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5/T 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DB4115/T 055-2018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ice-Crayfish Co-culture"."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5/T 055-2018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12-03
实施日期
2019-03-03
发布单位/组织
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50

B52

DB4115

信阳市地方标准

DB4115/T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2018-12-03发布2019-03-03实施

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15/T05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潢川县上油岗文尧水产有限公司、潢川县工商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局、潢川县水

产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文尧、张立赋、刘超、陈森林、鲁勇、熊宝艳。

I

DB4115/T055—2018

"稻虾共作"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虾共作”的术语和定义、稻田养虾环境条件、养殖前准备、养殖模式、饲养管

理、常见疾病及防治、成虾捕捞和亲虾留存、水稻栽培与管理、龙虾质量标准、标志、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信阳市行政区域内的“稻虾共作”综合种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0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SC/T1009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通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本文件所指的虾为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俗名小龙虾、淡水龙虾、红色沼泽螯虾,

在动物分类学上录属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

(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

3.2

亲虾

可以进行繁殖交配的虾,包括雌虾和雄虾,体重宜在35g以上。

3.3

1

DB4115/T055—2018

虾苗

体长为3cm~5cm的幼虾。

3.4

稻虾共作

稻虾共作属于一种种养结合的生产模式,即在稻田中养殖龙虾,并种植一季水稻,在水稻种植期间,

龙虾与水稻在稻田中同生共长。

4稻田养虾环境条件

4.1地理环境

4.1.1养虾的稻田应是地势平缓地区水田。

4.1.2土壤土质应以黏质土和壤土为宜。

4.1.3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地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不受洪水淹没。

4.1.4稻田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NY/T5117的要求。

4.2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GB11607和NY5051的要求。

4.3面积

养虾专用水沟面积不超过水稻田面积的10%,沟坑占比按SC/T1135.1的规定执行。稻田面积一个

单元大小宜控制在6700m2~33500m2。

4.4稻田改造

4.4.1规划

4.4.1.1根据预开展“稻虾共作”面积,规划分割布局田块,并编号。

4.4.1.2根据田地水利配套情况,规划“稻虾共作”田块进排水布置。

4.4.1.3根据田地形状、大小、进排水布置,规划龙虾养殖水沟堤埂布置。

4.4.1.4规划稻田农业作业(农机作业)进出通道。

4.4.1.5“稻虾共作”规模面积达到33500m2以上,应规划设计种养生产配套用房。

4.4.1.6“稻虾共作”规模区或连片区,应规划生产生活用电设施。

4.4.1.7对种养水源不便地区,应规划设计水源(打井)、引水渠、蓄水塘。

4.4.2挖沟

4.4.2.1沿稻田田埂外缘向稻田内4m~5m处,向田间开挖环形沟,沟宽3m~4m,沟深1m~1.5m,坡

比1:1。堤脚距沟1m~2m为养捕虾作业平台,低于稻田平面10cm~20cm。

4.4.2.2稻田面积达到26680m2以上的,还要在田中间开挖“井”字形或“十”字形田间沟,沟宽1m~

2m,沟深0.8m,坡比1:1.5。

4.4.3筑堤埂

4.4.3.1利用开挖环形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堤埂。堤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

堤埂应高于田面0.6m~1m,顶部宽1.5m~2m,坡比1:1.5。

2

DB4115/T055—2018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