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7/T 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 米城大米

DB5117/T 22-2020

四川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117/T 22-2020
标准类型
四川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11-25
实施日期
2020-11-25
发布单位/组织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达州市农业农村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产地环境条件、基地建设、品种选择、耕作要求、播种育秧、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稻谷收获贮藏、产品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生产。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达州市达川区种子管理站、达州市达川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起草人:
方传茂、王仁贵、何国清、赵其江、孙洋、刘波。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7.060

CCSB22

DB5117

四川省(达州市)地方标准

DB5117/T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

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Michengrice

2020-11-25发布2020-11-25实施

达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17/T22-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达州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达州市达川区农业农村局、达州市达川区种子管理站、达州市达川区农业技术推

广站、达州市达川区植保植检站、四川腾华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传茂、王仁贵、何国清、赵其江、孙洋、刘波。

1

DB5117/T22-2020

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产地环境条件、基地建设、品种选择、耕作要求、播种育秧、

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稻谷收获贮藏、产品质量要求、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地理标志产品米城大米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27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GB/T5490粮食检验一般规则

GB/T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5492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5494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杂质、不完善粒检验

GB/T5502粮油检验米类加工精度检验

GB/T5503粮油检验碎米检验法

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T15683大米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GB/T17109粮食销售包装

GB/T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

GB/T22294粮油检验大米胶稠度的测定

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2

DB5117/T22-2020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2005〕第78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0〕第112号公告《关于批准对江口醇酒、青川天麻、米城大米、

富顺香辣酱、炉霍雪域俄色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3术语与定义

GB/T17924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

米城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达县米城乡、赵固乡、大堰乡、檬双乡、堡子镇、龙

滩乡、金石乡、安云乡、碑庙镇、青宁乡、梓桐乡、北山乡、江陵镇等13个现辖行政区域。见附录A。

5产地环境条件

5.1环境要求

5.1.1海拔条件

米城大米水稻适宜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散射光较多、相对湿度适宜且海拔高度在500m~

1000m深丘、中高山区域种植。

5.1.2温度

5.1.2.1稻谷每个生长期的温度

米城大米水稻苗期适温15℃~28℃;分蘖期适温28℃~30℃;幼穗分化期24℃-28℃;灌浆期适

温22℃~30℃。

5.1.2.2育秧

育秧温度要求10℃以上,12℃时发芽较快。采用增温育秧,以旱地育秧为主。小中苗秧移栽的667

㎡备苗床面积20㎡~25㎡,大苗秧移栽的667㎡备苗床面积30㎡~40㎡;以壤土为好;做好培肥、

调酸、消毒、浇水、化控等环节。加强秧苗管理,出苗前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后应重点防治“立枯病”,

使育出的秧苗矮健、嫩绿。

5.1.3光照

水稻喜光,对光照敏感性较强,阳光充足,生长旺盛,籽粒饱满产量高;光照不足,籽粒不饱满产

量低;漫射光,有助于秧苗生长及稻谷籽粒饱满,品质好。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能。

3

DB5117/T22-2020

5.1.4土壤

紫色水稻土,质地以壤土为主,土壤PH值6.3~7.5,土壤有机质含量≥1.0%,土壤中全氮含量

1g/kg左右。

5.1.5微风

1~3级风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减少病虫害。

5.1.6营养元素

5.1.6.1施肥原则

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提倡测土配方施肥,控氮稳磷增钾,配合施用。

5.1.6.2施肥量

氮、磷、钾之比为2:1:2,一般667㎡施纯氮10Kg~12Kg,五氧化二磷5Kg~6Kg,氧化钾10Kg~

12Kg,有机肥1000Kg~1500Kg。

5.1.6.3施肥方法

应采用底肥、分蘖肥、穗粒肥相结合的方法。全部有机肥、磷肥、50%氮肥、50%钾肥混匀撒施后耙

田,2~3天后栽秧。30%氮肥在秧苗返青后作分蘖肥施入,余下的氮肥和钾肥作穗、粒肥施入。

5.2生产基地条件

5.2.1灌溉水要求

灌溉水质量指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