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187-2015 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监测技术规程

DB11/T 1187-2015 Monitor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are and endangered tree species in nature reserve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187-2015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4-30
实施日期
2015-08-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187-2015

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监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nmonitoringforrareandendangeredtreespecies

ofnaturereserve

2015-04-30发布2015-08-01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11/T1187-2015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监测指标体系.......................................................................1

5监测方法...........................................................................4

6监测记录与报告.....................................................................5

参考文献.............................................................................10

I

DB11/T118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北京

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少宁、刘润泽、王小平、黄三祥、陈峻崎、曲宏、邹大林、张玉平、智信、

潘青华、鲁绍伟、陈波、白金、朱建刚、南海龙、裴川。

II

DB11/T1187-2015

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监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范围内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包括乔灌木)监测指标体

系和监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所有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树种(包括乔灌木)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1952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

3术语和定义

3.1

珍稀濒危树种rareandendangeredtreespecies

由于栖息地遭到破坏或丧失,生长稀疏、分布区域狭小、个体数和种群数少,在其分布的全部或重

要范围内生存处于濒危状态或随时有灭绝危险的树种(包括乔灌木)。

3.2

生境habitat

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环境,包括必需的生存条件和其他对生物起作用的生态因素。

4监测指标体系

4.1生境指标

监测指标见表1。

表1珍稀濒危树种生境指标

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观测频度

水文年降水量mm连续观测

土层厚度cm每3年1次

土壤含水量%每3年1次

土壤

土壤类型每3年1次

土壤质地每3年1次

1

DB11/T1187-2015

表1(续)

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观测频度

PH值每3年1次

土壤

土壤容重g/cm3每3年1次

相对湿度%连续观测

气象年均温℃连续观测

年均无霜期天连续观测

群系类型每3年1次

植物群落特征树种组成每3年1次

物种丰富度每3年1次

4.2物候指标

监测指标见表2。

表2珍稀濒危树种物候指标

指标类别观测指标日期观测频度

树液流动期每年观测

萌芽期每年观测

展叶期每年观测

物候开花期每年观测

果实成熟期每年观测

落叶期每年观测

种子散布期每年观测

4.3生长与繁殖指标

监测指标见表3。

表3珍稀濒危树种生长与繁殖指标

指标类别监测指标单位观测频度

数量株每3年1次

年龄结构每3年1次

性比每3年1次

种群特征

密度株/hm2每3年1次

分布面积m2每3年1次

树下植被总盖度%每3年1次

平均树高(灌木高)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