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844-2008 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规程

DB51/T 844-2008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T 844-2008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8-06-06
实施日期
2008-09-01
发布单位/组织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39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844—2008

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规程

Thetechnicalrulesforpebrinecontrol

ofsilkworm(Bombyxmori)

2008-6-6发布2008-9-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844—2008

前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南充蚕种场、阆中蚕种场、三台蚕种场、安岳县蚕种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华明、杨彪、吴钢、朱洪顺、谢忠良、龚大刚、冯光樯、昝明才、李永良。

1

DB51/T844—2008

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桑蚕微粒子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NY/T1026养蚕用药技术规程

DB51/T养蚕消毒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桑蚕微粒子病pebrineforsilkworm(Bombyxmori)

由桑蚕微孢子(NosemabombycisNaegeli)虫感染引起的蚕病。

3.2补正检查correctiveinspectionforpebrine

从母蛾检疫合格的原蚕种中,逐卵圈抽取少量蚕卵高温催青,对孵化蚁蚕及卵壳、死卵,或原蚕种

正常收蚁后的尾蚁、卵壳等,进行微粒子病显微镜检查。

3.3预知检查predictiveinspectionforpebrine

从饲养到制种全过程,对幼虫、蛹、成虫及其排泄物(如:蚕粪、熟蚕尿、蛾尿等)、脱出物(如:

蜕皮壳、蛹壳、鳞毛等)等抽样,进行微粒子病显微镜检查。

4技术要求

4.1病原普查

4.1.1抽样时间及范围

养蚕前1个月,对蚕室、蚕具和养蚕环境,如:贮桑室、保管室、附属室、蚕沙坑、道路、桑园、

办公室、宿舍生活区、花草树木、野外昆虫等,进行抽样。

4.1.2抽样方法

用消毒棉签在冷开水中浸湿后蘸擦取样,或用乙醇溶液[w(CH3C20H)=75%]消毒小刀后刮取抽样。抽

取的每个样品分别放入样品袋,并记录抽样时间、地点、样品名称、抽样人等信息。

4.1.3制样镜检

将抽取的样品分别置于乳钵孔中,固体样本加入数滴氢氧化钾溶液[w(KOH)=2%],研磨后按照乳

钵序号点板制镜检标本,在16×40倍显微镜下观察,每个样本观察不少于10个视野。记录镜检结果。

4.1.4结果处置

病原普查结果作为消毒依据。

4.2蚕前消毒

4.2.1制定消毒计划

根据病原普查结果制定消毒计划,普查发现有微粒子的地方重点消毒。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