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160
CCSP57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438—2021
平原区大田作物喷微灌工程节水技术规程
2021-12-13发布2022-01-13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438—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石家
庄迪龙塑胶有限公司、河北华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农业
机械化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檀海斌、石学萍、高惠嫣、郑成海、兰印超、马丽、秦焱、霍倩、滕慧颖、
刘伊明、张巧英、杨京、贾同广、杜金平、张海滨。
I
DB13/T5438—2021
平原区大田作物喷微灌工程节水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平原区大田作物5种喷微灌工程节水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工程技术和水肥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平原区大田作物喷微灌工程节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0395.18农林机械安全第18部分软带牵引绞盘式喷灌机
GB10395.19农林机械安全第19部分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
GB/T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GB/T22999旋转式喷头
JB/T8512输水用涂塑软管
NY/T1361农业灌溉设备微喷带
NY/T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SL280大中型喷灌机应用技术规范
SL246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SL550灌溉用施肥装置基本参数及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Centerpivotsprinklerirrigationsystem
喷洒支管固定在若干个塔架车上,并绕中心支轴旋转喷洒的喷灌机,又称圆形喷灌机。
绞盘式喷灌机Hosereelsprinklerirrigationmachine
喷头或双悬臂喷洒桁架装在滑撬或轮式喷头车上,通过绞盘卷绕专用软管牵引喷头车边移动边
喷洒的喷灌机,又称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
全塑软带快接喷灌系统Sprinklerirrigationsystemwithallplasticquick-connect
tube
地面铺设管道全部采用塑料软带和快速连接,在整个灌溉季节固定不动,采用低压旋转式喷头
的一种管道式喷灌系统。
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Solid-setsprinklerirrigationsystemwithpop-upsprinkler
1
DB13/T5438—2021
喷灌各级管道埋设在地下,喷头非工作时埋藏在土壤耕作层以下,而工作时能自动伸出地面一
定高度的一种管道式喷灌系统。
微喷带灌溉系统Micro-sprinklinghoseirrigationsystem
有压水从微喷带上布置的喷孔喷出,形成细小水射流,落到微喷带两边的作物和土壤表面的一
种微灌系统。
4喷微灌工程技术要求
系统组成
由水源工程、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和灌水器(喷灌机组)等组成,有条件的可配套自动化控
制系统。
4.1.1水源工程
4.1.1.1主要水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源水质应达到GB5084的规定。当水源水量不能满足灌溉
系统用水时,应修建调蓄水设施,容积应满足作物一次关键灌水的要求。
4.1.1.2具备农业灌溉电力条件。
4.1.2首部枢纽
4.1.2.1应配备控制、安全、量测、施肥、过滤等装置,有条件应配备恒压变频设备。
4.1.2.2水泵选型应满足灌溉系统要求。
4.1.3输配水管网
地埋管网可选用PVC-U或PE承压塑料管材,管道公称压力大于等于0.63MPa。地上移动支管可选
用涂塑软管,工作压力大于等于0.4MPa,相关要求参照JB/T8512执行。
4.1.4灌水器(喷灌机组)
4.1.4.1中心支轴式喷灌机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由中心支座、塔架车、喷洒桁架、末端悬臂和电控同步系统等部分组成。应
选经过法定机构检测或相关机构认定合格的中心支轴式喷灌机。所选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GB
10395.19等相关规定。
4.1.4.2绞盘式喷灌机
绞盘式喷灌机由底盘、PE管、绞盘、喷头车、驱动装置以及传动机构、排管机构等部件组成。
喷头车分单喷头车和桁架式低压多喷头车两种。应选经过法定机构检测或相关机构认定合格的绞盘
式喷灌机。所选设备的安全性应符合GB10395.18等相关规定。
4.1.4.3全塑软带快接喷灌系统
灌水器可选塑料旋转式喷头,相关性能、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2999相关规定。
4.1.4.4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
灌水器为自动伸缩喷头,由自动伸缩立杆、顶端锥型状旋转式喷头等组成。锥型状旋转式喷头
一般采用滚球或齿轮驱动,相关性能、质量要求应符合GB/T22999规定。
4.1.4.5微喷带灌溉系统
灌水器为微喷带,微喷带应符合NY/T1361的要求。
工程设计
4.2.1灌溉区应具备下列条件:
2
DB13/T5438—2021
a)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土地集中连片,地块较为规整。
b)喷灌机实体长度覆盖范围内无电线杆、高大建筑物、树木等超过喷灌机地隙高度的不可搬
(拆移)障碍物;
c)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的桁架跨距小于45m时,地块的地面坡度不宜大于20%;桁架跨距大于
等于45m时,地块的地面坡度不宜大于8%;
d)绞盘式喷灌机桁架式喷头车适宜矮秆作物或高秆作物苗期灌溉施肥,单喷头车可用于高秆
作物灌溉;
e)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不适用砾石超过1%的土壤。
4.2.2规划设计控制参数
4.2.2.1喷微灌系统的灌溉设计保证率
以地下水为水源时,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90%;以地表水为水源时,灌溉设计保证率不低于85%。
4.2.2.2灌溉水利用系数
微喷带灌溉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85;中心支轴喷灌机、绞盘式喷灌机、全塑软带快
接喷灌系统、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80。
4.2.2.3灌水均匀系数
中心支轴式喷灌机和绞盘式喷灌机的灌水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85;全塑软带固定式喷灌系统和
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灌水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75;微喷带灌水均匀系数不应低于0.60。
4.2.3田间规划布置
4.2.3.1中心支轴式喷灌机
a)地块面积适宜150亩以上;
b)喷灌机中心支座距电源最近,喷灌机末端喷头(或末端喷枪)与电力线路之间距离应符合
电力标准的规定;
c)喷灌机末端喷头(或者末端喷枪)与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m;
d)入机压力0.25MPa~0.35MPa。
4.2.3.2绞盘式喷灌机
a)将灌溉区分成长条形地块规划布置,应规划有供喷灌机转移的机行道,机行道宜与作物种
植行向垂直;
b)根据田块划分管网以及给水栓位置,给水栓间距为相邻长条形地块轴线之间距离;
c)入机压力0.4MPa~0.8MPa。
4.2.3.3全塑软带快接喷灌系统
a)地上管网为塑料软带,一般分为干管和支管两级,干管垂直于作物布置,支管平行于作物
布置;干管一般选用管径80mm~110mm,支管一般选用65mm;
b)喷头工作压力0.15MPa~0.25MPa,流量400L/h~600L/h,射程R=7.0m~10.0m;
c)喷头布置一般采用正方形组合,组合间距为1.0~1.1倍的喷头射程,可选用9m×9m、10
m×10m等组合形式。
4.2.3.4地埋伸缩固定式喷灌系统
a)可与中心支轴式喷灌机组合使用,用于地块边角等漏灌部分的灌溉;
b)喷头工作压力0.25MPa~0.35MPa,流量1.9m3/h~2.4m3/h;射程R=10.0m~12.0m;
c)喷头布置一般采用正方形组合,组合间距为1.0~1.1倍的喷头射程,可选用12m×12m、
14m×14m等组合形式。
4.2.3.5微喷带灌溉系统
3
DB13/T5438—2021
a)地上支管铺设垂直与作物种植方向,微喷带铺设平行于作物种植方向,通过软带快速接头
与支管连接,每隔1.8m~2.4m布置一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19266-2003 原产地域产品 五常大米 2003-08-09
- GB/T 19262-2003 微机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要求 2003-08-06
- GB/T 4789.10-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2003-08-11
- GB/T 4789.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 2003-08-11
- GB/T 4789.11-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 2003-08-11
- GB/T 19264.3-2003 电工用压纸板和薄纸板规范 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 第1篇:对B.0.1,B.2.1,B.2.3,B.3.1,B.3.3,B.4.1,B.4.3,B.5.1,B.6.1及B.7.1型纸板的要求 2003-08-06
- GB/T 1483.6-2003 灯头、灯座检验量规 第6部分:卡口式灯座的量规 2003-08-06
- GB 19265-2003 原产地域产品 沙城葡萄酒 2003-08-09
- GB 18145-2003 陶瓷片密封水嘴 2003-08-07
- GB/T 4789.1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棱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2003-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