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258-201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258-2012 Next Generation Broadcasting Network (NGB) Video on Demand Syste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行业标准-广电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18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Y/T 258-2012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广电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2-07-13
实施日期
2012-07-13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
秦龙、盛志凡 等
出版信息:
页数:31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58—201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videoondemandsystemofNGB

2012-07-13发布2012-07-13实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GY/T258—2012

目次

前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3.1术语和定义.....................................................................1

3.2缩略语.........................................................................4

4NGB视频点播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接口及其协议........................................5

4.1系统架构.......................................................................5

4.2功能模块定义...................................................................7

4.3接口及其协议...................................................................8

4.4分布式部署架构................................................................11

5NGB视频点播系统流程定义...........................................................12

5.1内容发布流程..................................................................12

5.2用户点播流程..................................................................14

5.3时移流程......................................................................17

5.4业务包及产品同步流程..........................................................19

6信令传输协议约定、数据定义及安全性要求............................................19

附录A(规范性附录)媒资类接口.......................................................21

A.1文件注入接口(A1)............................................................21

A.2元数据交付接口(A2)..........................................................33

A.3元数据发布接口(A3)..........................................................36

A.4内容发布控制接口(A4)........................................................43

A.5实时内容注入控制接口(A5)....................................................57

A.6运营数据同步接口(A6)........................................................70

A.7元数据同步接口(A7)..........................................................79

附录B(规范性附录)内容分发类接口...................................................82

B.1接口定义......................................................................82

B.2接口流程......................................................................82

B.3接口协议内容..................................................................83

B.4Index文件规范.................................................................88

附录C(规范性附录)终端服务类接口..................................................102

C.1终端开机定位机制.............................................................102

C.2终端门户导航接口(D1).......................................................106

C.3门户认证鉴权接口(D2).......................................................132

C.4终端流服务接口(C1).........................................................164

C.5终端会话接口(S1)...........................................................171

附录D(规范性附录)会话管理类接口..................................................180

I

GY/T258—2012

D.1会话授权接口(S2)............................................................180

D.2会话点播资源接口(S3、S4)....................................................185

D.3会话流服务接口(S5)..........................................................189

附录E(规范性附录)资源管理类接口..................................................198

E.1流服务资源接口(R1)..........................................................198

E.2边缘设备资源接口(R2)........................................................201

附录F(规范性附录)计费认证授权类接口..............................................242

F.1计费认证授权接口(E1)........................................................242

附录G(规范性附录)信令传输协议约定................................................267

G.1命名遵循规则..................................................................267

G.2XMLoverHTTP协议说明........................................................267

G.3RTSP协议说明.................................................................275

附录H(规范性附录)数据定义........................................................279

H.1内容元数据定义................................................................279

H.2栏目表元数据定义..............................................................302

H.3业务包表元数据定义............................................................304

H.4节目与栏目关系映射表元数据定义................................................306

H.5节目与业务包关系映射表元数据定义..............................................308

H.6节目列表元数据定义............................................................309

附录I(资料性附录)系统安全性说明..................................................312

I.1身份安全性说明................................................................312

I.2传输安全性说明................................................................312

参考文献............................................................................313

II

GY/T258—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华数数字电视

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歌华有线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

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洲电

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思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北京数码视讯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四达时代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EnRich(英立视)数码电视集团有限公司、思迁

数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宏天德美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奥

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全景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广州市诚毅科技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歌华有线)、曹利齐、王劲林、杨

木伟、李忠炤、王明敏、赵志峰、吴坚、陆忠强、李清、李冬临、张卫、崔岩、聂明杰、姚琼、唐月、

肖红江、陶伟、李于国、陈宝祥、邓勇、孙歆宗、叶晓宇、李金成、俞育强、杨卫民、李明、邓浩江、

夏雁鸣、仇立华、文奇、任军、孙立权、黄兴河、刘振华、郭彤汉、王博维、刘磊(声学所)、陈君、

阚登辉、李娜、吴连军、杨国鹏、周旭栋、李爽、阮华林、李吉忠、杨晓明、张大勇、刘立显、刘胜、

熊治国。

III

GY/T258—2012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NGB视频点播系统平台架构、系统组成、功能及接口。

本标准适用于NGB视频点播系统的开发、研制、建设、运行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75.1-201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18793-2002信息技术可扩展置标语言(XML)1.0

GB/T24639-2009元数据的XMLSchema置标规则

GY/T259-2012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元数据规范

ITU-TRec.J.83,(04/97)电视、声音和数据业务有线分配的数字多节目系统(Digital

multi-programmesystemsfortelevisionsoundanddataservicesforcabledistribution)

IETFRFC768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UDP))

IETFRFC2326实时流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RTSP))

IETFRFC2327会话描述协议(SDP: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IETFRFC2616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HTTP/1.1)

IETFRFC3219IP电话路由协议(TelephonyRoutingOverIP)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

数字电视digitaltelevision

用数字信号表示视频和伴音信号的电视系统,相应的信号称为数字电视信号。在电视信号的采集、

处理、制作、播出、存储、传输过程中采用数字电视信号的设备称为数字电视设备,原有模拟电视传输

和广播通道数字化后,不仅可以传输和广播数字电视信号,也可以传输和播出数字声音和数据信息,在

具有回传通道的情况下,可实现点播等交互数字业务。

3.1.2

内容提供方contentprovider(CP)

向NGB视频点播系统提供节目的供应方。

1

GY/T258—2012

3.1.3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数据的数据,是对内容元素及其关系、形式、相关使用规则、义务和其他事项的结构化描述,

可以嵌入内容元素或与之相关联。

3.1.4

内容content

数字媒体内容,以文本、数据、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及其组合为表现形式的数字化作品

和素材。

3.1.5

媒资asset

媒体资产,媒体内容和描述媒体内容的元数据的组合。

3.1.6

内容注入contentingestion/assetingestion

将统一打包的节目内容和元数据通过网络或其他方式从内容提供方传送至视频点播系统的过程。

3.1.7

内容分发contentdistribution/assetdistribution

将节目内容传输到接近用户的边缘设备(边缘内容分发节点或流服务器)的过程。

3.1.8

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VOD)

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观看视频内容的服务。

3.1.9

服务组servicegroup

用于在视频点播类应用中,标识用户终端所在物理位置的区域。

3.1.10

边缘QAM调制器edgeQAM(EQAM)

是将IP输入调制到RF信号上,采用QAM输出的多频点调制器,作为边缘设备,可放置于系统的前端、

分前端、小区等网络的任意节点上。

3.1.11

资源管理系统resourcemanagementsystem(RMS)

包括传输资源、媒体流服务资源和业务能力资源的统一管理,根据用户所在传输网络、用户属性、

业务平台的服务能力进行资源分配,以保证视频点播服务的可管可控。资源管理系统按功能划分为边缘

资源管理ERM(EdgeResourceManagement)和流资源管理VRM(VideostreamResourceManagement)。

2

GY/T258—2012

3.1.12

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guide(EPG)

一种电视节目信息导航系统。用户通过该系统能够了解到节目的相关信息(包括节目名称、播放时

间、内容概要等),并且实现对节目的快速检索和访问。

3.1.13

交互机顶盒interactivesettopbox

可实现交互式数字电视业务的机顶盒。

3.1.14

终端硬件地址terminalMAC

终端的网络物理地址。

3.1.15

终端标识terminalID

终端编号,由终端厂商按照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指定的格式生成,保证唯一性。

3.1.16

用户标识userID

通过终端使用有线电视网络服务的实体的编号,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指定生成,保证唯一性。

3.1.17

智能卡标识smartcardID

智能卡编号,由CA厂商按照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指定的格式生成,保证唯一性。

3.1.18

授权码entitlementcode

通过一定规则生成的认证码,用于计费、认证、授权信令交换时的信息核对。

3.1.19

终端认证令牌token

通过一定规则生成的认证码,用于计费、认证、授权信令交换时标识终端的合法性。

3.1.20

节目内容标识contentID

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生成,标识媒体内容和描述媒体内容的元数据的组合,保证唯一性。

3.1.21

产品product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向终端用户提供的业务、定价、计费规则、优惠的组合。

3

GY/T258—2012

3.1.22

产品标识productID

产品编号,由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生成。

3.1.23

业务包servicepackage

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将一批可用于运营的内容根据一定的运营规则形成的组合。

3.1.24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BOSS)

NGB视频点播系统的外围支撑系统,负责管理用户,包括用户开户、销户、用户账户更新以及用户

订购关系管理;负责管理产品,包括产品定义、产品的资费优惠策略管理、产品与NGB视频点播系统业

务包关联关系管理;负责实现NGB视频点播系统计费。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AA认证授权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ccounting)

AM媒资库(AssetManagement)

AO媒资运营系统(AssetOperation)

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AdvancedAudio-VideoCoding/DecodingStandard)

BER比特误码率(BitErrorRate)

BOSS业务运营支撑系统(Business&OperationSupportSystem)

CA条件接收(ConditionalAccess)

CDN内容分发系统(ContentDeliveryNetwork)

DOCSIS有线电视数据业务接口规范(DataOverCableServiceInterfaceSpecification)

DVB数字视频广播(DigitalVideoBroadcast)

DVB-C有线数字视频广播(DVB-Cable)

DTS解码时间标签(DecodeTimeStampe)

DRM数字版权管理(DigitalRightsManagement)

ERM边缘资源管理(EdgeResourceManagement)

ERRP边缘资源注册协议(EdgeResourceRegistrationProtocol)

EPG电子节目指南(ElectronicProgramGuide)

ES基本流(ElementaryStream)

GOP图像组(GroupofPictures)

HDTV高清晰度电视(HighDefinitionTelevision)

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MarkupLanguage)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

ID标识(Identity)

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

JVM虚拟机(JavaVirtualMachineJava)

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

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ngPicturesExpertGroup)

4

GY/T258—2012

MPTS多节目传输流(MultipleProgramTransportStream)

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extGenerationBroadcastingNetwork)

NIT网络信息表(NetworkInformationTable)

NMS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ManagementSystem)

PAT节目关联表(ProgramAssociationTable)

PCR节目时钟基准(ProgramClockReference)

PES打包的基本流(PacketizedElementaryStream)

PID包标识符(PacketIdentifier)

PMT节目映射表(ProgramMapTable)

PTS呈现时间标签(PresentationTimeStamp)

PSI节目特定信息(ProgramSpecificInformation)

OSD屏幕显示(On-ScreenDisplay)

QAM正交调幅(QuadratureAmplitudeModulation)

RTSP实时流传输协议(RealTimeStreamingProtocol)

SDP会话描述协议(SessionDescriptionProtocol)

SI业务信息(ServiceInformation)

SM会话管理(SessionManagement)

SPTS单节目传输流(SingleProgramTransportStream)

SS流服务系统(StreamingServer)

STB机顶盒(Set-Top-Box)

TS传输流(TransportStream)

UDP用户数据包协议(UserDatagramProtocol)

USB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esBus)

URL统一资源定位符(UniversalResourceLocator)

URI通用资源标志符(UniversalResourceIdentifier)

UTC世界标准时间(CoordinatedUniversalTime)

VOD视频点播(VideoonDemand)

VRM流资源管理(VideostreamResourceManagement)

4NGB视频点播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接口及其协议

4.1系统架构

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视频点播系统是NGB业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供视频点播、频道

回放、时移电视等业务。

NGB视频点播系统架构见图1。

5

GY/T258—2012

业务运营支撑

内容提供方DRM/CA系统

系统

E1S1

S3边缘资源管理

A1(ERM)

S2会话管理

AAA

(SM)

S4流资源管理

(VRM)

S5

R1R2

电视直播注入

Cable通道

媒资库文件注入EQAM终端

(AM)内容分发系统B1流服务系统C1IP通道

A2(CDN)(SS)

A6

媒资运营系统

(AO)A4、A5

A7

WD2

数据采集

门户系统D1

LA3(Portal)

日志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图1NGB视频点播系统架构

NGB视频点播系统包括媒资库(AM)、媒资运营系统(AO)、内容分发系统(CDN)、门户系统、计

费认证授权功能模块(AAA)、流服务系统(SS)、会话管理(SM)、边缘资源管理(ERM)、流资源管

理(VRM)、数据采集和日志系统等功能模块或子系统。NGB视频点播系统外围系统包括内容提供方、业

务运营支撑系统、DRM/CA系统、网络管理系统。

在NGB视频点播系统架构中,媒资库完成媒资采集、审核和加工,之后将元数据交付媒资运营系统。

媒资运营系统接收媒资库生成的元数据文件,完成业务包定义与管理,并将业务包信息同步给计费认证

授权功能模块,将元数据文件传输给门户系统。

NGB视频点播系统中,媒资文件和实时内容的分发由内容分发系统完成。内容分发系统在媒资运营

系统控制下完成媒资文件注入和电视直播流注入,之后将内容传输到接近用户的设备,并按流服务系统

需求将内容文件发布给流服务系统。

NGB视频点播系统中,终端开机后需要通过门户系统从AAA功能模块获取用户Token等相关参数,完

成终端的激活和认证,之后终端可以发起点播请求。

终端发起点播请求时,需要从门户系统获取点播参数,再向会话管理发起点播请求。会话管理收到

用户点播请求后,首先通过AAA完成用户的业务认证,之后向边缘资源管理和流资源管理为该点播请求

6

GY/T258—2012

申请边缘资源和流资源,并在用户认证和会话资源申请成功后向流服务系统发起推流申请。流服务系统

收到推流申请后,根据推流申请进行建流,并将流控参数通过会话管理回传给终端。至此,终端可以通

过流控参数向流服务系统请求到节目流,并可进行播放控制。

点播结束时,终端向会话管理发起点播结束请求。会话管理收到点播结束申请后,首先向流服务系

统申请释放服务流,再向边缘资源管理和流资源管理申请释放边缘资源和流资源,并在流服务和会话资

源释放后将用户点播信息发送给AAA。

4.2功能模块定义

4.2.1媒资库(AM)

媒资库通过远程网络(如卫星广播或IP骨干)或其它方式,将内容提供方的媒资采集到有线电视网

络运营商本地;并对采集的媒资进行审核、加工。

4.2.2媒资运营系统(AO)

媒资运营系统接收媒资库生成的元数据文件,进行业务包定义与管理,节目元数据的编排(包括节

目与栏目绑定,节目与业务包绑定),实现业务包同步、EPG模板管理、节目生命周期管理(节目上线、

更新、下线)、业务包生命周期管理(上线、更新、下线)、内容发布控制、实时流注入控制以及元数

据发布功能。

4.2.3内容分发系统(CDN)

内容分发系统包含中心内容分发节点和边缘内容分发节点,将内容从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前端媒体

库传输到接近用户的边缘设备(边缘内容分发节点或流服务器)。

4.2.4流服务系统(SS)

流服务系统实现流服务功能,完成向终端推送用户所选择的节目或流,流服务系统需支持本标准指

定的内容编码格式、封装格式、传输格式。

4.2.5门户系统(Portal)

门户系统实现终端认证、终端业务导航功能并提供给终端点播控制参数与连接参数(包括会话管理

功能模块访问地址等)。

4.2.6会话管理功能模块(SM)

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完成终端与服务端之间的会话机制,实现各类互动点播的请求处理和会话保持功

能,包括用户鉴权申请、资源申请、流服务申请、会话状态控制以及资源释放。

4.2.7边缘资源管理功能模块(ERM)

边缘资源管理功能模块实现边缘资源(EQAM)的管理功能,处理其他系统的资源申请,进行资源分

配和资源释放。

4.2.8流资源管理功能模块(VRM)

流资源管理功能模块实现点播流服务资源的管理功能,处理其他系统的流服务申请,进行流服务分

配。

7

GY/T258—2012

4.2.9计费认证授权功能模块(AAA)

AAA功能模块提供互动点播过程中的用户认证鉴权,针对互动点播业务进行细化的权限控制。针对

按次付费类型的点播,收集相应的业务使用记录,并将其汇总后发送给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以在业务运

营支撑中进行批价和计费动作。同时提供用户在使用互动点播过程中的记录查询,满足个性化应用展现

要求。AAA功能模块还负责媒资运营系统定义管理的业务包信息与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同步功能。

4.2.10数据采集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对用户操作的行为进行采集,采集可通过门户及流服务系统,对用户的访问与点

播行为进行记录,并提供对外的接口,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

4.2.11日志系统

日志系统对NGB视频点播系统各功能模块日志进行采集,主要用于错误诊断和事件跟踪。

4.3接口及其协议

4.3.1媒资类接口

媒资类接口详细定义见附录A。

文件注入接口(A1)

媒资库与内容提供方之间的接口,通过文件注入的方式将媒资内容从内容提供方注入媒资库。

本标准规定A1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1。

元数据交付接口(A2)

媒资库与媒资运营系统之间的接口,将媒资库的媒体元数据信息交付媒资运营系统。

本标准规定A2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2。

元数据发布接口(A3)

媒资运营系统与门户系统之间的接口,将门户系统需要的元数据信息从媒资运营系统传输到门户系

统。

本标准规定A3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3。

内容发布控制接口(A4)

媒资运营系统与内容分发系统之间的接口,控制媒资文件从媒资库传输到内容分发系统。

本标准规定A4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4。

实时内容注入控制接口(A5)

媒资运营系统与内容分发系统之间的接口,控制实时内容注入内容分发系统。

本标准规定A5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5。

业务包同步接口(A6)

媒资运营系统与AAA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实现业务包同步功能。

本标准规定A6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6。

8

GY/T258—2012

元数据同步接口(A7)

媒资运营系统与媒资运营系统之间的接口,当媒资运营系统分布式部署时,实现媒资运营系统之间

元数据信息的同步功能。

本标准规定A7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A.7。

4.3.2内容分发类接口

内容分发类接口定义

内容分发类接口详细定义见附录B。

内容分发接口(B1)

内容分发系统与流服务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流服务系统需要的内容文件的分发功能,包括媒体文

件和对应的倍速文件(trickmodesfile)。

本标准规定B1接口采用XMLoverHTTP、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B。

4.3.3终端服务类接口

终端服务类接口定义

终端服务类接口详细定义见附录C。

终端开机定位机制

本标准规定,当终端通过EQAM获取点播流时,通过ServiceGroup参数进行用户定位,每个用户发起

点播时,终端必须向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传送此参数,以便标识用户所在地域,控制流服务系统向覆盖用

户区域的EQAM进行推流。

本标准规定了终端定位机制,以实现终端获取ServiceGroup参数。ServiceGroup参数可以通过DVB

广播方式下发,也可由终端通过互动认证方式获取。

终端通过DVB广播方式获取参数(如ServiceGroup参数)实现开机定位的过程,具体要求见附录C.1。

终端通过互动认证方式获取ServiceGroup参数实现开机定位的过程,具体要求见C.2.2.5。

终端会话接口(S1)

终端与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S1描述点播开始时,终端向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起点播请求、

回复命令格式;终端与会话管理功能模块的心跳命令;点播结束时,终端向会话管理功能模块发出退出

点播请求、回复命令格式。

本标准规定S1接口采用RTS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C.5。

终端流服务接口(C1)

终端与流服务系统之间的接口,C1描述流服务系统向终端推送点播节目或码流的交互控制命令,包

括包括快进、快退、暂停等。

本标准规定C1接口采用RTS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C.4。

终端门户导航接口(D1)

终端与门户系统之间的接口,D1描述终端激活、终端认证、终端从门户获取导航页面和终端点播

控制参数与连接参数的交互机制。

9

GY/T258—2012

本标准规定D1接口基于XMLoverHTTP方式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C.2.1、C.2.2。但对于互动终端

由于终端能力限制无法解析基于XMLoverHTTP方式下发点播参数的,可采用本标准C.2.3描述的基于

HTML页面中特殊tag方式实现门户交互的方法。

门户认证鉴权接口(D2)

门户与AAA之间的接口,D2描述门户为实现终端激活、终端认证,从AAA功能模块获取用户认证情况、

订购信息、业务使用记录信息以及用户Token等相关参数的交互机制。

本标准规定D2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C.3。

4.3.4会话管理类接口

会话管理类接口定义

会话管理类接口详细定义见附录D。

会话授权接口(S2)

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与AAA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描述当机顶盒发起会话请求后,S2实现会话管理功

能模块与AAA功能模块进行会话相关的认证控制功能、计费交互命令,以确保用户有足够的权限使用业

务。

本标准规定S2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D.1。

会话边缘资源接口(S3)

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与边缘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描述当机顶盒发起会话请求时,会话管理

功能模块与边缘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边缘资源申请、分配的交互命令;当会话结束后,会话管理功能模块

与边缘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边缘资源释放的交互命令。

本标准规定S3接口采用RTS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D.2。

会话流资源接口(S4)

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与流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当机顶盒发起会话请求后,S4实现会话管理

功能模块与流资源管理系统进行流服务资源的申请、分配的交互命令。

本标准规定S4接口采用RTS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D.2。

会话流服务接口(S5)

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与流服务系统之间的接口,描述当机顶盒发起会话请求后,会话管理功能模块与

流服务系统的推流申请交互命令。

本标准规定S5接口采用RTS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D.3。

4.3.5资源管理类接口

资源管理类接口定义

资源管理类接口详细定义见附录E。

流服务资源接口(R1)

流服务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与流服务系统之间的接口,R1实现流服务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与流服务系统

的交互机制,监控流服务系统当前在用资源情况和剩余资源情况,为机顶盒点播提供最优资源选择。

10

GY/T258—2012

本标准规定R1接口采用XMLoverHTTP协议实现,具体要求见附录E.1。

边缘设备资源接口(R2)

边缘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与边缘设备之间的接口,R2实现边缘资源管理功能模块与边缘设备的交互

机制,监控边缘设备当前在用资源情况和剩余资源情况,为机顶盒点播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