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68-2012 糖蔗栽培技术规程
DB46/T 68-2012 Sugar cane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6年09月
-
2012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起草人:
- 白翠云、侯本军、陈剑晓、杨本鹏、符斋、周传波。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
65.020.20
B34
备案号:33825-2012DB46
海南省地方标准
DB46/T68—2012
代替DB46/T68—2006
糖蔗栽培技术规程
Sugercaneproductiontechnicalregulations
2012-04-05发布2012-05-05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6/T68—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DB46/T68-2006《糖蔗栽培技术规程》的修订。
本标准与DB46/T68-2006的主要差异: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及表述规则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
构和编写规则》进行修改;
——增加健康种苗内容;
——修订了病虫害防治的内容;
——原有的附录A(资料性附录)删除;
——修订了附录性资料;
——对部分指标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B46/T68-2006。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白翠云、侯本军、陈剑晓、杨本鹏、符斋、周传波。
本标准所代替的标准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
——DB46/T68-2006。
I
DB46/T68—2012
糖蔗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蔗栽培的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种茎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宿根蔗栽培、
采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糖蔗的生产。
2园地的选择
糖蔗地宜选择耕作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度≤20º的平地、缓坡地或水旱田,土壤质地以沙壤土或
壤土,pH5.5~6.5,有机质≥1%为宜。
3品种的选择和种茎处理
3.1品种选择:
应选具有高产、高糖、适应性广、抗旱性强、宿根性好、抗倒伏性强等特性的品种,并适应于当地
环境条件和满足制糖工艺要求。适合海南种植的品种主要有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福农15、粤糖
55、粤糖60。
3.2种茎选择
3.2.1提倡选用脱毒健康种苗,建立并推广三级苗圃统一供种。在脱毒健康种苗尚未完全推广应用情
况下,应在长势良好、无病虫害、不倒伏的新植蔗园内选择新鲜种茎。
3.2.2种茎应选择大小均匀、节间适中、未受螟虫、绵蚜虫和粉蚧壳虫为害、不倒伏、不混杂的新植
甘蔗稍部100cm左右、种芽饱满蔗茎做种苗。
3.3种茎处理
3.3.1将种茎上的叶鞘剥去,稍头苗砍去顶端生长点。
3.3.2砍种时芽向两侧平放,在芽下位2/3节间下刀。砍种用刀要锋利,达到一刀即断,切忌砍裂蔗
种,引发伤口感染发病。同时剔除死芽、坏芽和虫蛀牙的种茎。
3.3.3生产上应砍成双芽段种茎,若节茎太短可砍成三芽或三芽以上。
3.3.4下种前将种茎放在2%石灰水中浸泡12-24小时后自然凉干,或用50%的多菌灵500-600倍水溶
液浸种20-30分钟进行消毒。
4整地
机械深耕40cm以上,耕作层达到深、松、碎、平。旱地行距为80-100㎝,水田可放宽至100-120cm,
植沟深25-30cm。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要挖好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坡地糖蔗种植沿等高线开沟,
以减少水土流失。
1
DB46/T68—2012
5播种
5.1种植季节
糖蔗种植分秋植、冬植、春植,提倡冬植和春植。
5.2种植密度
常规种苗:提倡每亩下种量3000~4000段双芽苗,水肥条件较好的水旱地和水田每亩下种量为
2500~3000段双芽为宜。
健康种苗:提倡每亩下种量2000~2500段双芽苗。
5.3基肥
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亩施有机肥1000-1500kg、尿素50kg、过磷酸钙50㎏和硫酸钾20kg。
有机肥与过磷酸钙混合堆沤25-30天充分腐熟,再与尿素和硫酸钾均匀混合后施于植蔗沟底,施后盖土
8-10cm,避免蔗种与肥料直接接触后烧苗。
5.4种植
常规种下种:将已消毒处理过的种茎直放在施过基肥的植沟里,覆土5-8cm。
健康种苗下种:将已消毒处理过的种茎横排放在施过基肥的植沟里,株距按40-45cm,覆土5-8cm。
地膜覆盖种植:下种覆土后盖上地膜。选用无色可降解地膜,地膜的宽度以50-60cm为宜。要求盖
膜时土壤相对湿度在70%左右。
5.5防治地下害虫
施基肥的同时,亩用3.6%杀虫双颗粒3-4kg和0.5%辛硫磷·阿维菌素颗粒剂2-3kg等杀虫剂防治地下
害虫。
6田间管理
6.1出苗前除草
种植后2-3天喷施除草剂。每亩喷施50%阿特拉津悬浮剂150-200mL+乙草胺100-150mL,兑水50㎏;
如果已开始出苗则喷施80%阿灭净可湿性粉剂,每亩130-150g,兑水50㎏,也可以使用其它蔗田专用除
草剂。
6.2幼苗期管理
6.2.1查苗、补苗
在蔗苗3-5叶时,将弱小苗、病虫害苗除去,补种健壮种苗。补苗宜在阴天、雨后或傍晚进行,苗
穴淋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6.2.2中耕除草
在蔗苗3-4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可用人工除草或喷除草剂。萌芽后可用80%阿灭净可湿性粉剂
或用65%敌·二·莠WP,也可以使用其它蔗田专用除草剂。
2
DB46/T68—2012
6.2.3水肥管理
看苗施肥,如果蔗苗壮且多,可以少追肥;如果蔗苗弱、小,则需适当多追肥。长势一般的蔗苗要
注意平衡施肥;出现缺肥症状的要对症施肥。
6.2.4病虫害防治
加强对蓟马、蔗螟、蔗龟等病虫的防治:结合小培土亩施18%杀虫双水剂500倍或4.5%高效氯氰
菊酯乳油1000倍或每亩开沟撒施3.6%杀虫双颗粒5kg防治螟虫;蓟马在发生初期用3%啶虫脒乳油10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
6.3分蘖期田间管理
6.3.1除草
分蘖期如田间有双子叶、香附子和单子叶三叶期以下的杂草,每亩用72%二甲四氯100克加40%阿
特拉津胶悬剂250mL,兑水60kg喷雾。
6.3.2促进有效分蘖
6.3.2.1施攻苗肥
在蔗苗6-7片真叶时,结合小培土进行中耕除草,追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10kg-15kg,硫酸钾
10kg。
6.3.2.2小培土
蔗苗6-7片真叶时,进行中耕除草和小培土,用行间细土向蔗苗基部培高3-4cm。
6.3.2.3保持土壤湿润
干旱时及时灌水至湿润。
6.3.3适时间苗、定苗
在甘蔗伸长初期,大多数蔗株茎部已露出1-2个节间时进行,将过多过密的弱苗、虫病苗间除。
6.3.4施攻蘖肥
在分蘖盛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15/T 3965-2025 典型自然资源地物光谱数据库构建技术规范 2025-03-28
- DB15/T 3967.2-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2部分:太阳能发电工程 2025-03-28
- DB15/T 1061-2025 抗旱造林技术规程 2025-03-28
- DB15/T 3967.4-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4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2025-03-28
- DB15/T 3966-2025 冰雹灾害评估方法 2025-03-28
- DB15/T 3967.1-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1部分:火电工程 2025-03-28
- DB15/T 3967.5-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5部分:档案业务建设 2025-03-28
- DB15/T 3967.3-2025 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规范 第3部分:水利工程 2025-03-28
- DB15/T 577-2025 太阳能资源计算与评估方法 2025-03-28
- DB15/T 3964-2025 气候脆弱性评价方法 玉米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