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0270-2018 养老机构保护性用具使用规范

DB3301/T 0270-2018 Nursing home protective equipment usage specifications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01/T 0270-2018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30
实施日期
2019-01-30
发布单位/组织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杭州市民政局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内保护性用具的使用范围、使用原则、工作流程和操作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内养老机构保护性用具的使用和操作管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浙江绿康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绿康医老年科学技术研究所
起草人:
卓永岳、张欢、卓雷、唐瑞、翁江焓、陈怡剑、王剑秋、刘梦婷、卢亦鲁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7.020

A16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0270—2018

养老机构保护性用具使用规范

2018-12-30发布2018-01-30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1/T0270—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杭州市民政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绿康医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绿康医老年科学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卓永岳、张欢、卓雷、唐瑞、翁江焓、陈怡剑、王剑秋、刘梦婷、卢亦鲁。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1

DB3301/T0270—2018

养老机构保护性用具使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老机构内保护性用具的使用范围、使用原则、工作流程和操作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杭州市内养老机构保护性用具的使用和操作管理。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保护性用具protectiveconstraint

为防止老年人因非理智行为而发生坠床、自伤、他伤或非计划拔管等意外事件而暂时性使用、起保

护作用的器具。

2.2

保护式手套protectiveglove

用于保护自控能力下降的老年人,防止自行拔管、自伤等行为的手套。

注:一般选用棉质、宽松、透气的无指手套。

2.3

保护带protectivetape

用于短暂约束老年人的行为,防止其自伤或他伤、发生意外事件的带子。

注:常用保护带为手腕、脚踝保护带、肩部保护带、膝部保护带、坐位保护带等。

2.4

保护衣protectiveclothing

用于保护自控能力下降的老年人,防止其自伤或他伤的衣服。

3使用范围

3.1不能自主控制意识与情绪,有攻击行为、容易自伤或伤及他人。

3.2拒绝配合医疗或护理,自行拔除导尿管、尿袋、结肠造瘘袋、鼻饲管、吸氧导管或去除纸尿裤等,

经核实、评估老人情况后,排除病情突变诱因。

3.3自控能力下降,易发生坠床或从轮椅、椅子上滑落。

4使用原则

4.1保护性用具的使用需先对老年人进行预见性评估及用前评估,并取得监护人的同意。

4.2保护性用具应根据使用范围,视老年人的实际情况慎重使用。

4.3使用保护性用具时,应维护老年人的人格尊严,并按常规做好护理工作。

2

DB3301/T0270—2018

5工作流程

5.1预见性评估

入院时对老年人进行预见性评估,如存在上述风险,应向监护人说明,填写《保护性用具使用知情

同意书》(见附录A),并取得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5.2使用提出

当符合使用范围时,由具体分管的护理人员提出使用保护性用具,填写附录《保护性用具使用评估

审批表》(见附录B)的“使用理由”栏并提交至科室负责人或护理组长。

5.3使用批准

5.3.1科室负责人或护理组长收到《保护性用具使用评估审批表》后,按照该表的“评估”栏对老年

人情况进行核实、评估,如实填写评估内容,并签署意见。

5.3.2按照使用原则,根据老年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保护性用具,确定使用时间及解除时间。

5.4使用

5.4.1使用时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解除保护性用具并采取另外措施,如医

生会诊、对症治疗护理等。

5.4.2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填写《保护性用具使用观察记录表》(见附录C)的基本信息、用具使

用观察和用具使用记录。

5.4.3使用结束后,由科室负责人或护理组长评估老年人情况,并判断是否需继续使用,填写《保护

性用具使用观察记录表》的“使用结束后评估与判断”一栏。若继续或另行使用其他用具,需间隔至少

半小时。

5.5紧急情况

只有在出现因履行审批程序将导致贻误护理时间的紧急情况下,护理人员方可先使用保护性用具,

并在解除保护性用具前按照5.2、5.3要求补办完审批程序。

5.6记录存档

将保护性用具使用的相关表单和记录随老年人档案进行归档保管,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

6实施流程

6.1基本要求

6.1.1使用保护性用具前,需再次向老年人或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并取合适体位。

6.1.2操作前,护理人员应着装整洁,洗手,用物准备,并做好核对工作。

6.1.3操作时护理人员动作应轻柔,关注老年人情绪变化,并维护其人格尊严。在保护性用具使用过

程中,应保证老年人的最大功能活动度,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6.1.4使用期间,护理人员应定时巡回。使用用具15分钟后应首次巡回,观察用具松紧度、局部皮肤

情况及血供、肢体活动度,30分钟时进行第二次巡回,此后应每隔30分钟进行再次观察。使用时间达

2小时,应进行再次评估,做出是否继续使用的判定。

3

DB3301/T0270—2018

6.1.5使用中应及时解决老年人如厕、饮食等生理需求,保证老年人正常出入量,并根据季节气温及

时增减衣物。

6.1.6操作后及时做好保护性用具使用的时间、部位、体位、巡视情况和解除时间记录,并对老年人

进行心理护理和精神慰藉。

6.2保护式手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