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86-2012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

DB11/T 886-2012 Intelligent system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integrate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hub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886-2012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2-06-18
实施日期
2013-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20

R87

备案号:34558-2012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886—2012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

Intelligentsystemtechnicalrequirementsforintegratedpassenger

transporthub

2012-06-14发布2013-01-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886—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系统功能要求........................................................................2

5系统性能要求........................................................................4

6设施设备要求........................................................................4

附录A(资料性附录)..............................................................7

I

DB11/T886—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中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北京公联交通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公

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建玲、王刚、杜勇、于海涛、李静、张晓亮、陈智宏、隋莉颖、张可、王晶

晶、刘浩、朱丽丽、张海林、牛树云、李宏海、袁媛、靳猷、王京辉、刘杰、周昕

II

DB11/T886—2012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相关设施设备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改造,并可指导工程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943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T15381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

GB/T20090.2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5017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395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50464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YD/T1097路由器设备技术要求核心路由器

YD/T1098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

YD/T1099以太网交换机技术要求

YD/T1171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性能参数与指标

YD/T5032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DB11/Z361应急指挥系统信息化技术要求

DB11/T384图像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规范

DB11/T657公共交通客运标志

ISO/IEC7498-4信息处理系统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第4部分:管理框架(Information

processingsystems-OpenSystemsInterconnection-BasicReferenceModel-Part4:Managementframework)

术语和定义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综合客运枢纽integratedpassengertransporthub

是以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及长途客运为主,衔接两种以上(含两种)客运方式,具有运输组织管

理、中转换乘、多方式联运服务基本功能的场所。

1

DB11/T886—2012

3.2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integratedpassengertransporthubintelligentsystem

是指具有枢纽运行监测、安全疏散与应急、乘客综合信息服务、协同管理与联动支持、停车管理和

综合运行信息管理的多功能信息集合系统。

3.3

客流检测设备passengerflowdetector

是指应用于综合客运枢纽场所内检测客流量的仪器。

4系统功能要求

4.1总体要求

综合客运枢纽智能化系统应包括以下6个功能:运行监测、安全疏散与应急、乘客综合信息服务、

协同管理与联动支持、停车管理、综合运行信息管理。

4.2运行监测

4.2.1主要功能

运行监测应包括图像监控、客流监测与分析、车流监测与统计和设备设施运行监测。

4.2.2图像监控

4.2.2.1应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内的图像监控,应覆盖以下区域:枢纽出入口、上/下客通道、换乘通道、

售票区、安检区、候车区、枢纽周边、公共换乘区及重要设备区等。

4.2.2.2应实时监控综合客运枢纽内客流秩序和安全。

4.2.2.3应实时监控进出枢纽的车辆秩序和安全。

4.2.2.4应实现对进出枢纽的行人、车辆出现的异常情况的自动检测和报警功能,如长时间滞留、逆

行、拥挤、抛撒物、引起烟雾等。

4.2.2.5应对枢纽内视频图像进行统一管理和存储,存储文件格式应符合GB/T20090.2相关规定,其

他技术要求应符合DB11/T384相关规定。

4.2.3客流监测与分析

4.2.3.1应实现综合客运枢纽内主要区域的客流监测。在枢纽出入口、上/下客通道、换乘通道等场所

实现客流数量、客流方向的实时监测;在候车区、售票区、公共换乘区等区域实现客流数量、客流密度

的实时监测。

4.2.3.2应实现枢纽内客流拥挤及异常事件的自动检测与报警功能,如突发聚集、逆行等。

4.2.3.3应实现枢纽内客流统计、分析和查询,能生成相应的客流分析图表。

4.2.3.4可实现对客流数据按时段、空间位置、交通方式的预测功能。

4.2.4车流监测与统计

2

DB11/T886—2012

4.2.4.1应实现对进出枢纽车辆的实时监测,包括车辆标识和车辆数量。

4.2.4.2应实现对进出枢纽车流拥挤及异常事件的自动检测与报警功能,如长时间滞留、逆行等。

4.2.4.3应实现进出枢纽车流信息汇总、统计和查询,并能够输出数据。

4.2.5设备设施运行监测

应实现与枢纽建筑门禁、楼宇自控及消防报警等基础弱电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对基础弱电设备设

施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测。

4.3安全疏散与应急

4.3.1主要功能

安全疏散与应急应实现突发事件快速报送及响应、应急资源管理、应急处置决策支持和安全疏散集

中控制。

4.3.2突发事件快速报送及响应

4.3.2.1应实现对报送到安全疏散与应急系统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快速响应,以及对接警信息的自动记

录和存储。

4.3.2.2应实现对文字、视频图像、语音等信息的快速报送。

4.3.3应急资源管理

4.3.3.1应按照类型、所属区域等条件对枢纽内各类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进行录入和查询。

4.3.3.2宜实现枢纽内应急资源的电子地图浏览和查询功能。

4.3.4应急处置决策支持

4.3.4.1应对枢纽内所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统计分析,参见附录A中表A2。

4.3.4.2应快速提取并显示枢纽应急预案。

4.3.5安全疏散集中控制

4.3.5.1应通过发出控制指令,实现对枢纽内集中控制的安全疏散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