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DB22/T 3181-2020 Construction of common specifications for the dual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safety production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in the highway and waterway industry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2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01
R09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用规范
Generalspecificationfordoublepreventionmechanismconstructionofthe
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worksafetyriskclassificationandhiddenrisk
investigationandtreatmentofroadandwaterwayenterprises
2020-10-14发布2020-10-3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181—202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要求..........................................................................1
5工作程序..........................................................................2
6文件管理..........................................................................9
7信息化建设.......................................................................10
8持续改进.........................................................................10
9运行效果.........................................................................10
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作流程.......................................................12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险分析评估记录...............................................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5
附录D(资料性附录)风险告知样例...................................................16
附录E(资料性附录)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7
附录F(资料性附录)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18
附录G(资料性附录)隐患治理台账...................................................19
I
DB22/T3181—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吉林省康泰安全生产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德华、郭冬梅、谭光辉、王莹、闫林、刘晓峰、康佳霖、冯立佳、赵梓君、
贾雨多、吴向群、赵海滨、姜英军、李立夫、陈宠。
II
DB22/T3181—2020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建设通用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
工作程序、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水路行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DB22/T288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
3术语和定义
DB22/T288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自主建设
企业应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和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
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安全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患治理、隐患统
计分析和应用等具体工作。
4.2设置机构
4.2.1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组
成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构。
4.2.2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2.3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应负责相应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
患排查治理工作。
4.3健全制度
1
DB22/T3181—2020
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相关要求,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形成一体化
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双重预防机制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中的组成
部分。
4.4组织培训
企业各层级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的需要,编制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对本单
位的双重预防机制的标准、程序、方法进行培训学习,并保留培训记录。
4.5全员参与
企业应从主要负责人到基层人员,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参与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
析、评估、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验收、统计分析等各环节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4.6闭环管理
企业应从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及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隐
患治理、隐患统计分析、文件管理、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的全闭环管理。
4.7考核
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并归档管理。
5工作程序
5.1工作流程
工作流程参见附录A。
5.2风险评估单元划分
5.2.1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原则
公路水路行业应按照风险管理需求“独立性”原则,根据业务范围、生产区域、管理单元、作业环
节、流程工艺等进行风险单元划分并建立风险单元清单。
5.2.2单元划分
5.2.2.1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应分层次逐级进行,可将企业各系统依次划分为主单元、分单元、子单元
和基本单元。
5.2.2.2单元应结合行业领域进行划分,主单元划分为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交通工程建
设、交通设施养护工程和其它六个单元。
5.2.2.3每个主单元可按照业务属性分为若干分单元。
5.2.2.4子单元和基本单元的划分,企业应根据自身生产工艺复杂程度、设备设施分布状况和管理需
要,灵活增减单元划分层级和数量。基本单元宜按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岗位作业场所和安全管理等划
分。
5.3危险源辨识
5.3.1辨识范围
2
DB22/T3181—2020
危险源辨识范围应包括:
a)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生产经营全过程;
b)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c)周边安全环境;
d)气候、地质和环境影响;
e)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f)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g)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h)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i)维修、废弃、拆除和处置;
j)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3.2辨识内容
企业应按照GB/T13861的规定,根据单元划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
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分析危险源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
型。
5.3.3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a)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b)针对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等,宜选用安全检查表法(SCL);
c)涉及危险化学品,按GB18218的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5.4风险分析
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其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
引发的事故类型。
5.5风险评估
企业应基于风险分析结果,充分考虑当前的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事故(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
a)风险矩阵法(LS);
b)安全检查表法(SCL);
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d)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5.6风险分级
5.6.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
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企业根据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
评估和风险分级的结果填写风险分析评估记录,参见附录B。
5.6.2企业应将以下情形,视为重大风险:
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c)构成重大危险源的;
3
DB22/T3181—2020
d)具有车辆碰撞、翻车,火灾爆炸,船舶倾覆,泄漏中毒,桥梁垮塌,施工坍塌等可能导致
10人及以上人员死亡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风险;
e)经过风险评估确定为重大风险的。
5.7风险分级管控
5.7.1风险管控措施
5.7.1.1确定原则
企业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可行性;
b)安全性;
c)可靠性;
d)重点突出人的因素。
5.7.1.2类别
风险管控措施主要从消除、预防、减弱、隔离、警告等技术层面和安全管理、作业环境、人员操作
等方面进行考虑,主要包括:
a)技术措施;
b)管理措施;
c)教育培训措施;
d)个体防护措施;
e)应急处置措施。
5.7.1.3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重大风险管控措施包括:
a)需通过技术措施和(或)技术改造才能管控的风险,企业应制定控制该类风险的目标,并为实
现目标制定方案;
b)对不需要采取技术措施的风险,需要制定新的文件(程序或作业文件)或修订原来的文件。
文件中应明确规定对该种风险的有效控制措施,并有效落实;
c)针对重大风险的实际情况,必要时可同时采取以上规定的措施。
5.7.2风险管控措施评审
企业在实施风险管控措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
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状态;
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
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
5.7.3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要求
5.7.3.1企业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依照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管控要求
划分落实管控主体。
5.7.3.2企业应对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管控。
5.7.3.3企业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
4
DB22/T3181—2020
5.7.4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编制包括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附录C。
5.8安全风险告知
5.8.1绘制安全生产四色分布图
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
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并在醒目位置公示。
5.8.2绘制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企业应通过对作业活动、关键任务、生产工序等风险分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
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并公示,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
5.8.3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企业应依据评估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参见附录D.1。告知卡至少应包
括以下内容:
a)岗位名称;
b)位置/场所;
c)主要风险类别;
d)风险等级;
e)报告电话;
f)危害或潜在危害事件;
g)风险管控措施;
h)安全警示标识。
5.8.4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
企业应在醒目位置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参见附录D.2。公告栏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位置/场所;
b)主要危险源;
c)风险等级;
d)风险类别;
e)可能导致的后果;
f)风险管控层级;
g)责任单位,责任人;
h)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12350;
i)交通运输举报电话12328。
5.9隐患排查
5.9.1编制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5.9.1.1基础要求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2048.1-2005 搪玻璃填料箱 2006-01-17
- SHS 03055-2004 钢制无夹套盐酸合成炉维护检修规程 2004-06-21
- QB/T 3596-1999 铅印轮转油墨 1999-04-21
- HG 2275.3-1992 雄黄矿 雌黄矿 砷含量的测定 1992-03-11
- HB 5501-1983 平头抗剪环槽铆钉 1984-05-31
- HY/T 028-1993 海洋浊度标准液的配制 1991-12-20
- QB/T 2125-1995 帮工传送线 1995-06-07
- HB 5970-1986 无扩口管接头端头尺寸 1986-06-17
- HB 3439-1984 加工高温合金及钛合金用麻花钻技术条件 1984-08-23
- JB/T 7761.2-1995 柴油机喷油泵供油角度自动提前器试验性能方法 199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