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929-2012 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验规范
DB51/T 929-2012 The inspection specifications for dedicated devices for compressed natural gas in vehicle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9年03月
-
201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3.020.01
B21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929—2012
代替DB51/T929-2009
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验规范
2012-03-30发布2012-04-01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51/T929—201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要求..............................................................................1
5检验方法..........................................................................4
6判定规则..........................................................................4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安全性能检验内容和方法................5
I
DB51/T929—20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修订。
本标准代替DB51/929-2009《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验规范》,与DB51/929-2009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不在准许使用车载气瓶压缩天然气作为检测气源(见4.1.3,2009年版);
——修改了气瓶、高压管路、高压接头与热源安装尺寸和支架尺寸(见4.2.2、4.2.9,2009
年版);
——增加了使用压缩天然气增压装置提供20MPa检测气源对管路及装置的气密性检验(见
5.3);
——删除了非法规性的管理要求(见4.1.1,2009年版)
——删除了附录B(见2009年版)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在附录A中修改了4.1.3、4.2.2.2、4.2.2.6、4.2.9、4.3.7。
本标准由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四川省交警总队。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山桥、蒋青、雷鹏、朱洪奇、杜艳雄、李聪、李异、韩绍义、邱荣先。
本标准于2009年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51/T929—2012
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检验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用汽车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术语和定义、要求、检验方法、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四川省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安装使用额定工作压力不大于20MPa的压缩天
然气在用汽车的专用装置定期检验和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65卡套式管接头技术条件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7676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标志
GB/T17895天然气汽车和液化石油气汽车词汇
GB/T18437.1燃气汽车改装技术要求第1部分压缩天然气汽车
GB/T19240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的安装要求
GB19533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
GB/T20735汽车用压缩天然气减压调节器
GB24160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气瓶
QC/T245压缩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技术条件
QC/T67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电磁阀
QC/T746压缩天然气汽车高压管路
QCn29009-1991汽车用接线接头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17895规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要求
4.1基本条件
4.1.1持有效的《机动车行驶证》、《四川省车用天然气气瓶使用登记证》、《压缩天然气气瓶定期
检验的有效报告》,车辆和气瓶唯一性认定应符合GB7258和GB19533的规定。
4.1.2压缩天然气专用装置应具有生产企业产品和相关技术标识,不应使用无厂名、厂址、产品标志
的产品。
4.1.3车辆内或充气阀附近安装有耐用铭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DB51/T929—2012
a)车辆识别代号或车架号;
b)气瓶安装及压缩天然气汽车制造或改装单位名称;
c)气瓶编号、气瓶生产厂名称和气瓶出厂日期;
d)气瓶安装个数和气瓶的容积。
4.1.4车辆前后端醒目位置有符合GB/T17676要求的压缩天然气汽车标志。
4.2安装
4.2.1加气口
加气口应安装在具有防护和易于充气操作的位置,距车辆外轮廓边缘距离应不小于15mm,並具有
防止压缩天然气渗漏的单向阀及防尘塞。
4.2.2气瓶
4.2.2.1气瓶应被安全地固定在车上,安装气瓶的固定座应具有阻止气瓶旋转、移动的能力,固定座
应便于拆装工作。气瓶安装后其强度和刚度不允许下降,车架(车身)结构强度也不应受影响。
4.2.2.2气瓶安装位置应远离热源,必要时应采取隔热措施。在任何情况下,气瓶及其所有高压管路
和高压接头与发动机排气管和传动轴的任何部位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当与发动机排气管的距
离在100mm~200mm之间时,应设置固定可靠的隔热装置。
4.2.2.3气瓶应安装在通风位置或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
4.2.2.4气瓶与汽车后轮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气瓶安装在汽车车架下时,气瓶下方应采取有
效防护措施且气瓶及其附件不允许布置在汽车前轴之前。
4.2.2.5气瓶不允许直接安装在驾驶室、载人车厢和货箱内。当不得不安装在上述部位时,必须设置
防护罩并将气瓶与驾驶室或载人车厢有效分离。隔离装置应有很强的防护功能,当车辆受到冲撞时,隔
离装置应能有效地防止气瓶冲入驾驶室或载人车厢或货箱内。不能因车辆运动使气瓶安装后与车体和构
件产生摩擦,必须加装柔性橡胶隔离垫。
4.2.2.6气瓶与支架之间应垫厚度不小于4mm的橡胶垫,气瓶卡带的宽度不小于40mm,厚度2.5mm~
3mm。
4.2.2.7气瓶的安装及保护罩的设置,应能保证气瓶阀的正常操作和检查。
4.2.2.8气瓶及支架最低位置离地距离应不小于汽车满载时的最小离地间隙,且不得改变车辆离去角
及纵向通过半径。
4.2.2.9气瓶阀和管接头应得到有效的保护,可借用车辆上的设施向气瓶阀和管接头提供保护;气瓶
阀外缘与车辆外轮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于200mm。在货车车厢内安装气瓶时,应安装保护罩。
4.2.3高压天然气电磁阀
必须设置符合QC/T674规定的高压天然气电磁阀。高压天然气电磁阀距减压调节器的安装距离宜近,
其间距不大于1m。
4.2.4手动截止阀
手动截止阀应符合GB/T19240规定,应安装在气瓶到减压调节器之间易于操作的位置,阀体不允
许直接安装在驾驶室内,手动截止阀应清楚地标明“供给(开)”和“中断(关)”的方向。手动截止
阀的手动旋转行程应小于270°。
4.2.5高压过流保护装置
2
DB51/T929—2012
应安装高压过流保护装置,使用单只气瓶的车辆应采用含过流保护关闭功能的气瓶阀,使用多只气
瓶的车辆应增设管路过流保护阀,当高压管路发生断裂时能有效切断气源。
4.2.6减压调节器
4.2.6.1减压调节器应符合GB/T20735的规定,宜安装在振动较小、尽量靠近发动机的位置,与发动
机之间的燃气管路宜采用柔性连接;安装位置应确保实现对减压调节器的常规调整、检查和维修;减压
调节器安装位置应尽量远离排气系统。如果离排气系统的距离小于150mm时,应设置固定可靠的隔热
装置;减压调节器的布置应不影响所有软管的自由移动。
4.2.6.2当减压调节器采用发动机冷却液加热时,应安装在低于发动机节温器及散热器顶部的位置,
使循环水路畅通,水管路及接头不得渗漏。
4.2.6.3气瓶至减压调压器之间应安装滤清装置,并易于检查、清洗和更换。
4.2.7燃料转换开关
若天然气电控单元ECU不具有燃料自动转换功能,即使手控开关打开,也具有发动机熄火自动切断天
然气的功能。燃料转换开关应安装在驾驶员操作方便的位置,挡位标记应明显,能分别控制供油、供气。
发动机点火时间转换器,应由燃料转换开关统一控制。
4.2.8混合器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L/T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2014-10-30
- SL/T 656-2014 泵站拍门技术导则 2014-11-05
- SL/T 124-2014 水泥水化热测定仪校验方法 2014-11-04
- SL/T 114-2014 固结仪校验方法 2014-09-10
- SL/T 174-2014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2014-10-27
- SL/T 520-2014 洪水影响评价报告编制导则 2014-03-28
- SL/T 110-2014 切土环刀校验方法 2014-09-10
- SL/T 712-2014 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2014-12-05
- SL 17-2014 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 2014-05-09
- SL/T 117-2014 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 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