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 1073-2018 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范
DB3301/T 1073-2018 Fresh soy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06月
-
2019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3301
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
DB3301/T1073—2018
代替DB3301/T107-2006
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范
2018-06-20发布2018-07-20实施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01/T1073—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B330109/T107-2006《无公害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范》,与DB3301/T107-2006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见2006年版);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2,2006年版的2);
——修改了种子准备(见5,2006年版的5);
——修改了鲜食春大豆种植(见6,2006年版的6);
——修改了鲜食夏大豆种植(见7,2006年版的7);
——修改了鲜食秋大豆种植(见8,2006年版的8);
——修改了施肥管理(见9,2006年版的9);
——修改了病虫草害防治(见10,2006年版的10);
——修改了其它管理(见11,2006年版的11);
——修改了采收(见12,2006年版的12);
——增加了生产档案(见13);
——增加了生产模式表(见14)。
本部分附录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杭州市农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萧山区粮油产业协会、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国绵、蔡仁祥、王志伟、黄福旦、丁峰、楼聃。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301/T107—2006。
I
DB3301/T1073—2018
鲜食大豆生产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鲜食大豆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准备、种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
收、生产档案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鲜食大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豆类
GB5084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NY/T5080无公害食品菜豆
DB33291.1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鲜食大豆
指在大豆鼓粒后期收获鲜荚作蔬菜或加工的大豆,也称“嫩毛豆”或“菜用大豆”。
3.2
鲜食春大豆
在适宜大豆生长的季节里,于1月上旬~4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7月下旬采收的大豆。
3.3
鲜食夏大豆
在适宜大豆生长的季节里,于5月上旬~6月下旬播种、8月上旬~9月下旬采收的大豆。
3.4
鲜食秋大豆
1
DB3301/T1073—2018
在适宜大豆生长的季节里,于6月下旬~8月中旬播种、9月下旬~11月中旬采收的大豆。
3.5
促早栽培
指利用大棚、中棚、小拱棚等保温设施实现鲜食春大豆早播早收的栽培方法。
3.6
延后栽培
在能正常采收鲜豆荚的情况下,秋大豆通过迟播实现延后采收的栽培方法。
4产地环境
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两便的田块种植鲜食大豆,产地环境应符合DB33291.1的规定。
5种子准备
5.1品种选用
选用丰产性好、商品性优、内在品质佳、抗逆力强、适于当地栽培的,已通过审定或登记的鲜食大
豆品种。根据栽培季节和种植方式,选用不同的品种。
5.1.1春大豆品种
促早栽培应选用早熟品种,如:沪宁95—1、引豆9701等品种。地膜栽培和露地栽培宜根据市场行
情选用不同的品种,如:早熟品种沪宁95—1,中熟品种浙鲜9号、浙农8号,晚熟品种浙农6号、毛豆3
号等。
5.1.2夏大豆品种
选用鼓粒期耐高温性强的品种,如:夏丰2008等鲜食夏大豆品种。
5.1.3秋大豆品种
选用鼓粒期耐低温性强的品种,如:萧农秋艳、衢鲜5号等鲜食秋大豆品种。
5.2种子质量
采用北繁或本地秋繁的种子,种子质量符合GB4404.2的要求。根据种植密度和种子粒重、发芽情
况,每亩(667平方米)准备种子4千克~7.5千克。播种前晒种4小时~6小时,晒种时避免种子直接与混
凝土场地接触。
6鲜食春大豆种植
6.1促早栽培
6.1.1播种育苗
2
DB3301/T1073—2018
6.1.1.1苗床准备
选择肥沃高燥、避风向阳的田块作苗床,每亩大田需10平方米~12平方米。按床面宽150厘米,沟深、
沟宽各30厘米做好苗床,深翻、细耙、平整。
6.1.1.2播种期
选择晴好天气,大棚栽培在1月上、中旬播种,小拱棚栽培在1月下旬~2月上旬播种。
6.1.1.3播种密度
每平方米苗床用500克~600克种子均匀播种,播后覆盖2厘米厚细土。
6.1.1.4育苗
大棚栽培必须采用大棚加小拱棚的方式育苗,并在苗床土表下10厘米~15厘米用地埋电热丝增温。
小拱棚栽培宜采用双层拱棚育苗,也可只用小拱棚育苗。搭建小拱棚时用长200厘米、宽4厘米的竹条或
细铁条,按每间隔1米插一根,两端各入土15厘米,并用厚0.08毫米的棚膜覆盖,膜四周用泥压实。
6.1.1.5苗床管理
当日最低气温≤5℃时,大棚育苗采用电热丝辅助增温,小拱棚育苗在棚膜外加盖草帘等措施保温。
当日育苗棚内气温≥30℃时,揭膜通风。移栽前1天浇透水,并施药防治蚜虫,方法参照10.4.2.3。
6.1.2大田移栽
6.1.2.1作畦
大田经深翻平整后,按畦宽130厘米、沟宽30厘米做畦,畦面略成拱背形,畦长不宜超过40米。
6.1.2.2苗龄
以叶龄不超过单叶全展为适,一般在20天~25天。
6.1.2.3密度
每畦栽种4行,穴距23厘米~28厘米,每穴种植3苗,每亩有效苗1.8万~2万株。小拱棚栽培畦边各
留15厘米用于压膜。
6.1.2.4搭盖小拱棚
按6.1.1.4搭盖小拱棚,畦中每隔10米在膜外用竹片或铁丝搭成高约20厘米、宽约80厘米拱形通风
口。小拱棚膜顶部宜按5厘米×5厘米规格打直径5毫米的微孔用于散热。
6.1.3棚温管理
当小拱棚内温度≥28℃时,按开启大棚裙膜→大棚两端通风→小拱棚开启通风口的顺序降温,通风
口开启高度控制在叶层以下。当日平均气温≥20℃时,小拱棚膜日揭夜盖,炼苗3天~5天后撤膜。
6.2地膜直播栽培
6.2.1作畦
早熟品种参照6.1.2.1作畦,中、晚熟品种畦宽调整为90厘米。
3
DB3301/T1073—2018
6.2.2播种
在2月下旬~3月中旬播种,早熟品种每畦播种4行,中、晚熟品种每畦播种2行,穴距23厘米~25
厘米,每穴播种子3粒~4粒,播种深度2厘米~3厘米,育好预备苗。早熟品种每亩有效苗1.6万~1.8
万株,中晚熟品种每亩有效苗1.2万~1.4万株。
6.2.3盖膜
播种后,根据畦面宽度,用厚0.008毫米~0.014毫米的地膜覆盖,膜边用泥土压实。
6.2.4放苗
播后10天~15天,在单叶全展前,根据出苗和天气情况,在每穴豆苗处挑破地膜,形成直径3厘米~
5厘米的小孔,将豆苗子叶引出膜外,并用泥土压实膜孔口。
6.2.5匀苗
每穴定苗1株~3株,删除弱苗,用预备苗补栽到空穴处。
6.3露地栽培
6.3.1育苗移栽
6.3.1.1播种育苗
采用小拱棚育苗,在2月中旬~3月上旬播种,方法参照6.1.1。
6.3.1.2大田移栽
参照6.2.1作畦。掌握苗龄12天~15天,在子叶初展时移栽。移栽密度参照6.2.2。
6.3.2直播栽培
参照6.2.1作畦。于3月中旬~4月下旬播种,种植密度参照6.2.2。
7鲜食夏大豆种植
7.1田块准备
深翻,按畦宽90厘米、沟宽和沟深各30厘米作畦,平整畦面,开好排水沟。
7.2播种期
采用直播栽培,根据前作收获情况,于5月上旬~6月下旬播种。
7.3种植密度
每畦种植2行,穴距23厘米~25厘米,每穴播种3粒;每亩有效苗1.1万~1.3万株。
8鲜食秋大豆种植
8.1田块准备
4
DB3301/T1073—2018
清除前作秸秆,除杀杂草,按6.2.1作畦或实行免耕直播。
8.2播种期
常规栽培于7月播种,延后栽培于8月上、中旬播种。
8.3种植密度
根据畦宽、播期,决定每畦行数。畦宽130厘米的,种植3行;畦宽90厘米的,种植2行。常规栽培穴
距25厘米~30厘米,每穴播种2粒~3粒,每亩有效苗0.8万~1.0万株。延后栽培穴距23厘米~25厘米,
每穴播种3粒;每亩有效苗1.1万~1.3万株。早播宜稀,迟播宜密。
9施肥管理
9.1苗床施肥
根据床土肥力,于播种前10天~12天每平方米苗床施腐熟饼肥80克~100克或商品有机肥200克~
250克;移栽前1天~2天用200倍的尿素液等浇施。
9.2大田基肥
9.2.1促早栽培、地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JB/T 8315-2022 变压器用强迫油循环风冷却器 2022-10-20
- JB/T 8317-2022 变压器冷却器用油流继电器 2022-10-20
- JB/T 14230-2022 锂离子电池极片涂布机 2022-10-20
- JB/T 9641-2022 试验变压器 2022-10-20
- JB/T 10674-2022 水力控制阀 2022-10-20
- JB/T 14195.4-2022 电机数字化车间运行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4部分:能效管理系统 2022-10-20
- JB/T 14517-2022 YBX4系列高效率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规范(机座号63~355) 2022-10-20
- JB/T 10693-2022 城市轨道交通用干式牵引整流变压器 2022-10-20
- JB/T 10691-2022 平衡牵引变压器 2022-10-20
- JB/T 14231-2022 锂离子电芯叠片机 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