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8236-2011 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

GB/T 28236-2011 Method of chromosome aberration analysis for biological dose assessment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8236-2011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1-12-30
实施日期
2012-05-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适用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电离辐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建立和用其估算生物剂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次比较均匀的全身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
本标准也适用于一次比较均匀的全身外照射复合烧伤的病例剂量估算。
本标准不适用于分次照射、长期小剂量累积照射和内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起草人:
白玉书
出版信息:
页数:15页 | 字数:2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13.100

C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朽

GB/T2823⒍-2011

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

MethodoFchromosomeaberrationanaIysisFor

biologicaIdoseassessmeⅡt

⒛11丬⒉30发布2012-05-01实施

串材鞴鏊发布

GB/T28236-20ll

目刂舀

本标准代替GB/T12715—1991《染色体畸变分析估算生物剂量的方法》。

本标准与GB/T12715—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补充了标准的范围

也适用于一次比较均匀的全身外照射复合烧伤的病例的生物剂量估箅

;

——将可较准确估箅剂量的取血时间改成60d:

——强调采用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法和用dc(或

dic+r’

)估箅剂量;

——增加了不均匀和局部照射的统计检验和生物剂量估箅方法;

——原标准基本是引用IAEA第260号技术报告丛书(1986),本标准尽量采用我国的资料,如染色

体畸变图、生物剂量估算的举例、某些统计分析方法、取血有效时间和估箅剂量的注意事项等。

同时,也参考和引用了IAEA第钔5号技术报告丛书(200D的有关内容。

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玉书。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715—1991。

GB/T28236-2011

染色体畸变估算生物剂量方法

1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电离辐射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曲线的建立和用其估算生

物剂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一次比较均匀的全身外照射事故受照人员的剂量估算。

本标准也适用于一次比较均匀的全身外照射复合烧伤的病例剂量估算。

本标准不适用于分次照射、长期小剂量累积照射和内照射的生物剂量估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生物剂Ⅱ计"o1ogicaldosimeter

用以估算受照剂量的生物体系,该生物体系受到照射后的反应与受照剂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定量关

系,从而可用来推定受照剂量。

2.2

剂Ⅰ-效应曲线doseˉresponsecurve

某种物质或生物体系受到照射后的反应与受照剂量之间存在着某种定量关系,可将二者拟合成适

当的数学模式,并制备出相应的刻度曲线,称之为剂量-效应曲线,可用其估算受照剂量。

2.3

染色体chmmosome

基因的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内,当细胞分裂时,在碱性染料作用下着色较深。由脱氧核糖核酸

(DNA)、蛋白质和少量核糖核酸(RNA)组成。

2.4

染色体畸变chmmosomeaberation

正常染色体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的结构和数目上的异常。

2.5

染色体型畸变chmmosomeˉtypeabeⅡation

照射时处于Go或G1期的细胞,由于在DNA合成之前,染色体以一条单体行使其功能,这时诱发

的畸变,经S期复制后,形成涉及两条单体的染色体型畸变,主要包括无着丝粒断片、微小体、无着丝粒

环、着丝粒环、双或多着丝粒体、倒位、易位、插人和缺失等。

2.6

染色单体型畸变chromatid-typeaberation

在S期受照的大多数细胞和G2期受照的细胞,已进行DNA合成,即已形成两个独立的单体。所

以只诱发染色单体型畸变,主要包括染色单体断裂、染色单体互换、染色单体间隙和等染色单体间隙等。

2.7

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unstab1echromosomeabeⅡation

非稳定性染色体畸变包括无着丝粒断片、微小体、无着丝粒环、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

无着丝粒断片、微小体、无着丝粒环,由于无着丝粒,在纺锤体上不能定向,很快从分裂细胞中丢失。

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往往在分裂后期形成染色体桥或导致四倍体而常引起细胞死亡,将上述五种畸

1

GB/T28236-ˉ2011

变称为非稳定性畸变。

2.8

稳定性染色体畸变stabⅡechmElnc,someabemticDn

倒位、易位、插人和缺失等畸变,在细胞分裂时不存在任何力学上的障碍,细胞复制不受影响,可较

长时间在体内存在,称之为稳定性畸变。

3试剂配制、细胞培养和标本制备

3.1试剂配制

3.1.1培养液配制

3.1.1.1

3.1.1.2

3.1.1.3

3.1.1.4

3.1.1.5

备用。

取RPMI-164010。4g(原包装),水中。

于上述培养液中加人抗,链霉素lOOIU/mL。

用5%的NaHCo3um过滤除菌。

加人灭活的新

将上述培养℃低温冰箱保存

3.1.20.2%肝

称取⒛Om

3.1.3秋水

称取秋水

时配制成2.5

存。应用

3.1.4PIIA

按使用

3.1,50。o

称取5。

3.1.6Gie【∶lsa

Giemsa染

中性甘油(C

甲醇(AR)

先将Giemsa染料o℃水浴箱中2h,

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后加入稀释。

3.2细胞培养和标本制备

3.2.1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法

3.2.1.1将冰冻保存的培养液取出,室温下融化。

3.2.1.2用肝素溶液湿润灭菌注射器后,抽取静脉血,于每瓶组合培养液内加人0.4mL抗凝血,平行

接种2瓶,对过量受照者的样品接种不少于3瓶。根据有关信息,估计受照剂量较大()5Gy)者,接种

不少于6瓶。

3.2.1.3加人PHA,加人量按使用说明确定。

3.2.1.4加人秋水仙素,最终浓度为0。04ug/mL。

3.2.1.5混匀,标记姓名、日期,置人37℃恒温箱培养。

3.2.1.2~3.2.1.5的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2.1.6培养48h~50h,取出培养瓶,去上清液。

3.2.1.7加人0。075mol/LKCl低渗液8mL,混匀,低渗10min。

3.2.1.8加人固定液(甲醇:冰乙酸=3:D1mL预固定。

2

浓度为:青霉素1

窿

舀r覆熹裱滏:菩蒹勰

分子式:02

,分装成小瓶

溶于1000m

加甘油后研磨片刻,移人小烧杯内,

为原液,用前按Giemsaェ

中,放人37

GB/T28236-2011

3.2.1.91000r/mh离心10min,去上清,再加固定液8mL,混匀。

3.2.1.10固定zOmin,再离心10min,去上清,重复固定一次。

3.2.1。l1冰干法制片,每片滴3滴沉淀物,过火一燃即可。

3.2.1.12干燥后⒍emsa染色。

3.2.2荧光加姬姆萨(FPG)技术

3.2.2.1将冰冻保存的培养液取出,室温下融化。

3.2.2.2用肝素溶液湿润灭菌注射器后,抽取静脉血,于每瓶组合培养液内加人0.4mL抗凝血,平行

接种2瓶,对过量受照者接种不少于3瓶。对估计受照剂量较大()5GD者,接种不少于6瓶。

3.2.2.3加人PHA,加人量按使用说明确定。

3.2.2.4加Brdu(⒌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最终浓度为15ug/mL。

3.2.2.2~3.2.2.4的操作必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3.2.2.5混匀,标记姓名、日期,置人37℃恒温箱避光培养46h加秋水仙素,继续培养至48h~50h

收获。

3.2.2.6制片后用荧光染料处理。将标本浸人浓度为2.5ug/mL的Hoechst33258溶液(避光),

40min后用蒸馏水冲洗。

3.2.2.7晾干后往标本上滴加2×SsC溶液,标本所在玻璃板温度为50℃~60℃,用黑光灯或紫外线

灯照射30mln。

3.2.2.8晾干后Gkmsa染色。

4剂旦-效应曲线的建立方法

4.1照射条件和培养方法

4.1.1必须提供可靠的、明确的样品照射的物理剂量。受照标本应与照射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达到均

匀照射的目的。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建立包括不同辐射类型(如X射线、γ射线、中子)、不同剂量率(低

LET辐射)的剂量-效应曲线。在0.1Gy~5。OGy剂量范围内,剂量率最好大于0.3Gy/min,小于

1.OGy/min,至少要选择8个剂量点。

4.1.2选择2~3名成年健康人血样,在37℃±0.5℃条件下进行离体照射,照后在上述温度下放置

2h,然后采用培养开始加秋水仙素法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