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728-2024 页岩气井带压起下管柱作业规程

DB50/T 1728-2024 Drilling operation regulations for pressure-bearing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well casing in shale gas wells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1728-2024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11-27
实施日期
2025-02-27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页岩气井带压作业机起下管柱作业,常规气井带压起下管柱作业可参照执行。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重庆科技大学、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市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功田、王东、刘殷韬、杨镰菠、赵祚培、任聪、唐鹏程、王萌、杨轲舸、张国东、夏彪、高创波、蒋平、曲其勇、厉爽、苗智瑜、杨圆鉴、刘洪、余鹏、蒋勇、蒲麒兵、邓云川、夏燕。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020

CCSE10/19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728—2024

页岩气井带压起下管柱作业规程

2024-11-27发布2025-02-27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0/T172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重庆科技大学、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市安

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功田、王东、刘殷韬、杨镰菠、赵祚培、任聪、唐鹏程、王萌、杨轲舸、张

国东、夏彪、高创波、蒋平、曲其勇、厉爽、苗智瑜、杨圆鉴、刘洪、余鹏、蒋勇、蒲麒兵、邓云川、

夏燕。

I

DB50/T1728-2024

页岩气井带压起下管柱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庆市页岩气井采用带压作业机带压起下管柱作业的风险评估、一般要求、设备及工

具、施工作业、应急管理等安全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页岩气井带压作业机起下管柱作业,常规气井带压起下管柱作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894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SY/T5053.2石油天然气钻采设备钻井井口控制设备及分流设备控制系统

SY/T5225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6160防喷器检验、修理和再制造

SY/T6690井下作业井控技术规程

SY/T6989带压作业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带压作业机snubbingunit

在作业井口有压力的情况下起下管柱的作业设备,靠作用在液缸上的举升力或下压力平衡井内管柱

的重力或上顶力,安装在作业井口上,用于油套环空的压力控制和起下井内管柱等作业的装置。

带压作业snubbingoperation

井下作业施工中,利用专用设备和工具在井口压力受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施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带压作业机作业、连续油管作业和带压电缆及钢丝作业等)。

4风险评估

根据施工井井口压力将带压起下管柱作业施工井分为一类井、二类井、三类井、四类井四种类型,

具体类型划分参见表1。

表1带压起下管柱作业施工井类型

井的分类一类井二类井三类井四类井

井口压力≥35MPa35MPa>井口压力≥21MPa21MPa>井口压力≥7MPa﹤7MPa

1

DB50/T1728—2024

带压作业井施工前应对不同类型井的施工环境、施工井况、施工工艺、施工人员素质、设备因素、

施工材料等方面进行风险分析、安全评估。风险评估考虑因素参见附录A。

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订风险应对方案,满足施工条件方可施工。

5一般要求

选井基本要求

5.1.1井口应满足带压作业机的安装要求。

5.1.2套管强度和井况应能满足施工要求。

作业队伍及人员要求

5.2.1资质要求

带压作业队伍应取得相应企业施工资质。一类井的施工队伍宜具备甲级资质,一类、二类井的施工

队伍应具备乙级及以上资质。

5.2.2人员素质要求

作业人员应接受带压作业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理论知识培训与操作技能培训,具体如下:

a)理论知识培训应主要包括带压作业专业技术知识、设备工作原理、安全管理基本知识、井控

安全技术等。

b)操作技能培训应主要包括带压作业机操作程序、操作技能、井控操作和应急处置。

5.2.3岗位及持证要求

5.2.3.1带压作业队伍应设置管理岗位和操作岗位,具体如下。

a)专职管理岗位包括队长、技术员。

b)安全管理岗设置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c)每班操作岗位包括主操、副操(辅助操作手)、机械师(液控操作手)和场地工岗位,岗位

设置要求能满足主、副操定期轮换作业。

d)队长、技术员应由具有10口以上气井带压作业经验的人员担任;从事一类井主操应由具有30

口以上气井带压作业经验且含不小于5口二类井的操作经验的人员担任。

5.2.3.2所有作业人员应持井控证,队长、主操、副操等需上操作平台的作业人员应持高处作业证。

5.2.3.3队长、技术员、主操、副操应经专业培训,并经施工单位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设计要求

5.3.1气井带压作业设计包括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地质设计可单独成册或合并在工程设

计中。设计内容应符合SY/T6989的要求。

5.3.2一类井、二类井工程设计编制人员应具有30井次以上的带压作业经验或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三类井、四类井工程设计编制人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

5.3.3一类井、二类井施工设计编制人员应具有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5年以上带压作业经验;三类

井、四类井施工设计编制人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3年以上带压作业经验。

6设备及工具

2

DB50/T1728-2024

提升装置

6.1.1提升装置上提能力和下压能力应能满足施工要求,上提能力应不小于作业施工最大上提负荷的

1.4倍,下压能力应不小于最大上顶力的1.2倍。

6.1.2带压作业机卡瓦系统应至少包括2套固定防顶卡瓦或卡瓦夹接箍预警互锁联动系统。

6.1.3独立式带压作业机桅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