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915-2021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 水域

DB11/T 1915-2021 Professional Emergency Rescue Team Capacity Building Standards for Water Areas

北京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1/T 1915-2021
标准类型
北京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12-28
实施日期
2022-04-01
发布单位/组织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20.40

CCSR5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1915—2021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水域

Specificationforcapabilityconstructionofprofessionalemergency

rescueteam—Waterareas

2021-12-28发布2022-04-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1915—2021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专业救援能力要求....................................................................1

基础能力........................................................................1

技术能力........................................................................2

5综合保障能力要求....................................................................4

基本保障........................................................................4

水域训练区保障..................................................................4

装备保障........................................................................4

6技能提升能力要求....................................................................5

培训............................................................................5

训练............................................................................6

演练............................................................................7

7组织管理能力要求....................................................................7

附录A(资料性)水域救援装备配备相关示例.............................................8

参考文献..............................................................................11

I

DB11/T1915—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

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安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谢昱姝、周扬凡、李让、陈磊钢、代宝乾、刘尊涛、乔海生、张蓓、徐亚博、

葛悦、邓兵兵、张晋、杨洋。

II

DB11/T1915—2021

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规范水域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专业救援能力要求、综合保障能力要求、技能提升能力

要求和组织管理能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不适用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能力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20827职业潜水员体格检查要求

GB/T29177消防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要求

JT/T957潜水员培训与考核要求

XF/T3001水域救援作业指南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水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professionalemergencyrescueteamofwaterareas

对因城市洪涝灾害、交通工具坠水、内河湖泊船舶搁浅翻沉、孤岛遇险、冰上遇险等突发情况而遇

险和被困人员,开展水上和水下救援行动的组织。

应急救援潜水员emergencyrescuediver

使用自携式空气潜水装备,对水下遇险和被困人员执行开放水域18米以浅免强制减压潜水救援任

务的人员。

4专业救援能力要求

基础能力

4.1.1水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以下简称“队伍”)应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机动能力,应在接到

报警或指令后30分钟内集结。

4.1.2队伍应具备救援行动管理和指挥能力,能够开展信息收集与处理、救援行动规划、全程协调与

指挥、现场灾害评估和媒体应对等工作。

4.1.3队伍应具备持续救援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能够在一个独立的工作场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1.4队伍应具备与其他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联动能力。

1

DB11/T1915—2021

4.1.5队伍应具备静水救援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可根据队伍自身情况和辖区内救援需求,具备急流

救援、潜水救援、冰面救援等技术能力。

4.1.6队伍应由应急值守、应急指挥、现场处置和应急保障四类人员构成,可根据实际调整人员分工

和各岗位人数。

4.1.7按照救援环境,应设置下列现场处置岗位人员:

a)应用静水救援技术时,救援组应由安全员、救援人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b)应用急流救援技术时,救援组应由安全员、救援员、上游观察员、下游拦截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c)应用潜水救援技术时,潜水团队应至少配备2名潜水员(以下简称潜水员)和2名信绳员。条

件允许时,潜水团队宜由潜水安全员、主信绳员、备用信绳员、主潜水员、备用潜水员、装备

操作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d)应用冰面救援技术时,救援组应由安全员、救援人员、支援队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4.1.8按照使用的特定救援工具,应设置下列岗位人员:

a)应用舟艇救援技术时,救援组应由指挥员、安全员、救援人员、舟艇驾驶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b)应用绳索系统救援技术时,救援组应由指挥员、安全员、救援人员、绳索操作员、上游观察员、

下游拦截员等岗位人员组成。

4.1.9实施救援行动时,队伍可由一支或多支最小编组组成。最小编组人数不应少于6人,其中至少

包括1名指挥员和1名安全员。

4.1.10队员工作经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急指挥人员(指挥员)应具有5年及以上水域救援工作经验;

b)现场处置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员、救援人员、上游观察员、下游拦截员、舟艇驾驶员、绳

索操作员、潜水员和信绳员)应具有3年及以上水域救援工作经验;

c)应急值守人员和应急保障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后勤人员、媒体负责人)应具有1年及以上相关

救援工作经验。

4.1.11队员应经过游泳培训,通过相应技能考核。潜水员应定期组织潜水训练,每年测试应急救援潜

水技能。

4.1.12队员应定期参加体适能测试和心理测试,应具备与救援相适应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潜水员

体格条件应符合GB20827的要求。

4.1.13队员应参加应急救援员和紧急医疗救护资格培训考核。

4.1.14救援人员、潜水员、舟艇驾驶员、绳索操作员应经过专业训练并具备相应专业资质。

技术能力

4.2.1应急值守

应急值守人员应具备下列能力:

a)能利用应急值班值守相关规范用语,接听、记录并传达险情基本情况;

b)能依据应急资源调配程序和指挥员指令,调配车辆、人员、舟艇、装备等应急资源。

4.2.2应急指挥

指挥员应具备下列能力:

a)具备指挥救援行动与对外协调联络的能力;

b)能够按照实施救援行动安全风险从小到大顺序,选择岸上救援、舟艇救援、入水救援等技术与

方法;

c)能够快速确定现场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及时上报救援现场信息和部署任务;

d)熟悉三级组网模式,便于接入消防救援指挥体系。

2

DB11/T1915—2021

4.2.3现场处置

4.2.3.1水面救援技能

4.2.3.1.1安全员应具备下列能力:

a)能对救援现场进行安全监测,确定安全防护等级,检查救援人员安全防护装备和措施,落实救

援行动的安全保障;

b)能掌握现场安全状况和救援人员的体力、健康情况,并向指挥员提出人员替换的建议;

c)能掌握现场警戒、警示提醒、安全撤离方法和要求。

4.2.3.1.2救援人员应具备下列能力:

a)能使用抛投式、递伸式、拦截式救生装备救助水面遇险和被困人员;

b)能使用入水、涉水救援的方法救助水面遇险和被困人员;

c)能使用舟艇救助水面遇险和被困人员;

d)能使用绳索系统救助水面遇险和被困人员。

4.2.3.1.3上游观察员应具备对水域上游突发险情的识别能力和适时发出预警信号的能力,能占据有

利位置,观察水域上游漂浮物、来往船只、洪峰状态及其他影响救援行动安全的水面情况。

4.2.3.1.4下游拦截员应掌握水面拦截救援装备的使用,具备拦截救援落水下漂的救援人员或遇险和

被困人员的能力。

4.2.3.1.5舟艇驾驶员应具备在水中操控动力舟艇的技能,能进行舟艇组装与舷外机装卸,并能排除

和处置简单故障。

4.2.3.1.6绳索操作员能进行绳结制作、锚点选择与制作等绳索系统的架设及布置。

4.2.3.2水下救援技能

4.2.3.2.1潜水安全员应具备预判潜水救援潜在危险的能力,监督所有潜水工作安全进行。

4.2.3.2.2潜水员应具备下列能力:

a)熟悉潜水物理学和生理学等相关基础理论知识;

b)具备下列水性技巧:

1)仅使用面镜、呼吸管与蛙鞋的情况下,不使用手臂划水,打腿连续游泳800米,且完成时

间少于16分钟;

2)在不使用助浮和助推用具辅助下,进行500米的连续游泳,且完成时间少于14分钟;

3)在不使用助浮和助推用具辅助下,水下连续潜泳30米;

4)在穿着全套潜水装备情况下,完成100米疲惫潜水员拖带,且完成时间少于4分钟;

5)在不使用助浮和助推用具辅助下,进行15分钟浮生漂浮,且在最后2分钟双手高举出水

面;

c)能进行潜水装备的检查、组装、调整和着装,并熟悉装备的性能参数、运行模式、维护保养、

操作程序、常见问题、应急处置等;

d)能根据搜索时水况、风向、天气等条件判断水流情况;

e)能运用潜水搜索方法搜索目标;

f)能控制水下遇险和被困人员脱险程序;

g)能为水下遇险和被困人员佩戴潜水装备;

h)能拖运水下遇险和被困人员;

i)能对沉入水下的交通工具进行摸测、定位与搜救;

j)能利用水下通联方式和信号与岸上人员保持联络;

k)能利用水下摄影摄像技术,记录现场重要信息,标示证物发现的位置。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