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F 1659-2017 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JJF 1659-2017 Calibration Specification for PM2.5 Mass 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JJF 1659-2017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7-11-20
实施日期
2018-02-20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基于振荡天平原理、??射线原理和滤膜称重原理且采样流量为16.67 L/min,测量范围(10~1 000)μg/m3的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器的校准。其他原理、流量和测量范围的质量浓度测量仪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起草人:
张文阁、丁臻敏、杨文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JJF1659—2017

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

CalibrationSpecificationforPM2.5MassConcentration

MeasurementInstruments

2017-11-20发布2018-02-20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JJF1659—2017

目录

引言

………………………(Ⅱ)

范围

1……………………(1)

引用文件

2………………(1)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概述

4……………………(1)

计量特性

5………………(2)

流量示值误差

5.1………………………(2)

平均流量偏差

5.2………………………(2)

流量重复性

5.3…………(2)

流量稳定性

5.4…………(2)

计时示值误差

5.5………………………(2)

温度示值误差

5.6………………………(2)

大气压示值误差

5.7……………………(2)

零点漂移

5.8……………(2)

浓度示值误差

5.9………………………(2)

校准条件

6………………(2)

校准环境条件

6.1………………………(2)

仪器要求

6.2……………(2)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3………………(2)

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

7…………………(3)

校准前准备

7.1…………(3)

流量示值误差

7.2………………………(3)

平均流量偏差

7.3………………………(3)

流量重复性

7.4…………(3)

流量稳定性

7.5…………(4)

计时示值误差

7.6………………………(4)

温度示值误差

7.7………………………(4)

大气压示值误差

7.8……………………(5)

零点漂移

7.9……………(5)

浓度示值误差

7.10……………………(5)

校准结果

8………………(6)

复校时间间隔

9…………(6)

附录浓度示值误差的不确定度评定示例

A…………(7)

附录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记录格式参考

BPM2.5()………………(9)

附录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证书内页格式参考

CPM2.5()()……(11)

附录气溶胶发生混匀装置简图

DPM2.5………………(12)

JJF1659—2017

引言

本规范的术语与技术指标参考了大气气溶胶观测术语

GB/T31159—2014《》、

环境空气颗粒物和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93—2013《(PM10PM2.5)》、

环境空气颗粒物和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

HJ653—2013《(PM10PM2.5)

方法等技术法规标准

》、。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

JJF1659—2017

PM2.5质量浓度测量仪校准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基于振荡天平原理b射线原理和滤膜称重原理且采样流量为

测量范围3的质量浓度测量仪器的校准其他

16.67L/min,(10~1000)μg/mPM2.5。

原理流量和测量范围的质量浓度测量仪可参照本规范进行校准

、。

2引用文件

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

:

大气气溶胶观测术语

GB/T31159—2014

环境空气颗粒物和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93—2013(PM10PM2.5)

环境空气颗粒物和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

HJ653—2013(PM10PM2.5)

测方法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

3术语和计量单位

空气动力学直径

3.1aerodynamicdiameter

与所表征粒子具有相同的运动速度密度为3球形粒子的直径

,1g/cm。

细颗粒物

3.2fineparticle(PM2.5)

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或等于的气溶胶粒子

2.5μm。

切割器

3.3particleseparatedevice

指具有将不同粒径粒子分离功能的装置

工作点流量

3.4airflowrate

在工作环境条件下采样流量保持定值并能保证切割特性的流量

,,。

4概述

质量浓度测量仪以下简称仪器是用于测量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不

PM2.5()

大于的颗粒物质量浓度的仪器根据仪器测量原理的不同分为滤膜称重法

。,、

2.5μm

振荡天平法射线吸收法仪器一般由样品采集单元包括采样口切割器和

、β。(、PM2.5

采样管等样品测量单元数据处理单元和显示单元组成其工作原理为仪器以恒

)、、。:

定流量抽取环境空气样品样品采集单元将颗粒物进行切割分离并输送到样品测量单

,

元样品测量单元对颗粒物样品进行测量数据处理单元将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计

,PM2.5,

算最后由显示单元输出测量结果仪器结构示意图见图

,。1。

1

JJF1659—2017

图质量浓度测量仪结构示意图

1PM2.5

5计量特性

流量示值误差

5.1:±5%

平均流量偏差

5.2:±5%

流量重复性

5.3:≤2%

流量稳定性

5.4:≤5%

计时示值误差

5.5:±3s

温度示值误差

5.6:±2℃

大气压示值误差

5.7:±1kPa

零点漂移3

5.8:≤2μg/m

浓度示值误差

5.9:±30%

以上指标不适用于仪器设备的合格性判定仅供参考

,。

6校准条件

校准环境条件

6.1

环境温度温度波动度相对湿度

6.1.1:(15~35)℃;:≤2℃;:≤85%。

供电电压频率

6.1.2:AC(220±22)V,:(50±1)Hz。

仪器应放置在隔震水平台上并保证实验室应配有良好的独立地线

6.1.3,。

仪器要求

6.2

仪器运行与测量功能正常仪器必须配套切割器切割器技术要求

;PM2.5,PM2.5:

切割粒径D捕集效率的几何标准差σ

50%(a50)=(2.5±0.2)μm,(g)=1.2±0.1。

测量标准及其他设备

6.3

质量浓度标准测量仪

6.3.1PM2.5

测量范围3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k

:(20~1000)μg/m;8%(=2)。

气体流量计准确度级别不低于级

6.3.2:1.5。

秒表分度值

6.3.3:0.01s。

2

JJF1659—2017

气压计最大允许误差为

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