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593-2012 木结构徽派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DB34/T 1593-2012 Wooden and Mural Architecture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2年0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黄山市气象局。
- 起草人:
- 姚蒸蒸、张兵、沈世发、王进宝、胡武晔、凌家振。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593—2012
木结构徽派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lightingprotectionofhuizhoustyledarchitecture
文稿版次选择
2012-02-23发布2012-03-23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593—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黄山市气象局。
参加起草单位:歙县古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蒸蒸、张兵、沈世发、王进宝、胡武晔、凌家振。
I
DB34/T1593—2012
引言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要体现在民居、祠庙、牌坊
和园林等建筑实物中。在我省现今尚有大量徽派古建遗存,建筑风格之美,构件雕凿之精,文化底蕴之
深,堪称无以伦比,具有无法估量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木结构徽派建筑物雷电防护的工作中,需要考虑古建筑外形的整体美观效果,致使通用的雷电防
护标准不能很好的执行和运用。因此急需一个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使防雷装置在安全防范的同时,又
不影响徽派建筑的整体外形和历史文化价值。
II
DB34/T1593—2012
木结构徽派建筑防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木结构徽派建筑的雷电防护分类、直击雷防护的措施、雷电电磁脉冲防护措施的管理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木结构徽派建筑防雷装置的设计、施工与检测、验收。不适用于火灾、爆炸危险环境
中的木结构徽派建筑。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343—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50057-2010、GB50343-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徽派建筑huizhoustyledarchitecture
中国古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以马头墙、青瓦为特色,广泛运用石雕、木雕、砖雕等艺术。
3.2
马头墙wharfwall
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徽州旧时建筑因村落房屋密集防火、防风之需,在居宅的两山墙顶部砌筑
有高出屋面的“封火墙”,形似马头。
3.3
木结构timberstructure
全部或大部分以木构架承重的工程结构
3.4
庑殿hiproof
中国古代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样式,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由一条正脊和四条戗脊组成。
3.5
1
DB34/T1593—2012
歇山顶hipandgableroof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样式之一。歇山顶有1条正脊、4条垂脊和4条戗脊。
3.6
悬山顶overhangingroof
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样式之一。屋面有前后两坡,而且两山屋面悬于山墙或山面屋架之外的建筑,
称为悬山(亦称挑山)式建筑。
3.7
硬山顶gableroof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样式之一。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
封砌在山墙内。
3.8
攒尖顶pyramidalroof
中国古代建筑物屋顶的样式之一。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戗脊集中于顶部一点,常用于亭、榭、
阁和塔等建筑。
3.9
正脊ridgetile
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正脊两端有吻兽。
3.10
垂脊gableridge
中国古代屋顶的一种屋脊。在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的建筑上自正脊两端沿着前后坡向下处。
3.11
戗脊gableridges
中国古代屋顶的一种屋脊。自垂脊下端至屋檐部分的屋脊,和垂脊成45度,对垂脊起支戗作用。
3.12
吻兽animalfinial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徽派建筑中多为鳌鱼吻。
3.13
山墙gable
山墙是建筑两个侧面上部成山尖形的横墙。
2
DB34/T1593—2012
4木结构徽派建筑的防雷分类
4.1木结构徽派建筑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雷击风险和使用功能划分为三类。
4.2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及以上的木结构徽派建筑,划分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应安装防雷设施。
4.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木结构徽派建筑,划分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应安装防雷设施:
a)省、部级重点保护文物建筑物;
b)预计年雷击次数在0.05次/a以上的市、县保护建筑物;
c)历史上出现过雷击事故的市、县保护建筑物;
d)雷击灾害频发地区的市、县文物建筑物;
e)作为旅游、博物馆等使用,人员密集的市、县文物建筑。
4.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木结构徽派建筑,划分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应安装防雷设施:
a)预计年雷击次数在0.01次/a以上且小于或等于0.05次/a的市、县保护建筑;
b)旷野中高度在15米以上的建筑物;
c)屋顶或室内有大量金属物;
d)建筑物特别潮湿;
e)位于不同电阻率土壤的分界处;
f)附近有高压架空线路或较集中的地下电缆。
注:预计年雷击次数按GB50057-2010的规定计算。
4.5当确定木结构徽派建筑群的防雷类别时,若各建筑物的保护级别不同,则应以其中最高一级的建
筑物位准。
5木结构徽派建筑的防雷措施
5.1一般规定
5.1.1木结构徽派建筑防雷装置的设计与安装应遵循科学合理、经济适用和便于实施的原则,并应经
过文化(文物)、建筑、防雷方面的专家充分论证、专门研究后进行。
5.1.2第一、二、三类木结构徽派建筑应设防直击雷装置。安装有照明、安监、消防等强、弱电线路
和电气设备的,还应增设相应的防雷电电磁脉冲装置。防雷装置设计和施工时应将防直击雷装置和防雷
电电磁脉冲装置作为整体统一考虑。
5.1.3周边有人员活动的建筑物还应考虑雷击时产生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和各种架空线路带来的影
响。
5.1.4防雷装置的设计和安装应尽量做到保持徽派建筑原貌和艺术特点,要以所安装的防雷装置尽可
能与建筑物及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为原则。
5.1.5防直击雷装置的选材和规格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要求。
5.2第一类木结构徽派建筑的防雷防直击雷措施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THSX 010-2024 淡雅酱香型白酒 2024-10-26
- T/WZJL 008-2024 温州老酒汗 2024-08-08
- T/HZJLJY 001-2024 地理标志产品 练市黄酒 2024-04-18
- T/ACCEM 077-2024 现制/榨饮料食材质量安全管理技术规范 2024-10-10
- T/CQA 005-2024 枸杞原浆 2024-11-21
- T/BWDP 0001-2022 北京市酒庄葡萄酒中生物胺限量及检测方法 2022-10-28
- T/CNFIA 209-2024 年份二锅头酒 2024-11-13
- T/CBJ 1104-2023 中国酒业活态文化遗产认定与保护指南 2023-08-20
- T/CBIA 009-2022 饮料浓浆 2022-12-30
- T/GZCX 006-2024 刺梨露酒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