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4492-2022 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DB37/T 4492-2022 Coastline Quality Evalu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4492-2022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2-18
实施日期
2022-03-18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起草人:
霍素霞、修淳、单春芝、张天宇、卢鑫、刘莹、杜明、马天然。
出版信息:
页数:2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CCSA45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4492—2022

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astlinequalityassessment

2022-02-18发布2022-03-18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7/T4492—202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2

4.1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内容...........................................................2

4.2人工岸线质量评价内容...........................................................2

4.3评价因子.......................................................................2

5海岸线质量评价方法.................................................................2

5.1因子权重.......................................................................2

5.2评价方法.......................................................................2

6海岸线质量分级.....................................................................4

7工作流程...........................................................................4

7.1资料收集.......................................................................4

7.2基本评价单元划分...............................................................4

7.3基本评价单元调查...............................................................4

7.4内业处理.......................................................................5

7.5专题图制作.....................................................................5

7.6报告编制.......................................................................5

8主要成果...........................................................................5

8.1表格...........................................................................5

8.2数据集.........................................................................5

8.3专题图.........................................................................5

8.4报告...........................................................................5

附录A(规范性)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6

附录B(规范性)人工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8

附录C(规范性)海岸线质量评价因子获取方法表........................................11

附录D(规范性)海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14

附录E(规范性)海岸线质量评价因子数据汇总与赋值表..................................15

附录F(规范性)矢量数据属性结构表..................................................17

附录G(规范性)海岸线质量评价汇总表................................................19

附录H(规范性)海岸线质量评价专题图编绘要求........................................21

H.1制图要求......................................................................21

H.2基准系统......................................................................21

H.3专题图制作....................................................................21

I

DB37/T4492—2022

参考文献.............................................................................22

II

DB37/T4492—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局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III

DB37/T4492—2022

海岸线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东省海岸线质量评价的内容、因子、方法、质量分级、工作流程和主要成果。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大陆海岸线和有居民海岛、无居民海岛、人工岛海岸线的质量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501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

GB/T18190—2017海洋学术语海洋地质学

CH/Z3005低空数字航空摄影规范

DB37/T3588—2019海岸线调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18190—2017和DB37/T3588—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海岸线coastline

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痕迹线。

[来源:GB/T18190—2017,2.1.1]

3.2

自然岸线naturalcoastline

由海陆相互作用形成的原生岸线。

[来源:DB37/T3588—2019,3.2,有修改]

3.3

人工岸线artificialcoastline

由永久性人工构筑物组成的岸线。

[来源:DB37/T3588—2019,3.3]

3.4

海岸线质量coastlinequality

海岸线在形态特征、生态健康、开发利用和管理现状等方面的综合状况,包括自然岸线质量和人工

岸线质量。

注1: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是受海陆相互作用自然恢复或人为干预整治修复后具有自然岸滩形态

特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

注2:具有自然岸滩形态和生态功能的海岸线参照自然岸线进行质量评价。

3.5

海岸线质量评价coastlinequalityassessment

1

DB37/T4492—2022

选取反映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质量的典型评价因子,综合开展定量评定、比较和判断海岸线质量状

况的过程。

4评价内容与评价因子

4.1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内容

4.1.1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评价内容包括岸滩宽度、岸线人为干扰类型、岸线直接承受自然因素作用的程度共3个因

子。

4.1.2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评价内容包括环境卫生状况、近岸海水水质、外来物种入侵共3个因子。

4.1.3管理现状

管理现状评价内容包括向陆一侧国土空间利用现状,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和旅游区(点)设置

情况,海岸线整治修复情况,违法用海案件数量共4个因子。

4.2人工岸线质量评价内容

4.2.1工程结构

工程结构评价内容包括工程结构类型、工程结构完整性2个因子。

4.2.2开发利用

开发利用评价内容包括设施投产情况、集约化利用水平、后方陆域利用水平共3个因子。

4.2.3生态健康

生态健康评价内容包括近岸海水水质、环境卫生状况2个因子。

4.2.4管理现状

管理现状评价内容包括违法用海案件数量1个因子。

4.3评价因子

评价因子释义、赋值应按照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执行。

评价因子获取方式应按照附录C的要求执行。

5海岸线质量评价方法

5.1因子权重

按照自然岸线和人工岸线分别设置评价因子的权重,每项评价因子的权重按照附录D的要求执行。

5.2评价方法

5.2.1因子评分

2

DB37/T4492—2022

因子赋值标准按照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执行,采用分级的方式对因子逐个定级。

因子评分量化表示:

𝐹𝑖=𝑓𝑖×𝑊𝑖···········································································(1)

式中:

𝐹𝑖——因子评分;

𝑓𝑖——因子赋值;

𝑊𝑖——因子权重。

5.2.2基本评价单元质量评分

基本评价单元质量评分量化表示:

𝑛

𝑆=∑𝑖=1𝐹𝑖············································································(2)

式中:

𝑆——基本评价单元质量评分;

𝐹𝑖——因子评分;

𝑛——因子总数。

5.2.3区域海岸线质量评分

区域自然岸线质量评分量化表示:

𝑘

∑𝑖=1𝑆𝑖𝐿𝑖

𝑁=𝑘−𝑐1𝑋······································································(3)

∑𝑖=1𝐿𝑖

式中:

𝑁——区域自然岸线质量评分;

𝑆𝑖——区域内某一基本单元为自然岸线的质量评分;

𝐿𝑖——区域内某一基本单元为自然岸线的长度,单位为米(m);

𝑘——区域内基本单元为自然岸线的总数;

𝑐1——常系数,取值为5;

𝑋——区域内按照表A.1序号10因子的数量(违法用海案件数量)的要求执行。

区域人工岸线质量评分量化表示:

𝑗

∑𝑖=1𝑆𝑖𝐿𝑖

𝐴=𝑗−𝑐2𝑌·····································································(4)

𝑖=1𝐿𝑖

式中:

𝐴——区域人工岸线质量评分;

𝑆𝑖——区域内某一基本单元为人工岸线的质量评分;

𝐿𝑖——区域内某一基本单元为人工岸线的长度,单位为米(m);

j——区域内基本单元为人工岸线的总数;

𝑐2——常系数,取值为5;

𝑌——区域内按照表B.1序号8因子的数量(违法用海案件数量)的要求执行。

区域海岸线质量综合评分包括本区域内自然岸线质量评分和人工岸线质量评分,量化表示:

𝐿𝐿

𝑇=𝑁𝑁+𝐴𝐴··································································(5)

𝐿𝑁+𝐿𝐴𝐿𝑁+𝐿𝐴

式中:

𝑇——区域海岸线质量综合评分;

3

DB37/T4492—2022

𝑁——区域自然岸线质量评分;

𝐴——区域人工岸线质量评分;

𝐿𝑁——区域内自然岸线总长度,单位为米(m);

𝐿𝐴——区域内人工岸线总长度,单位为米(m)。

6海岸线质量分级

根据区域自然岸线质量评分、区域人工岸线质量评分、区域海岸线综合质量评分,将区域自然岸线

质量等级、区域人工岸线质量等级、区域海岸线综合质量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级别,见表1。

表1海岸线质量分级标准

等级分级标准

优85~100

良75~<85

中60~<75

差0~<60

7工作流程

7.1资料收集

海岸线质量评价搜集资料一般包括但不限于:

a)最新公布的海岸线修测成果及相关资料;

b)最新的国土调查资料;

c)近两年评价区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

d)附录C中所需的相关资料。

7.2基本评价单元划分

基本评价单元划分技术要求如下:

a)将搜集的资料与遥感影像(分辨率优于1m)叠加,确定评价区域,划分基本评价单元,绘制

工作底图;

b)原则上依据最新公布的海岸线修测成果或最新海岸线调查成果中自然岸线类型(二级类)和

人工岸线开发利用类型(二级类),海岸线类型和开发利用类型执行DB37/T3588—2019的

要求;

c)某一基本评价单元可视地形地貌特征、开发利用情况等与相邻的基本评价单元合并为一个评

价单元;

d)基本评价单元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00m。

7.3基本评价单元调查

根据绘制的工作底图,开展基本评价单元调查,填写海岸线质量评价因子数据汇总与赋值表,按照

附录E的要求执行。

基本评价单元调查技术要求如下:

a)评价因子取值执行附录A和附录B的规定;

4

DB37/T4492—2022

b)评价因子获取方法执行附录C的规定;

c)拍摄可佐证因子取值的照片,不少于2张,每张照片不小于1MB,照片附带经纬度信息,拍

摄可反映基本评价单元特征的视频,时长不小于15s。

7.4内业处理

7.4.1矢量数据标准化处理

对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矢量数据。矢量数据采用shapefile格式

或者filegeodatabase格式,通过拓扑检查。矢量数据属性字段应执行附录F的规定。

7.4.2海岸线质量评分计算

按照5.2计算基本评价单元质量评分、区域自然岸线质量评分、区域人工岸线质量评分和区域海岸

线质量综合评分。

7.4.3海岸线等级划分

根据海岸线质量评分,按照表1划分海岸线质量等级,形成海岸线质量评价汇总表,按照附录G的要

求执行。

7.5专题图制作

根据区域海岸线质量等级划分结果,绘制海岸线质量评价专题图,图件编绘按照附录H的要求执行。

7.6报告编制

编制海岸线质量评价报告,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任务来源、区域概况、工作范围、工作内容、技

术路线、实施过程、质量评价、结论和建议。

8主要成果

8.1表格

表格成果主要包括:

a)海岸线质量评价因子数据汇总与赋值表,按照附录E的要求执行;

b)海岸线质量评价汇总表,按照附录G的要求执行。

8.2数据集

数据集成果主要包括:

a)矢量数据,元数据说明;

b)现场数码影像数据。

8.3专题图

海岸线质量评价专题图。

8.4报告

海岸线质量评价报告。

5

A

B

A

附录A

(规范性)

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

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见表A.1。

表A.1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

序因子取值

因子名称因子释义

号54321

存在人工构筑物但

平均低潮线向陆一侧至海水影响的正在拆除人工构筑物存在人工构筑物

原生的基岩整治修复后的基岩已纳入整治修复项

上界,上界一般以植被线、临海第一的基岩的基岩

1岸滩宽度沙滩:大于150沙滩:100>~150目库的基岩

条公路或者主要城市道路等构筑物沙滩:60>~100沙滩:0>~30

泥滩:大于800泥滩:600>~800沙滩:30>~60

为限,单位为米(m)泥滩:400>~600泥滩:0>~200

泥滩:200>~400

垂直于岸线的非透

然岸线人为干扰海岸线在保留自然岸线主要属性的未浇筑的简易砌石堤

2原生自然岸线土质堆积堤坝水构筑物(如丁坝、混凝土结构堤坝

形类型前提下,受到人为改造或干扰的情况坝

突堤等)

海岸线向海一侧直接承受自然因素

岸线直接承受作用的程度,具体计算方法为某一评

3自然因素作用价单元中无任何人工建筑物掩护、直0.8>~1.00.6>~0.80.4>~0.60.2>~0.40~0.2

的程度接承受风浪等自然力作用部分的岸DB37/T4492

线长度与该单元岸线总长度的比值

生平均低潮线向陆一侧至海水影响的

4态环境卫生状况上界范围内生活、建筑、工业垃圾的无零星局部常见常见大面积出现

健定性分布情况2022

5康近岸海水水质海岸线所在近岸海域的水质情况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劣四类

6

表A.1自然岸线质量评价因子及其赋值表(续)

因子取值

序号因子名称因子释义

54321

生态海岸线向海一侧互花米草、大米草

6外来物种入侵无零星局部常见常见大面积出现

健康等外来入侵物种定性分布情况

绿地与开敞空间用

地、商业服务业用

海岸线向陆一侧至临海第一条公居住用地、工矿用

向陆一侧国土空间林地、草地、湿耕地、园地、陆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公共管理与公

7路或者主要城市道路之间陆域范地、仓储用地、交

利用现状地水域地、留白用地共服务用地、公用

围内的利用现状情况通运输用地

设施用地、特殊用

国家公园、国家

管理自然保护地、风景海岸线所在区域是否成为自然保级自然保护区、省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AA级景

8现状名胜区和旅游区护地、风景名胜区或旅游区(点)国家级风景名省级风景名胜区、A级景区无

(点)设置情况而得到较好地保护和管理胜区、AAAA级AAA级景区

景区及以上

海岸线整治修复情获中央、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海岸

9大于等于50003000~<50002000~<30001000~<20000~<1000

况线整治修复项目金额,单位为万元

已查处或正在立案查处的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