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共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徐州市司法局、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徐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徐州市云龙区城市管理局、睢宁县李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邳州市官 湖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铜山区张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云龙区彭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江苏师范大学。
- 起草人:
- 房浩、张艳、杨怀亚、于泳洋、刘龙、张振海、童斌、蔡克峰、刘顺、张冠军、
- 出版信息:
-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160
CCSA90
3203
徐州市地方标准
DB3203/T1042—2023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建设与运行规范
Specificationfortheconstructionandoperationofgrassroots
comprehensive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agencies
2023-12-29发布2024-02-01实施
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3/T1042—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职责范围.............................................................................1
5机构建设.............................................................................1
场所建设.........................................................................2
队伍建设.........................................................................3
装备建设.........................................................................4
数字化建设.......................................................................4
6机构运行.............................................................................5
执法制度.........................................................................5
执法运行.........................................................................5
执法监督.........................................................................5
执法档案.........................................................................5
附录A(资料性)办公用房功能配置标准............................................7
附录B(资料性)技术业务用房各功能区用途和设备配置要求..........................8
附录C(规范性)标识标牌........................................................9
C.1形象标牌(门头).................................................................9
C.2服务大厅背景墙...................................................................9
C.3执法车辆喷涂示意图..............................................................10
附录D(资料性)执法装备配备清单...............................................12
D.1执法装备配备清单................................................................12
附录E(规范性)服饰式样及标志示意图...........................................16
E.1帽类............................................................................16
E.2服装............................................................................17
E.3鞋类............................................................................19
E.4标志............................................................................20
附录F(规范性)执法流程.......................................................22
参考文献........................................................................25
I
DB3203/T1042—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徐州市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共徐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徐州市司法局、徐州市城市管理局、徐州
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徐州市云龙区城市管理局、睢宁县李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邳州市官
湖镇综合行政执法局、铜山区张集镇综合行政执法局、云龙区彭城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江苏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房浩、张艳、杨怀亚、于泳洋、刘龙、张振海、童斌、蔡克峰、刘顺、张冠军、
陈曦、张峰振。
II
DB3203/T1042—2023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建设与运行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职责范围、机构建设与机构运行。
本文件适用于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建设与运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8894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GB/T20269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2027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grassrootscomprehensive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
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以自己的名义,履行法律、行政法规授予的和经省批准赋予的行政
处罚权,以及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权的执法活动。
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grassrootscomprehensiveadministrativelawenforcementagencies
镇(街道)范围内,具体负责基层综合行政执法的机构。按照核准的名称统一称为“XX镇(街道)
综合行政执法局”。
4职责范围
组织开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协同配合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综合协调区域
内其他执法派驻机构的执法活动。
履行辖区内综合行政执法的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协助做好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应诉工作。
负责基层治理事务中需综合行政执法机构配合完成的工作。
完成上级交办的相关工作。
5机构建设
1
DB3203/T1042—2023
场所建设
5.1.1基础设施
5.1.1.1办公场所应按照便民原则,在辖区内位置适合、交通便利、环境适宜、基础设施和地质条件
良好的地点设置。
5.1.1.2办公场所应布局合理、功能齐备,宜独立、集成设置,采取集中办公形式。采取集中办公的,
办公场所应按照共享和差异化需要,统筹设置“办公区”、“便民区”、“备勤区”、“办案区”、“指
挥协同区”等区域。
5.1.1.3办公场所应按使用功能分为办公用房和技术业务用房,符合日常办公、执法监管及其它业务
工作要求。
5.1.1.4办公场所应配置水、电、消防设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给排水、电路电气等设备设施应正常运转,设施设备的使用应符合节能环保要求;
b)电力设施满足室内办公需要,应配备可持续供电达4h及以上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宜自备发
电系统;
c)消防设施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
5.1.1.5办公场所应配置满足服务需求的便民服务设施,包括接待设施、宣传栏、意见箱、便民物品、
急救用品等,建设无障碍通道。设置固定的停车位(停车库),配备电动汽车充电桩、电动自行车集中
充电点。
5.1.2用房管理
5.1.2.1办公用房
5.1.2.1.1办公用房由基本办公用房(办公室、服务用房、设备用房)、附属用房两部分组成,功能
配置应按国家有关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执行,参见附录A。
5.1.2.1.2办公用房面积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相关规定。
5.1.2.2技术业务用房
5.1.2.2.1应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大厅、调解接待室、调查询问室、执法指挥室、值班室、执法装备库、
罚没物品库(场)等功能室。
5.1.2.2.2面积应符合履行业务职能的要求,一般应不少于260m2,每增加1人,面积宜增加15m2。
技术业务用房各功能区用途和设备配置要求参见附录B。
5.1.3标识标牌
5.1.3.1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名称应当规范。办公场所的单位门头,条牌、门牌等设置应当美观大
方、便于识别。
5.1.3.2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外观形象、服务大厅背景和车辆标识应统一,标识大小与场所大小
整体协调。标识标牌参见附录C。
5.1.3.3各功能区应于醒目位置设置清晰明确、定位准确且有引导作用功能标识牌和统一的标识导向
系统。
2
DB3203/T1042—2023
队伍建设
5.2.1人员配备
5.2.1.1应配备不少于6名综合行政执法人员,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应依法取得行政执法证,方可从事
行政执法活动。
5.2.1.2可配备一定数量的执法辅助人员,执法辅助人员应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执法辅助工作。
5.2.1.3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命应当征求县(市)、区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
局)的意见。
5.2.1.4法制审核机构或法制审核人员应当由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明确。
5.2.2人员培训
5.2.2.1应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标准化制度化培训机制。执法培训应与日常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相结合。
5.2.2.2执法培训应当列入年度工作计划,每年应组织不少于一次的集中执法培训。初次申请领取行
政执法证的人员应当参加行政执法机关组织的上岗培训和司法行政部门组织的公共法律知识培训。上岗
培训一般分为集中学习和岗位实训两个阶段。集中学习阶段不得少于40学时,岗位实训阶段不得少于
120个学时。已领取行政执法证的人员每人每年应当完成不少于40学时的业务法律知识、执法技能培
训和不少于20学时的公共法律知识培训。
5.2.3人员礼仪
5.2.3.1仪容
5.2.3.1.1应保持仪容端庄,仪表整洁。
5.2.3.1.2应保持头发整洁,不应染彩发。男性不应留长发、剃光头(自身少发、无发除外)、留大鬓
角、蓄胡须。女性应当束发,发垂不应过肩。
5.2.3.1.3不应纹身、化浓妆、留长指甲、染指甲,不应戴夸张性饰物。
5.2.3.1.4除工作需要或眼疾外,不应佩戴有色眼镜。
5.2.3.2着装
5.2.3.2.1在执法活动、对外窗口办公、宣传活动、集会时,应着统一制式服装(以下简称“制服”),
并正确佩戴标志,服饰式样及标志示意图参见附录E。非公务需要不应穿着制服出入酒店、商场、娱乐
场所等地。
5.2.3.2.2穿着春秋装、夏装时,上衣下摆必须束在腰带内;穿着冬装时,冬装内衬衣下摆不应外露,
应系制式领带。
5.2.3.2.3不应混穿不同季节的执法服装,不应混穿执法服装和便装。
5.2.3.2.4着制服时,除在办公区、室内或者其他不宜戴制式帽子的情形外,应当戴制式帽子,不应
戴歪帽、衣领上翻、挽袖口、披衣、敞怀、卷裤腿、赤脚、穿拖鞋等。
5.2.3.2.5执法人员应爱护和妥善保管执法服装及执法标志,不应变卖或擅自拆改,不应转借或赠送
他人使用。
3
DB3203/T1042—2023
5.2.3.3举止
5.2.3.3.1应举止端庄、谈吐文明、行为得体、精神饱满、姿态良好。
5.2.3.3.2参加执法考试、培训、会议等集体活动,应按规定的时间和顺序入场,按指定位置就座,
遵守考场、课堂、会场纪律,不应随意走动、交头接耳、接打电话、打瞌睡等。结束时应按要求有秩序
地退场。
5.2.3.3.3在现场执法时,不应袖手、背手和将手插入衣袋,不应吸烟、吃食物,不应搭肩挽背,闲
聊、嬉笑打闹。
5.2.3.4用语
5.2.3.4.1用语应规范、文明,不应使用粗俗、歧视、训斥、侮辱、威胁性以及诱导性语言。
5.2.3.4.2语言交流应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态度诚恳、用语礼貌。
5.2.3.4.3宜使用普通话。根据当事人实际情况,也可使用容易沟通的语言。
5.2.4人员考核
应制定考核办法,优化考核评价体系,采取综合考核的方式。其他考核评议活动应当与综合考核结
合进行。
装备建设
5.3.1应配备满足执法需要的执法装备。执法装备配备类型,包括交通类、取证类、通信类、防护类
和其他类。执法装备配备清单参见附录D。
5.3.2应指定专人或委托专业的机构负责执法装备的维护,落实执法装备使用和维护的管理制度,定
期做好执法装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执法装备的正常使用。
数字化建设
5.4.1运用以综合行政执法业务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完善配套硬件设施。
5.4.2借助掌上执法、网上执法等数字化手段,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程序网上流转、执法活
动网上监督、执法信息网上查询等动态化管理。
5.4.3应依托本地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平台,有效衔接镇(街道)基层治理平台,实现协同指挥、监管
检查、处罚办案“一网通办”。
5.4.4网络环境应满足办公自动化和安全监控的需求,具备连通互联网、政务外网、政务内网条件,
网络接口应标注具体网络类型,根据工作需要和权限等分类覆盖办公区域,无线网络信号应覆盖全部公
共服务区域。
5.4.5信息和网络安全应符合GB/T20269、GB/T20270、GB/T20271的要求。
5.4.6应做好机房、布线系统、监控系统等物理环境、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存储设施、集成应用系统
的管理和维护。定期评估各类设施及平台的性能,制定故障应急预案,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5.4.7应落实信息安全和保密机制,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隐私、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
务信息等数据应当依法予以保密,不应泄露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4
DB3203/T1042—2023
6机构运行
执法制度
应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相关行政执法权力运行保障制度,包括但不限于: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证据收集与运用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制度;
——执法协调协作和案件移送工作制度;
——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学习培训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QB/T 2260-1996 灯用卤磷酸钙荧光粉相对亮度测试方法 1996-11-15
- HB 4-13-1976 直角管接头 1976-10-27
- JB/T 6017-1992 分流离心式机油滤清器参数 1992-05-28
- JT 196-1995 海船机舱进水应急操作规程 1995-10-06
- JB/T 5626-1991 显像管焙烧炉 能耗分等 1991-09-13
- FZ/T 94003-1991 盖板式木质梭子 1991-06-10
- DZ/T 0064.61-1993 地下水质检验方法 磷铋钼篮比色法 测定磷酸根 1993-02-27
- HB 6028-1986 过隔板带密封垫圈三通管接头 1986-06-17
- SJ/T 10288.9-1991 镉镍圆柱密封碱性蓄电池 GNYG10碱性蓄电池 1991-11-12
- HB 3535-1985 带后引导的刃倾角直柄机用铰刀 d=6~9.5mm 198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