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1/T 34-2019 绿色公共机构评价规范
DB4401/T 34-2019 Green public institution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9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3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wICS27.010
F01DB4401
广州市地方标准
DB4401/T34—2019
绿色公共机构评价规范
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greenpublicinstitution
2019-10-29发布2019-12-01实施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401/T34—2019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评价管理...........................................................................................................................................................2
5绩效指标评价...................................................................................................................................................2
6能源利用评价...................................................................................................................................................3
7资源环境评价...................................................................................................................................................4
8管理评价...........................................................................................................................................................4
9宣传培训评价...................................................................................................................................................5
10特性评价.........................................................................................................................................................5
11附加评价.........................................................................................................................................................6
12评价细则.........................................................................................................................................................7
13评价报告.........................................................................................................................................................7
14评价流程.........................................................................................................................................................7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公共机构类型分类表.....................................................................................................8
附录B(规范性附录)绿色公共机构评分细则.................................................................................................9
附录C(规范性附录)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报告...............................................................................................19
附录D(规范性附录)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流程...............................................................................................23
参考文献...............................................................................................................................................................24
I
DB4401/T34—2019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州市节能中心、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欧阳允建、郭黄欢、刘英姿、谢泽琼、冯翠珍、肖振乾、罗正锐、陈秀峰、
何军飞、黄嘉瑜、汪曌。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I
DB4401/T34—2019
绿色公共机构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公共机构评价的术语、定义、评价管理、评价指标内容、评价细则、评价报告和
评价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创建及验收评价工作,其他相关领域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适用于本标准。
CJ/T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GB12021.3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13462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
GB/T16666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
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19043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415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19577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1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GB28381离心鼓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29149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30255室内照明用LED产品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0260公共机构能源资源管理绩效评价导则
GB/T31342公共机构能源审计技术导则
GB/T32019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32031污水污物潜水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32910.3数据中心资源利用第3部分:电能能效要求和测量方法
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T29149、GB/T30260、GB/T31342、GB/T3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公共机构publicinstitution
全部或者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3.2
绿色公共机构greenpublicinstitution
1
DB4401/T34—2019
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建立
和实施能源资源节约管理制度,采用有效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
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达到评价要求的公共机构。
3.3
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datacenterelectricenergyusageeffectiveness
为同一时间周期内数据中心总电能消耗量与信息设备电能消耗量之比。
4评价管理
4.1评价方法
4.1.1绿色公共机构评价采用指标评分法,评价指标由绩效指标、能源利用、资源环境、管理、宣传
培训五个基础评价,以及特性评价和附加评价组成。特性评价将公共机构分为国家机关、医院、学校、
场馆四个类型分别开展评价,其中科技事业类公共机构参照学校进行评价,其他类型公共机构参照国家
机关进行评价,公共机构类型分类见附录A,不同规模公共机构的划分依据GB/T29149。
4.1.2评价指标分值总计110分,其中基础评价指标为90分,特性评价指标为10分,附加评价指标为10
分。基础评价分值设置如下:
——绩效指标评价25分;
——能源利用评价25分;
——资源环境评价17分;
——管理评价19分;
——宣传培训评价4分。
4.1.3当基础评价和特性评价中某评分项不适用于参评对象时,该评分项可不参与评价。参评对象的
基础评价和特性评价总得分,以实际总得分乘以修正系数进行计算,修正系数为100除以参评项总分分
值。
4.2评价基本要求
4.2.1公共机构必须完成参评近两年的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
4.2.2公共机构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水资源消耗量两个绩效指标得分均不应为0分。
4.2.3公共机构参评近两年内不应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环境违法行为。
4.2.4公共机构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落后目录中的用能设备和产品。
4.2.5公共机构未列入失信名单。
4.3评价等级
4.3.1绿色公共机构应划分为绿色一星级、绿色二星级和绿色三星级3个等级。
4.3.2绿色一星级、绿色二星级、绿色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公共机构均应满足本标准全部评价基本
要求。
4.3.3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总得分分别达到60分、75分、90分时,绿色公共机构等级分别为绿色一星
级、绿色二星级、绿色三星级。
5绩效指标评价
5.1能源利用效率
2
DB4401/T34—2019
5.1.1公共机构应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通过对比参评上一自然年度广州市同类型公共机构能源
消耗平均值进行判定。
5.1.2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指标包含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和人均能源消耗量两项指标。
5.2水资源利用效率
5.2.1公共机构应具有较高的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对比参评上一自然年度广州市同类型公共机构水
资源消耗平均值进行判定。
5.2.2水资源消耗指标为人均水资源消耗量。
6能源利用评价
6.1建筑
6.1.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应符合国家、广东省和广州市的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6.1.2应采取必要、合理的遮阳措施。
6.1.3应充分利用天然光。
6.1.4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6.2设备系统
6.2.1采用高效节能变压器,变压器能效等级应达到GB20052标准2级以上能效;变压器负载应处于
GB/T13462规定的经济运行区间;用电体系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
6.2.2应采用高效节能的集中空调系统、分体空调或多联式空调机组;冷水机组能效等级应达到GB
19577标准2级以上能效,空调能效等级应达到GB12021.3等标准2级以上能效;集中空调系统冷源应配
备制冷调控装置;应采用自动控制或节能控制等相关节能措施,实现空调系统和设备的经济运行。
6.2.3采用高效节能照明光源产品,产品能效等级应达到GB19043、GB19415、GB30255等相关标准
2级以上能效;公共区域应采用分时分区控制、声光感应控制等智能控制措施;应严格控制室外景观照
明使用时间;主要功能房间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
6.2.4采用高效节能通风机产品,产品能效等级应达到GB19761和GB28381等相关标准2级以上能效。
6.2.5采用高效节能水泵产品,产品能效等级应达到GB19762和GB32031等相关标准2级以上能效;
泵类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指标应达到GB/T16666规定的合格要求。
6.2.6电梯系统应采用合理节能技术措施。
6.3绿色信息
6.3.1大型和中型公共机构的数据中心应实现IT设备、空调、照明及附属设备用电量分项计量。
6.3.2数据中心应建设能源资源监测体系,对数据中心运行状态及电能使用效率、运行环境参数进行
监控,提高数据中心节能管理水平。
6.3.3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应达到GB/T32910.3规定的1级能效。
6.4绿色出行
6.4.1公共机构新增及更新的车辆应优先选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或电动汽车占当年配备更新车辆总
量的比例应满足当前政策规定要求;充分利用内部停车场资源,应按不低于20%的比例规划建设电动汽
车专用停车位和充电基础设施。
6.4.2应充分、规范、文明使用共享单车。
6.4.3应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
DB4401/T34—2019
6.5可再生能源利用
6.5.1应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热水系统辅助热源。
6.5.2应采用太阳能光伏、风光互补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提供电力。
7资源环境评价
7.1水资源节约利用
7.1.1节水器具数量占总用水器具数量的比例应不低于96%。
7.1.2用水器具漏失率应不高于4%。
7.1.3对供水系统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记录完整;绿化应采用高效浇灌方式;地面应采用透水措施。
7.2绿色办公
7.2.1应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或优先采购节能环保产品的规定,采购列入《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
《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品目清单》的产品和能效“领跑者”产品。
7.2.2应严格执行办公资产配备、报废、处置的有关规定,优化办公家具、设备等配置,盘活存量资
产,减少资产的闲置浪费。
7.2.3空调设定温度夏季不应低于26℃、冬季不应高于20℃。
7.2.4应使用环保再生纸、再生铅笔、再生鼓粉盒等资源再生办公用品;应采取减少使用纸杯、一次
性餐具、塑料袋、办公耗材等一次性用品的措施;应采取减少纸质文件、资料印发数量的措施,推行纸
张双面打印和无纸化办公。
7.2.5应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
7.2.6应设置办公设备节电、随手关灯、减少使用电梯、空调温度设定、节约用水等绿色行为提醒标
识。
7.3绿色食堂
7.3.1应采用节能炉灶、节水型洗菜机、高效油烟净化设备等节能环保餐饮设备。
7.3.2餐厨垃圾应交由有资质的回收机构处理或按规定就地资源化处理。
7.3.3应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光盘行动,设置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标识牌。
7.4垃圾分类及回收处理
7.4.1应按照广州市现行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制定垃圾分类日常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开展分
类收集监督工作,建立垃圾清运量、清运流向、监督检查情况等专项台账。
7.4.2应将各类垃圾交由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回收处理。
8管理评价
8.1管理机构
8.1.1应明确负责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的管理机构和工作职责。
8.1.2管理机构应有实际运作,研究部署节约能源资源工作。
8.1.3应设置能源资源管理岗位,明确专人负责。
8.2管理制度
4
DB4401/T34—2019
8.2.1应制定年度节约能源资源实施方案,并明确年度节约能源资源目标。
8.2.2应建立节约能源资源目标责任制,将目标分解到部门,并进行考核、表彰、奖励。
8.2.3应制定能源资源消耗统计、定额管理、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消费、奖惩激励以及
用能设备设施节能操作规程等节约能源资源管理制度。
8.3能源资源计量
能源资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应符合GB17167和GB/T29149标准的要求。
8.4能源资源消费统计报送
8.4.1参评近两年应建立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台账和编制能源资源消费数据季度分析报告,并归档保存。
8.4.2参评近两年应定期报送能源资源消费状况,且数据真实、完整。
8.5能源审计
应按要求开展能源审计,形成完整的能源审计报告,且根据能源审计结论,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
施。
8.6用能设备运行管理
8.6.1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操作岗位应配备专业技术人员。
8.6.2应建立详细的用能设备、设施台账。
8.6.3参评近两年应开展用能系统运行巡视检查,并将检查记录归档保存。
8.6.4用能系统应定期维护保养,并将记录归档保存。
8.7公务用车管理
8.7.1应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管理制度。
8.7.2应规范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实行单车能耗核算、定点加油、定点维修等,建立统计台账。
8.7.3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老旧汽车。
9宣传培训评价
9.1绿色节能宣传
9.1.1参评近两年每年节能宣传周(或月)应开展绿色节能系列宣传活动。
9.1.2参评近两年每年应组织开展日常节约能源资源宣传活动。
9.1.3参评近两年应通过公开媒体或主管部门宣传平台报道本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做法或案例。
9.2绿色节能培训
9.2.1参评近两年应参与主管部门组织的绿色节能培训。
9.2.2参评近两年每年应组织一次本公共机构绿色节能知识讲座或岗位培训。
10特性评价
10.1国家机关
10.1.1会议管理应制度化、规范化。
10.1.2可再生能源制备热水量不应低于热水总量的10%。
10.1.3提升访客管理服务水平,优化办事群众访问登记手续,减少等待时间。
5
DB4401/T34—2019
10.1.4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推行政务服务向移动式服务转变。
10.2学校
10.2.1应采取适宜绿化措施,绿地率应不低于35%。
10.2.2浴室应采用计时、计流量等节约用水管理手段。
10.2.3可再生能源制备热水量不应低于生活热水总量的30%。
10.2.4针对计算机房、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等重点用能区域应采取专门的节能管理措施。
10.2.5应制定学生节能守则;开展面向学生的节约能源资源教育讲座或纳入相关课程内容;参评近两
年开展绿色、节能、节水等主题的活动。
10.3医院
10.3.1应将节能工作纳入对科室的绩效考核。
10.3.2应对病房、食堂等区域采取节约用水管理措施。
10.3.3门诊楼、住院楼中人员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10.3.4各空调分区应能互相封闭,避免空气途径的医院感染。
10.3.5应采取提高就医效率的措施。
10.4场馆
10.4.1应采取自然冷源降温等节能技术措施。
10.4.2根据不同区域冷、热负荷需求,应采取分时分区运行策略等节能运行措施。
10.4.3在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置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和新风通风系统。
10.4.4采用智能化引导系统,实现场馆地图指引和功能区域查询,提升场馆综合服务。
10.4.5采用网上预约、人脸身份识别、电子票等客流管理优化措施。
11附加评价
11.1绿色化改造
参评近两年宜开展既有建筑节能、节水等绿色化改造,节能减排效果良好。
11.2绿色物业
与物业服务机构订立的物业服务合同中,宜载明绿色管理的目标和要求,明确激励措施。
11.3市场化方式
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社会资金参与的市场化方式进行绿色化改造。
11.4绿色建筑
公共机构建筑宜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
11.5能源管理体系
宜按照GB/T23331要求,建立公共机构能源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11.6能耗监测系统
建设能耗监测系统,实现能源资源消耗的计量、监测、存储、报送、分析、预警等功能;能耗监测
6
DB4401/T34—2019
系统宜与主管部门能源资源节能监管平台进行数据对接。
11.7荣誉称号
公共机构宜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及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创建,并获
得荣誉称号。
12评价细则
绿色公共机构评分细则见附录B。
13评价报告
绿色公共机构自评报告及评价报告格式见附录C。
14评价流程
绿色公共机构评价流程可参考附录D。
7
DB4401/T34—2019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公共机构类型分类表
公共机构类型分类表见表A.1。
表A.1公共机构类型分类表
序号类型
1国家机关
高校
中学
教育类小学
幼儿园
教育类其他
科技类
文化类场馆
文化类
2事业单位文化类其他
医院
卫生类卫生院
卫生类其他
体育类场馆
体育类
体育类其他
其他类事业单位
3团体组织
8
DB4401/T34—2019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绿色公共机构评分细则
表B.1绿色公共机构评分细则-基础评价
基础评价部分(90分)
序一级二级指评价
三级指标评分细则分值得分
号指标标依据
依据评价上一个自然年度本市同类型公共机构能源
消耗平均值进行判定:
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0.8×平均值的,得10
分;
查阅台账
单位建筑0.8×平均值<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0.9×平
和分析报
面积能源均值的,得8分;10
告,核实
消耗量0.9×平均值<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1.0×平
数据。
均值的,得6分;
1.0×平均值<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1.1×平
能源利均值的,得4分;
用效率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量>1.1×平均值的,得0分。
(C1)
依据评价上一个自然年度本市同类型公共机构能源
消耗平均值进行判定:
人均能源消耗量≤0.8×平均值的,得10分;查阅台账
绩效
人均能源0.8×平均值<人均能源消耗量≤0.9×平均值的,得和分析报
1指标10
消耗量8分;告,核实
(B1)
0.9×平均值<人均能源消耗量≤1.0×平均值的,得数据。
6分;
人均能源消耗量>1.0×平均值的,得0分。
被评为本地区节水型单位,得5分;否则依据评价上
一个自然年度本市同类型公共机构水资源消耗平均
值进行判定:
查阅台账
水资源人均水资源消耗量≤0.8×平均值的,得5分;
人均水资和分析报
利用效0.8×平均值<人均水资源消耗量≤0.9×平均值的,5
源消耗量告,核实
率(C2)得4分;
数据。
0.9×平均值<人均水资源消耗量≤1.0×平均值的,
得3分;
人均水资源消耗量>1.0×平均值的,得0分。
9
DB4401/T34—2019
表B.1绿色公共机构评分细则-基础评价(续)
基础评价部分(90分)
序一级二级指评价
三级指标评分细则分值得分
号指标标依据
得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强查阅资
围护结构1
制性标准的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1.0,满分1分。料。
查看现
合理遮阳采取必要、合理的遮阳措施,得1分。1
场。
建筑
天然光利充分利用天然采光,或利用各种导光和反光装置将天查看现
(C3)1
用然光引入室内,得1分。场。
采取优先利用自然通风的措施,如采用导风墙、捕风
查看现
自然通风窗、拔风井、太阳能拔风道等诱导气流的措施,得11
场。
分。
(1)采用高效节能变压器,能效等级达到GB20052
标准2级以上能效的变压器使用率为100%,得0.5
分。查阅资料
供配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1/T 197-2003 渔用配合饲料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 2003-07-08
- DB63/T 438.6-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保植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63/T 438.5-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施肥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63/T 438.2-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 2003-06-05
- DB33/ 425-2003 普通脱脂纱布口罩检验方法 2003-06-13
- DB11/T 152-2003 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砖 2003-07-08
- DB63/T 438.11-2003 保护地无公害蔬菜产品质量标准 2003-06-05
- DB63/T 438.7-2003 保护地茄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63/T 438.10-2003 保护地绿叶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03-06-05
- DB63/T 439.5-2003 豆科牧草栽培技术规程 20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