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193-2018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

DB3301/T 0193-2018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the open use of sports venu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0193-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20
实施日期
2018-07-20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教育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审核流程、开放机制、健身管理、应急预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公办中小学,非公办中小学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管理分会
起草人:
蒋莉、陈金飞、朱惠强、马晓希、郑研、俞浩川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7.220

Y55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193—2018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

2018-06-20发布2018-07-20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1/T0193—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教育局和杭州市体育局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市教育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教育后勤协会中小学后勤管理分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莉、陈金飞、朱惠强、马晓希、郑研、俞浩川。

I

DB3301/T0193—2018

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术语和定义、设施要求、审核流程、开放机制、健身管

理、应急预案等。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公办中小学,非公办中小学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0001-2012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GB50099-2011中小学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学校

由教育部门主管的公办小学、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

3.2

学校体育场地

学校适合对外开放的体育运动场馆及设施,分为室内场地和室外场地。室外场地包括学校操场、室

外篮球场、田径场等,室内场地包括适合对外开放的室内多种体育项目运动场所。

4设施要求

4.1室外场地

4.1.1室外场地体育设施应布局合理,不存在任何不利于健身者人身安全的障碍物。

4.1.2室外场地体育设施应在显著位置标明使用方法指示牌、注意事项、安全警示标志及无障碍标志,

按照GB10001-2012和体育部门的要求设计,体育部门须指导学校制作布置标识标牌。

4.2室内场地

室内场地的设施应符合GB50099-2011要求。

4.3门禁设备

对外开放体育场地的学校应配备智慧刷卡终端设备,包括刷卡POS机1台,电脑1台(可上网)。

1

DB3301/T0193—2018

4.4场地可容纳人数

4.4.1室外场地可容纳人数见表1。

表1对外开放体育场地推荐容纳人数一览

场地类型推荐最大容纳人数(单位:人)

无环形跑道40

有200米及以下环形跑道100

有200米以上至300米环形跑道200

有300米以上至400米环形跑道300

4.4.2室内场地可容纳人数依据场馆实际情况由学校确定。

4.4.3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设施应符合GB/T19851-2005要求。

4.5设备检查要求

4.5.1学校或管理员应对场馆和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更新。

4.5.2管理员每天对体育设施进行一次巡查,重点对体育设施的安全卫生状况、设施完好程度等进行

检查,确保体育设施的完好,并做好相关记录。

4.6设备维护要求

4.6.1学校每周至少保养一次,并做好相关的记录。

4.6.2学校每半年对所有设施做一次全面检查维护。

4.6.3管理员对不能正常使用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应及时悬挂警示标志并做好记录。

4.6.4管理员填写《体育设施维修、更换申请单》(样张见附录A.1)报学校总务部门。

4.6.5学校总务部门负责落实设施维修和装备更换工作。

4.6.6维修或更换完毕,学校将情况反馈给管理员,管理员签字确认后撤除警示标志。

4.7经费保障要求

4.7.1对外开放体育场地维修经费和装备经费的落实保障机制。

4.7.2小型维修经费可由学校在公用经费中自行解决。

4.7.3大型装备更换宜由学校填写《大型体育设施更换申请表》(样张见附录A.2)报教育主管部门

相关科室,同意后予以报废更新,所需经费由教育主管部门承担;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统一向财

政申请体育场地对外开放设施设备更换专项资金。

5审核流程

5.1杭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的学校向杭州市教育局上报对外开放的场地类型和可容纳健身人员的人

数,杭州市教育局将各校情况统计后上报杭州市体育局,经杭州市体育局审核后交杭州市市民卡公司及

相关媒体,杭州市市民卡公司将各校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类型和可容纳人数录入杭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

地对外开放信息化服务平台,同时,相关媒体将信息向市民发布。

2

DB3301/T0193—2018

5.2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管辖的学校向各区(县、市)教育局上报对外开放的场地类型和可容

纳健身人员的人数,各区(县、市)教育局将各校情况统计后上报各区(县、市)体育局,经各区(县、

市)体育局审核后报杭州市体育局,由杭州市体育局统一交杭州市市民卡公司及相关媒体,杭州市市民

卡公司将各校对外开放的体育场地类型和可容纳人数录入杭州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信息化服

务平台,同时,相关媒体将信息向市民发布。

5.3上报审核流程,见图1。

图1上报审核流程

6开放机制

6.1政府主导的公益导向机制

6.1.1区县级政府负责制定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政策。

6.1.2区县级政府落实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经费,切实保障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资金。

6.1.3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室外体育场地应免费向社会开放。

6.1.4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室内体育场地可实行向社会开放,并遵循以下原则:

a)室内体育场地提供服务可以适当收取费用,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由学校根据运营成本,合理制

定收费标准,同时制定接待特殊群体的优惠措施;

b)按归属关系由学校主管部门审核,报物价部门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核准后方可实施;

c)在室内体育场地明显位置公布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6.2多元共治的协同治理机制

6.2.1形成以各级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为主,卫计、人社、财政、公安综治、街道和社会组织等共同

参与的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协同治理工作机制。

6.2.2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按附录B实施。

3

DB3301/T0193—2018

6.2.3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实行“三员”管理,即安全员、管理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各人员管理

职责按附录C执行。

6.2.4鼓励探索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运营管理。

6.3分类实施的适宜开放机制

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应遵循因地制宜、分类管理、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不同情况,对外开放场地分

为A、B、C三类,见表2。

表2对外开放的学校体育场地分类

类别具体描述开放时间

室外体育场地完好并与教学区域相对独立,无住校生、无周一至周五早、晚共开放3小时;双休日、节假日、

A

学生晚自修的学校寒暑假可每天开放6小时

室外体育场地完好并与教学区域相对独立,学校安排学生

B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宜每天开放6小时

晚自修或有部分住校生或全寄宿制学校

C学校室内运动场地宜适时实行收费开放

6.4双方协商的协议开放机制

在体育部门指导下,学校与社区双方协商,签订《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协议书》(见附录D)。明

确双方职责,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

6.5场地开放的公示公告机制

学校应将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时间、管理须知、校园安全等制度公示在学校大门的醒目处。学校有重

大活动、体育场地维修等需暂停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的,须提前1至2天公告。遇极端天气等特殊情况学校

应及时公告。

6.6全员参与的共同育人机制

6.6.1安全员在入口处教育健身人员不得将任何车辆、宠物、危险物品和零食等进入校园,不在校园

内用餐以及到校园从事与健身无关的活动。

6.6.2管理员提醒教育健身人员文明健身,自觉爱护各类设施,不吸烟,不乱扔果壳、纸屑,不随地

吐痰,保持校园整洁。

6.6.3社会体育指导员做好科学健身宣传工作;定期开展健身技能教学培训;组织开展健身项目比赛、

科学健身讲座等公益性活动,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文明健身。

6.7市民健身的智慧管理机制

健身智慧管理方案(见附录E)。

6.8健身人员的信誉管理机制

4

DB3301/T0193—2018

6.8.1健身人员应如实填写《进入校园健身人员登记表》(见附录F),签署《进入校园健身人员安

全责任承诺书》(见附件G)。持本人市民卡(或杭州通卡)办理开通健身功能。

6.8.2学校应公布《市民健身守则》(见附录H),健身人员应遵守守则、文明健身。如违反《市民

健身守则》规定,一次批评教育、二次暂停六个月进校锻炼、三次及以上谢绝进校锻炼,并记入个人信

誉档案。

7健身管理

7.1进入学校

健身人员在学校规定开放时间内凭已开通健身功能的市民卡(或杭州通卡)刷卡入校,听见刷卡系

统发出“xxx,您好,欢迎您前来健身”的语音提示后方可进入校园,一人一卡,不得转借他人。

7.2健身过程

健身人员须着适合运动的服装和运动鞋进入运动场地,可在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协会俱乐部专业

人员指导下锻炼。健身时应严格遵守《市民健身守则》和学校有关规定,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7.3离开学校

健身结束后持卡走出校门,应在刷卡系统发出“xxx,再见,欢迎您再来健身”的语音提示后方可

离开。

8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应急预案

学校应制定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应急工作预案(见附录H)。

5

DB3301/T0193—2018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申请表(单)样张

A.1体育设施维修、更换申请单

表A.1体育设施维修、更换申请单

维修、更新项目名称

(内容包括设施、设备损坏时间、地点、程度)

设施设备损坏情况

(维修或更换)

管理员处理意见

管理员:签名

报送时间:

分管领导意见

领导:签名

审批时间:

设施、设备维修情况确认

管理员:签名

完成时间:

6

DB3301/T0193—2018

A.2大型体育设施更换申请表

表A.2大型体育设施更换申请表

维修项目名称

(内容包括设施、设备损坏时间、地点、程度)

设施设备损坏情况

学校:签章

报送时间:

资产管理科(中心)意见

科室领导:签名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