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1618-201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编码规则

DB34/T 1618-2012 The coding rules for image acquisition points in a social security video monitoring system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标准 DB34/T 1618-2022 | 页数: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1618-201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3-14
实施日期
2012-04-14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用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的统一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中安装的、用于社会治安的图像采集点的编码,便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的统一管理和联网应用。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起草人:
金会庆、江燕、赵峰、郝诗海、张军、李唯哲、王志会、郭慧。
出版信息:
页数: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310

A91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1618—201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

编码规则

Thecodingrulesforvideomonitoringsystemimage

acquisitionpointofpublicsecurity

2012-03-14发布2012-04-14实施

安徽省公安厅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4/T161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视频监控系统在社会治安中被普遍使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视频监控系统中采用的前端图像采

集点越来越多,但用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采集点目前尚无国家和行业统一的编码规则,为了

更有效地在社会治安中使用视频监控系统,使视频监控系统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规范安徽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中前端图像采集点的统一编码。

本标准由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提出并指导制订。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安徽三联交通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全技术防范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会庆、江燕、赵峰、郝诗海、张军、李唯哲、王志会、郭慧。

I

DB34/T1618—2012

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编码规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徽省用于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的统一编码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中安装的、用于社会治安的图像采集点的编码,便于社

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的统一管理和联网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7027-2002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20001.3-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3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GA/T669.7-2008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第7部分:管理平台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视频监控系统videomonitoringsystem

对监控区域使用前端图像采集设备实时采集画面,采集到的画面通过有、无线通讯单元,传送到后

台进行显示、记录、处理的技术和系统。

3.2

图像采集点imageacquisitionpoint

视频监控系统中在前端对监控区域进行图像采集的设备,通常为摄像机及其配套设备;可以安装于

固定点,也可以安装于移动车辆、轮船、直升机或人体等装备上;监控区域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非

固定的。

3.3

图像接入点(或监控中心)imageaccesspoint(ormonitoringcentre)

视频监控系统中在后台对采集输入的图像信息进行显示、存储、处理、查询等控制、管理的场所,

通常位于固定的建筑物内。

4编码规则

1

DB34/T1618—2012

4.1根据GB/T20001.3-2001、GB/T7027-2002和GA/T669.7-2008中的规定,制定安徽省地方标

准《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编码规则》。

4.2本标准满足信息编码的基本原则,即符合唯一性、合理性、可扩充性、简明性、适用性和规范性

要求。

4.3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图像采集点编码由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