条深色羽带。

4体重和体尺

4.1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

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见表1。

表1成年淮北麻鸡体重和体尺(40周龄)

项目公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