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3626-2009 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GB/T 23626-2009 Guidelines for quarantine surveillance of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红火蚁疫情监测。
发布历史
-
2009年04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华南农业大学
- 起草人:
- 王福祥、王琳、李小妮、曾玲、陆永跃、吴仕豪、朱景全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1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01
B16
圆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GuidelinesforsurveillanceofinvictaBuren
quarantineSolenopsis
2009-04-27发布
丰瞀鳃紫瓣訾辫瞥星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仅111
23626—2009
GB/T
刖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广东省植物保护总站、华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福祥、王琳、李小妮、曾玲、陆永跃、吴仕豪、朱景全。
GB/T23626--2009
红火蚁疫情监测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火蚁疫情监测准备、监测区域、监测地点类型、监测时期、监测用品、监测方法、标本
鉴定、标本保存、疫情诊断、监测报告以及监测记录与档案保存。
本标准适用于红火蚁疫情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477--2006红火蚁检疫鉴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诱饵bait
对红火蚁具明显引诱作用的物质。
3.2
蚁丘mound
红火蚁所构筑并正在或曾经生活过的突起土堆或沙堆。
3.3
蚁巢nest
由蚁丘及其地下结构部分构成,是红火蚁繁殖、活动的场所。
3.4
蚊群colony
由红火蚁多个社会阶层构成的具有持续存在能力的团体。
3.5
nest
活蚁巢active
受到扰动后60S内有3头以上红火蚁爬出活动的蚁巢。
4监测准备
收集当地与红火蚁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分析,制定监测计划。
5监测区域
5.1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区边缘地带,掌握红火蚁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5.2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高风险区域,如连通疫情发生区的交通道路沿线、近年来从红火蚁发生区调人高风险物品
(包括草皮等绿化植被、栽培介质、回收费品、运载工具等)的地区,了解红火蚁是否传人。
】
23626--2009
GB/T
6监测地点类型
重点监测草坪、绿化带、苗圃、果园、荒地、堤坝,垃圾场、废品回收加工场、高尔夫球场、货场以及可
能调入绿化植被、回收废品、木材、肥料等的场所。
7监测时期
最佳监测时期为气温在20℃~32℃的时间段,各地可根据当地气温情况作出相应调整。
8监测用品
cm~100cm~o.4
GPS仪、监测瓶、扩大镜、解剖镜、挖掘工具、长80cm(直径0.3cm)的铁丝(竹
竿、木棍等)、镊子、指形管、样品袋,标签、记录笔等。
75%乙醇、诱饵(如火腿肠)。
9监测方法
9.1未发生区
9.1.1访问调查
访问医务人员、居民等,了解当地是否出现过蚂蚁叮蜇伤人事件。
向当地农事操作人员及绿化植被维护人员了解,是否看见地面有隆起的蚁巢。
向当地管理人员了解,近年来是否从红火蚁发生区调入过高风险物品。
每个社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HG/T 4810-2015 咪唑乙烟酸原药 2015-04-30
- NB 35047-2015 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2015-04-02
- JB/T 10231.4-2015 刀具产品检测方法 第4部分:丝锥 2015-04-30
- QB/T 4803-2015 工业用缝纫机 自动裤襻缝纫单元 2015-04-30
- JB/T 12175-2015 电气用真空浸胶环氧玻璃布板 2015-04-30
- JB/T 12143-2015 米制螺纹复合丝锥 2015-04-30
- JB/T 12200-2015 游标、带表和数显简易卡尺 2015-04-30
- HG/T 4807-2015 胶鞋内底、衬里及鞋垫试验方法 抗汗性 2015-04-30
- JB/T 8807.2-2015 幻灯机 第2部分:闭合型直排式幻灯片盘(日本设计) 2015-04-30
- HG/T 4814-2015 氰氟草酯乳油 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