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1057-2016 兰炭工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DB61/T 1057-2016 Finishe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n Coal Industry Project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 起草人:
- 徐峰、施敏敏、王睿、郭峰、李合义、魏学东、沈炳岗、张淳、唐群、许伊蕾
- 出版信息:
-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020
Z10
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
DB61/T1057—2016
兰炭工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blue-cokeindustry
forcheckandexceptofcompletedconstructionproject
2016-11-23发布2017-01-01实施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61/T1057—2016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提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许锋、施敏敏、王睿、郭峰、李合义、魏学东、沈炳岗、张淳、唐群、许伊蕾。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负责解释。
本标准首次发布。
联系方式如下:
单位: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电话:029-85429135、029-85429122
地址:西安市西影路106号环保综合办公大楼九层
邮编:710054
I
DB61/T1057—2016
兰炭工业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兰炭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的工作程序、总体要求,验收技术方案和验
收技术报告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兰炭工业的备煤、干馏、煤气净化、筛焦储焦及干馏煤气脱硫的新建、改扩建
以及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6920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
GB11901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
GB11890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11893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T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GB/T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6171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16489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18597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C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HJ/T2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HJ/T3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T3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40固定污染源排气中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
1
DB61/T1057—2016
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HJ/T6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195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199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200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
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T39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HJ47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48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HJ484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HJ493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HJ495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HJ502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
HJ503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505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HJ533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4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535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
HJ536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537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
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定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
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629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HJ636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637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665水质氨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666水质氨氮的测定流动注射-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667水质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668水质总氮的测定流动注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670水质磷酸盐和总磷的测定连续流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671水质总磷的测定流动注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HJ690固定污染源废气苯可溶物的测定索氏提取-重量法
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
DB61/T362兰炭
3术语和定义
2
DB61/T1057—2016
3.1
兰炭blue-coke
无黏结性或弱黏结性的高挥发分烟煤在中低温条件下干馏热解,得到的较低挥发分的固体炭质产
品。
3.2
生产工况productioncondition
指生产装置或设施运行的状况,包括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正常生产工况指生产装置或设施按照
设计工艺参数进行稳定运行的状态。非正常生产工况指生产装置或设施开工、停工、检修、超出正常工
况或工艺参数下不稳定时的生产状态。
4总则
4.1验收工况要求
4.1.1对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的兰炭工业建设项目,可分期开展验收。对于分期验收的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运行应满足阶段性的要求。
4.1.2整体验收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负荷的75%以上(含75%)、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
的情况下有效。若生产负荷小于设计负荷的75%,可开展分期验收,待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负荷的75%以
上(含75%)时,应进行整体验收。
4.2验收范围
验收技术工作范围原则上与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一致。当实际工程内容或环境发生变化、或者环境影
响评价未能全面反映环境影响时,工作范围应相应调整;当实际建设内容发生重大变更时,应在补充环
境影响评价批复后再进行验收。
4.3验收评价标准
4.3.1原则上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确认的评价标准作为验收评价标准。
4.3.2对已修订或新制订的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修订后或新修订的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验收校核标准。
4.3.3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其批复文件中没有要求的,可参照现行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或国外有
关标准。
4.3.4现阶段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因子,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作出评价的,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进行验收评价,如果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没有评价的,可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4.4验收技术工作的原则和方法
4.4.1根据兰炭工业建设项目的特点紧扣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建议及其批复要求进行。
4.4.2采用资料调研、实地勘察、现场监测及调查的方法开展验收技术工作。
4.4.3监测、调查过程及采用的技术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
4.5验收技术工作程序和内容
兰炭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工作,包括准备、编制验收技术方案、实施验收技术方案
和编制验收技术报告四个阶段。验收技术工作程序见图1。
3
DB61/T1057—2016
图1验收技术工作流程图
4.5.1准备阶段
资料收集、分析,现场勘察等。
4.5.2编制验收技术方案阶段
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勘察的基础上确定验收工作范围、验收评价标准、验收监测及验收调查内容。
4.5.3实施验收技术方案阶段
依据验收技术方案确定的内容进行监测及调查。
5验收准备阶段的技术要求
5.1资料收集和分析
5.1.1资料的收集
5.1.1.1文件报告资料
文件报告资料包括:
a)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审批意见;
b)建设项目设计和施工中的变更情况及相应的批复文件;
4
DB61/T1057—2016
c)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环保篇);
d)建设项目立项批复、试生产意见(取消试生产的除外)等。
5.1.1.2图件资料
图件资料包括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应标注有主要污染源位置和厂区周边环境情
况、排水管网、环境敏感点分布等)、项目所在地风向风玫瑰图、物料及水平衡图、生产工艺流程及污
染产生示意图、污染处理工艺流程图、主要治理设施设计图等。
5.1.1.3环境管理资料
5.1.1.3.1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组织机构、环境管理制度。
5.1.1.3.2建设单位环保设施运行台账;污水接管佐证材料;固体废物台账、危险固体废物委托处理
处置协议(或合同)及受委托方的资质证明文件。
5.1.1.3.3日常环境监测计划。
5.1.1.3.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设施的落实情况,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备案文件。
5.1.1.3.5与环境敏感点有关的许可文件、批复文件、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如拆迁证明。
5.1.1.3.6环境监理报告(环境影响评价批复有要求的)。
5.1.2资料分析
5.1.2.1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主体工程、公辅工程及环境保护工程的建设内容及规模。改、扩建项目应查清
“以新带老、节能降耗、总量削减”等具体要求。
5.1.2.2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
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包括主要原辅材料、中间产品、主产品及副产品。按生产流程分析废气、
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的产生量、主要污染因子、相应配套治理设施、处理工艺和排放去向,落实现
场勘查重点内容。
5.1.2.3厂区总平面布置
厂区总平面布置包括厂区废气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源,废水处理单元的装置进口、出口、废水总排
口、雨水排口,噪声源等具体位置。拟布设的废气有组织、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厂界噪声监测点。对于
废水排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还需了解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验收、运行情况。
5.1.2.4环境敏感点
环境敏感点包括受纳水体、大气敏感点、噪声敏感点、固体废物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保护目标,确
定是否涉及必要的环境质量监测勘查内容。
5.1.2.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情况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情况包括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及环保规章制度建立,环境保护监测部门的设
立及日常监测计划,固体废物的处置要求等,并将环境保护投资计划(包括环境保护设施、措施、监测
设备等)列表统计待现场勘查时核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内容参见表1。
5
DB61/T1057—2016
表1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内容
项目内容
a)排气筒高度,烟道几何尺寸,烟道截面积、烟温、烟道压力、烟气量等参数;
b)烟气监测预留孔是否符合采样要求,是否具备现场监测条件,监测点位置及操作平台是否具
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排放的易燃易爆气体浓度是否满足安全测试要求;
c)烟气净化装置数量及主要技术参数、设计净化或去除效率;
废
d)排污口的规范化与标识;是否安装自动在线监测系统,在线监测仪器型号、生产厂家、仪器
气
运行情况等;
e)环保设备质量、安装水平及运行时间与状态以及调试检修等原始记录;
f)环境保护投资情况;
g)废气排放源与外环境的距离及影响情况。
a)各类废水处理设施处理方式及全厂排水管网系统情况;
b)废水清污分流以及水循环利用情况;
c)废水排放规律、去向和流量;废水处理率;废水处理达标率;排放废水合格率等情况;
废
d)排污口规范化建设情况;
水
e)废水在线监测系统的仪器型号、生产厂家、运行情况等;
f)环境保护设施安装及运行时间、加药量、调试检修等运行记录;
g)废水排放对受纳水体的影响情况。
a)主要噪声源设备情况及厂区的布局;
b)主要降噪设施与投资情况;
噪
声c)厂界外环境噪声敏感目标的方位与距离;
d)环境保护设施安装落实及运行情况;
e)环保治理降噪指标、控制水平等情况。
固a)固体废物产生方式及产生量;
体b)固体废物的分类;
废c)固体废物的贮存设施;
物d)固体废物运输的环保措施及处理方式和去向;
e)固体废物堆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
5.2现场勘查
5.2.1生产线勘察
兰炭生产包括备煤、炭化(干馏)、煤气净化、筛焦储焦及干馏煤气脱硫五大工段,生产系统工艺
流程见图B.1~图B.4。按生产工艺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污染源位置。
5.2.1.1备煤
调查备煤工艺方式,筛煤、储煤、输煤过程中粉尘、噪声和固体废物的产生源及排放形式,描述其
治理措施。
5.2.1.2炭化(干馏)
调查干馏生产工艺,包括干馏炉型号,干馏温度,熄焦及出焦方式,荒煤气回炉量,烘干使用的荒
煤气量等;掌握炉顶加煤口辅助煤箱等处产生的颗粒物、硫化氢、氨、苯并[a]芘、苯可溶物等污染物
的排放形式;根据不同的熄焦方式,掌握熄焦过程中产生的氨、硫化氢、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氰化氢、
6
DB61/T1057—2016
苯并[a]芘、酚类化合物、苯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掌握烘干工段产生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
5.2.1.3煤气净化
调查荒煤气净化工艺,焦油回收工艺以及煤气冷却方式等;掌握循环水池、焦油储区、氨水池等设
施的硫化氢、氨、苯并[a]芘等污染物的排放形式;掌握煤气洗涤、降温过程中产生的盈余氨水的处置
方式;掌握该工序产生的危险废物如废焦油渣等的暂存方式及处置方式。
5.2.1.4筛焦储焦
调查出焦工艺,筛焦方式,储焦方式等,掌握该工序颗粒物、噪声产生方式及相应的治理方式。
5.2.1.5干馏煤气脱硫
熟悉干馏煤气脱硫工艺和脱硫过程中的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方式。
5.2.2公辅工程勘查
调查供电方式;供水方式、供水量;供汽方式,包括锅炉型号、蒸发量、锅炉数量及运行负荷、烟
囱数量及高度,废气处理方式、处理量及排放方式,燃料的种类、质量、产地、用量。
表2兰炭项目主要环境保护设施现场勘查要素
项目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及措施(仅限内热式)
煤场防尘情况;防尘网、煤筒仓、洒水
煤场颗粒物
抑尘等措施
除尘器设置情况;采用布袋除尘器
煤破碎机、筛分及转运站颗粒物
等设施
半焦炉体(炉顶料仓、煤塔等)颗粒物、苯并[a]芘、苯可溶物、
炉顶料仓、煤塔等采用的密闭措施
处泄漏烟气氨、硫化氢
装煤除尘措施情况:废气捕集及除尘
半焦炉装煤过程处泄漏烟气颗粒物、二氧化硫、苯并[a]芘
净化措施等
熄焦及焦烘干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焦密封情况,废气收集净化设施
焦转运及筛焦颗粒物除尘器设置情况
废气
苯并[a]芘、氨、硫化氢、氰化氢、
煤气净化系统捕集设施、处置措施
酚类化合物
煤气净化系统脱硫再生塔氨、硫化氢尾气净化处理措施情况
加热燃料情况;加热采用净化后的煤气
废水焚烧炉烟囱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或有尾气处理措施,高烟囱排放
氨、硫化氢、苯并[a]芘、氰化氢、
焦油贮罐排气筒捕集设施、处置措施
酚类化合物、非甲烷总烃
颗粒物、氨、硫化氢、苯并[a]芘、
厂区边界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氰化氢、酚/
类化合物、苯
7
DB61/T1057—2016
表2兰炭项目主要环境保护设施现场勘查要素(续)
项目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治理设施及措施(仅限内热式)
蒸氨废水
尾气洗涤废水
气液分离废水pH值、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
量、氨氮、石油类、总氮、总磷、挥发
化验废水废水送焚烧炉焚烧或送污水处理站;
酚、硫化物、苯、氰化物、多环芳烃、
废水污水经生物化学或氧化处理等深度净
地坪冲洗水苯并[a]芘
化工艺处理后回用熄焦
初期雨水
其它生产废水
悬浮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
生活污水
氮
粉碎机、振动筛、除尘风机、煤气鼓风机、空气鼓风机、空压机、
噪声隔声措施、基础减振器、消声措施
泵类等
除尘系统回收粉尘
焦油氨水分离槽焦油渣
固体蒸氨塔沥青渣综合利用或无害化处理
废物脱硫废液
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
生活垃圾送生活垃圾处理场
5.2.3污染源及环境保护设施勘查
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源现场勘查主要内容参见表2。
5.2.4环境风险勘查
调查建设项目施工期和生产阶段污染事故发生情况,核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相应批复文件中要求
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或设施、应急预案落实和应急演练的开展等情况。
5.2.5环境敏感点勘查
调查建设项目周边环境保护敏感点概况、方位、受影响的人数以及与厂址的距离,并确定是否满足
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及居民搬迁落实情况。
5.2.6以新带老、关停拆除情况勘查
调查以新带老、关停拆除情况以及涉及的相关文件。
5.2.7其他勘查内容
其他勘察内容包括:
a)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对周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保护敏感目标等调查;
b)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处置方式、最终去向等情况;
c)生产系统多烟囱相对距离及等效单元的合并情况;
8
DB61/T1057—2016
d)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指标及环保设施设计处理指标等;
e)环境管理制度,监测部门人员、计划及监测设备配置情况;
f)施工期环境监理报告中关于地下工程防渗工艺、措施等;
g)建设期及生产阶段污染事故和投诉情况;
h)产业政策符合性、清洁生产装备与生产技术水平情况调查;
i)项目周边生态环境调查。
6编制验收技术方案
6.1前言
简述项目立项、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等审批过程,以及工程开工、建设等
情况;验收技术工作承担单位、现场勘查时间等的描述。
6.2验收监测依据
6.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规定。
6.2.2建设项目环保技术文件,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初步设计(环保篇)。
6.2.3建设项目批复文件,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批复、初步设计批复、重大变更批复、执行标
准或总量控制指标批复。
6.2.4验收监测委托文件。
6.2.5建设项目环境监理相关文件。
6.2.6其他需要说明的相关文件。
6.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6.3.1工程基本情况及变更
6.3.1.1对于改、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应简述原有工程的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占地面积、总投资及
环保投资,并详述与验收项目相关的原有工程改造内容及环保治理要求,将其确定为验收技术工作内容
之一。
6.3.1.2新建工程建设性质、建设地点、占地面积、总投资及环保投资。
6.3.1.3新建工程主、辅、公用工程建设及变更情况,列表说明,参见表C.1。
6.3.2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
6.3.2.1地理位置及平面布置以图表示。
6.3.2.2地理位置重点突出项目所处地理区域内有无自然保护区、环境保护敏感目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2/T 1942-2011 枫泾猪养殖技术规程 2011-11-10
- DB50/T 410-2011 菊苣种植技术规范 2011-11-15
- DB50/T 57-2011 茧站质量技术保证能力通用要求 2011-11-10
- DB62/T 2162-2011 地理标志产品 小口大枣 2011-11-08
- DB50/T 407-2011 桑蚕鲜茧烘炕技术规范 2011-11-10
- DB15/T 494-2011 内蒙古自治区加强型消防站建设规范 2011-11-01
- DB15/T 495-2011 复合材料双坑交替式旱厕 2011-11-01
- DB50/T 409-2011 白三叶种植技术规范 2012-01-01
- DB50/T 406-2011 电梯安全运行监测系统安装规范 2011-11-10
- DB21/ 1614-2008 热力输送系统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 2008-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