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08/T 204-2023 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防倒技术规程

DB3208/T 204-2023 Summer Soybean-Maize Strip-Farming Composite Anti-Overtopp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江苏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208/T 204-2023
标准类型
江苏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2-27
实施日期
2023-12-31
发布单位/组织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阴师范学院、扬州大学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1

3208

淮安市地方标准

DB3208/T204—2023

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防倒技术

规程

Codeofpracticeforcomprehensiveantilodgingofsummersoybeanand

cornstripcompositeplanting

2023-12-27发布2023-12-31实施

淮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208/T20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淮安市农业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淮阴师范学院、扬州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大路、文章荣、李瑞雪、陆大雷、文廷刚、宋佳敏、杜小凤、杨文飞、贾艳

艳、殷小冬、李其胜、李可、蒋伟勤、车阳、杨威、徐永刚、吴兰田。

I

DB3208/T204—2023

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防倒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防倒技术的产地环境、综合防倒技术、收获和贮藏、

生产记录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淮安市夏播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生态类型相同及相近种植区可参照推广应

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GB4404.2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500秸秆粉粹还田机作业质量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DB32/T3352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soybean-cornstripcompositeplanting

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采用2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4行大豆带相间复合种植,年际间交

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

3.2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综合防倒技术comprehensiveanti-fallingtechnologyofsoybean-

cornstripcompoundplanting

1

DB3208/T204—2023

在选用抗倒伏品种的基础上,前期以促根壮苗、后期以优群壮杆技术为主,辅之以物理、化学防控

技术等,增强大豆和玉米抗倒能力,预防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倒伏的发生。

3.3

三沟threechannel

田间三沟指的是厢沟、腰沟、围沟。其中与田块耕作方向平行的竖沟称为厢沟,与田块耕作方向垂

直的横沟称为腰沟,田边与田外大沟相通的横沟和竖沟统称为围沟。

4产地环境

适宜在淮安市大豆玉米主产区进行种植。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

5综合防倒技术

5.1品种选择

选择通过国家或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本区域种植的良种。大豆选用耐荫、抗倒、

宜机收的高产品种;玉米选用株型紧凑或半紧凑、耐密、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品种。玉米、大

豆种子质量应分别符合GB4404.1和GB4404.2的规定。

5.2种子处理

大豆种衣剂处理。播种前3天~5天,选择晴好天气晒种4小时~6小时。晒种后进行药剂拌种,拌种

应符合GB/T15671的规定。在新开垦地、重迎茬地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每亩大豆种子用根瘤菌剂

500克进行拌种;根据土壤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可选用钼酸铵、硼砂等进行拌种。钼酸铵拌种用量为每

千克大豆种子拌钼酸铵2克~4克,用硼砂拌种时,用量每千克大豆种子拌硼砂1克~3克。防治土传病害

选用26%多福克种衣剂1:60或15%福克种衣剂1:6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微肥拌种和种子包衣同时应用

时,应先微肥拌种,阴干后再进行种子包衣。

玉米采用专用包衣剂进行包衣。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20毫升兑100克~150

克水,拌玉米种10斤,通风处晾干即可播种。玉米种子包衣质量要符合GB/T15671的规定。

5.3合理耕作

5.3.1前茬处理

大豆和玉米播种前选用带切割粉碎抛洒装置的小麦联合收获机,小麦秸秆打捆离田或秸秆全量粉碎

抛洒覆盖还田,小麦秸秆粉碎还田质量应符合NY/T500的规定。

5.3.2耕整地

小麦收获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耕整地。采用旋耕整地方式,用旋耕机旋耕3次,采用一档(慢速)

纵向旋耕1遍粉碎翻埋秸秆与根茬,二档(中速)纵向旋耕整地1遍,三档(快速)横向旋耕平地沉实。

旋耕深度15厘米以上。土壤旋耕质量符合NY/T499的规定。

5.3.3开沟做畦

播种前选用15马力以上的开沟机开沟做畦。田间厢沟、腰沟、围沟“三沟”深度分别达到20厘米、

25厘米和35厘米左右;田外大沟深60厘米~80厘米;厢沟间隔2.2米;腰沟间隔50米~60米,做到

2

DB3208/T204—2023

沟沟相通,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低土壤湿度,减轻渍涝灾害。沟土应打细均匀覆盖畦面,避免有大的

土块。

5.4高质量播种

5.4.1适墒播种

大豆玉米播前要保证表层0厘米~5厘米土壤田间持水量以保持最大田间持水量80%左右为宜,若

最大田间持水量小于60%,播种后及时浇灌补墒。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

5.4.2适期播种

淮安市夏玉米和夏大豆可同时播种,播种时间为6月15日~25日。播种时注意小麦收获后的水分

管理,墒情较好地块(田间持水量60%~65%)可适墒播种;土壤较干旱或较湿润时,根据天气预报等

墒播种(不超过6月25日)或结合滴灌装置实施播种;土壤极度干旱时,需造墒播种,先漫灌表层土

壤,再晾晒至适宜墒情(以3天~5天为宜)后播种。

5.4.3精量播种

根据土壤肥力适当缩小玉米、大豆株距,达到净作的种植密度。实行2行玉米带与4行大豆带复合

种植,玉米株距11厘米,播种密度4600粒/亩,玉米带宽≤40厘米,相邻玉米带间距2.2米~2.3米;

大豆株距10厘米,播种密度10200粒/亩,大豆行距30厘米;玉米带与大豆带间距65厘米~70厘米。

播种质量应符合DB32/T3352的规定。

5.4.4适式播种

选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施肥播种机实施播种施肥,确保苗齐苗匀。播前严格按照株行距调试播种

档位与施肥量(根据肥料含氮量折算来调整施肥器刻度),对机手作业进行培训,确保株距和行距达到

技术标准。

5.4.5适宜播深

因单子叶植物、双子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