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624-2009 玉米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GB/T 23624-2009 Quarantine protocols for maize seeds in places of production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废止 页数: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3624-200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09-04-27
实施日期
2009-10-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种子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检疫机构对玉米种子实施产地检疫。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河北省承德市植保植检站
起草人:
项宇、张连生、任自忠、朱景全、刘慧、朱莉
出版信息:
页数:9页 | 字数:15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

65.020.01

B16

a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玉米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formaizeseedsin

Quarantineprotocolsof

places

production

2009-04-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省士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覆仲

23624--2009

GB/T

刖茜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河北省植保植检站、河北省承德市植保植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宇、张连生、任自忠、朱景全、刘慧、朱莉。

I

GB/T

玉米种子产地检疫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种子产地检疫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检疫机构对玉米种子实施产地检疫。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pest

对其受危害的地区具有潜在的经济重要性,但未在该地区发生,或虽已发生但分布不广并进行官方

防治的有害生物。

2.2

inof

production

产地检疫quarantineplaces

植物检疫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含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在原产地生产过程中的全部检疫工作,包

括田间调查、室内检测、签发证书及监督生产单位做好选地、选种和疫情处理工作。

2.3

检验inspection

对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限定物进行官方的直观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是否符合植物检

疫法规。

2.4

检测detection

为确定是否存在有害生物或为鉴定有害生物进行的除目测以外的官方检查。

3应检的有害生物

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公布的补充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4产地检疫受理

植物检疫机构审核玉米种子生产单位或个人提出的《产地检疫申请书》(参见附录A)和相关材料,

现场勘察制种基地,决定是否受理。

5准备与技术指导

5.1植物检疫机构制定产地检疫计划;指导制种单位或个人建立田问疫情调查档案并做好疫情调查;

监督落实防疫措施。

5.2查验亲本种子植物检疫证书或复检,确保其不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5.3选择没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并有较好隔离条件的地块作为制种田。

23624--2009

GB/T

6调查检测

6.1田间调查

6.1.1调查时间

根据目标有害生物确定最佳调查时间,一般在玉米苗期、大喇叭口期、灌浆成熟期各调查1次,必要

时可增加调查次数。

6.1.2调查方法

在全面目测的基础上,未见异常的,采用对角线或棋盘式方法调查,1hm2以下的地块调查不少于

hm2~5hm2~10hm2以

15点,1.1hm2的地块调查不少于20点,5.1hm2的地块调查不少于25点,10

上的地块调查不少于30点,每点不少于10株。

6.1.3调查结果记录

根据检疫性有害生物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危害症状等进行田间现场诊断,填写《产地检疫田间

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同时保存样品。现场不能确认的,采集疑似样品带回,填写《有害生物调查

抽样记录表》(参见附录c)。

有条件的,可拍摄产地检疫的典型症状、疑似病株等图像资料。

6.2室内检测

6.2.1检测方法

检疫性有害生物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