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608-2016 埋地储罐刚柔复合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DB35/T 1608-2016 Gravestone underground storage tank composite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trength and flexibility lining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6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泉州市标准化研究所、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丰泽南方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厦门智能保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泉州市标准化协会、中汇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李束为、张雅虹、吴理达、马晓东、肖保军、陈华锋、黄良昌、谢鹏、张岩、 孙志略、郭永尚、魏东金。
- 出版信息:
- 页数:2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200
E16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1608—2016
埋地储罐刚柔复合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Rigid&FlexibleCompositeLiningforBuriedTankConstructionSpecifica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6-11-11发布2017-02-11实施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5/T160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的结构与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泉州市标准化研究所、深圳市百事达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丰泽南方设
备安装有限公司、厦门智能保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泉州市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束为、张雅虹、吴理达、马晓东、肖保军、陈华锋、黄良昌、谢鹏、张岩、
孙志略、郭永尚、魏东金。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韩钧、许文忠、鲁长波、王如君、牛开建、刘华岭、方允伟、冷成冰、郑成辉。
I
DB35/T1608—2016
埋地储罐刚柔复合衬里工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埋地储罐刚柔复合衬里的材料、预制件加工、改造技术、安装渗漏监测设备、
完工检验、铭牌、工程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贮存汽油(含甲醇汽油、乙醇汽油)、柴油等介质的在用埋地钢制储罐加装刚
柔复合衬里,并在衬里中设置检漏中间层的储罐防渗改造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8.13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3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尺寸稳定性
GB/T328.14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第14部分: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
GB/T1040.3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1040.4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
验条件
GB/T1410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1549纤维玻璃化学分析方法
GB/T7689.2增强材料机织物试验方法第2部分:经、纬密度的测定
GB/T9914.1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含水率的测定
GB/T9914.2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2部分:玻璃纤维可燃物含量的测定
GB/T9914.3增强制品试验方法第3部分: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17930车用汽油
GB/T18370—2014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GB19147车用柴油
GB/T30040.7—2013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第7部分:双层间隙、防渗漏衬里及防渗漏外套的一
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GB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JC/T2286—2014钢-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双层埋地储油罐
3术语和定义
3.1
刚柔复合衬里rigid&flexiblecompositelining
粘结固化在单层钢制储罐内壁,由玻璃钢构成的刚性衬里和油囊构成的柔性衬里组成,具有
1
DB35/T1608—2016
多层阻隔防渗漏功能的复合衬里。
3.2
玻璃纤维预浸布pre-pregfiberglasswithepoxy
在进入储罐安装前,用树脂溶液浸润的玻璃纤维编织布。
3.3
玻璃纤维层合板fiberglass-reinforcedsheet
多层玻璃纤维预浸布压贴为一体的结构板,以下简称层合板。
3.4
预制盖板prefabricatedringcover
预制用于跨越补强圈的环状槽型层合板。
3.5
中间层Intermediatelayer
利用耐油增强塑料通过流延模压成型,具有架空结构贯通的预制板件。
3.6
柔性衬里flexibleliner
用耐油、高阻隔、导静电薄膜材料根据储罐尺寸制作的油囊。
3.7
渗漏监测设备leakagemonitorsystem
实时监测双层储罐渗漏的设备,包括连通中间层的管道系统、检漏传感器和渗漏指示器等。
4材料
4.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4.1.1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应由无碱玻璃纤维制造,其技术指标和检验规则应符合GB/T18370—2014
中第4章和第6章的规定。
4.1.2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应用适用环氧树脂的浸润剂预处理。
4.2树脂
4.2.1树脂材料应满足GB/T30040.7—2013中第6.4.2条的要求。
4.2.2树脂中无机氯含量应不超过50ppm。
4.2.3树脂中皂机氯含量应不超过1000ppm。
4.2.4树脂固化前的不可挥发分含量应大于99%。
4.2.5树脂固化后总体积收缩应不超过2%。
4.2.6常温下,树脂在丙酮溶剂中浸泡72小时后,质量变化应不大于±0.5%。
4.3玻璃纤维预浸布
2
DB35/T1608—2016
用于结构层的玻璃纤维预浸布中树脂含量应不高于70%,用于面层的玻璃纤维预浸布中树脂含量应
不高于90%。
4.4层合板
层合板力学性能应满足表1的要求。
表1层合板力学性能表
项目性能要求
拉伸强度/MPa≥80
拉伸弹性模量/MPa≥6900
弯曲强度/MPa≥110
弯曲弹性模量/MPa≥5500
4.5中间层
中间层应符合GB/T30040.7—2013中第5章的规定。
4.6柔性衬里
4.6.1柔性衬里所使用薄膜的机械性能和储液的影响指标应符合GB/T30040.7—2013的规定。
4.6.2柔性衬里储存3个月油品的指标应符合GB17930和GB19147的要求。
4.6.3柔性衬里使用的薄膜应具有导静电性能,表面电阻率应小于109Ω;当表面电阻率无法满足小于
109Ω的要求时,应在罐内安装导静电的物体。导静电的物体可为浸入油品中的钢板,也可以为钢制的
进油立管等物,其表面积之和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
A=0.04×Vt
式中:
A——浸入油品中的金属物表面积之和(㎡);
Vt——储罐容积(m³)。
4.7监测软管
4.7.1软管材质应符合GB/T30040.7—2013中6.3.2的要求。
4.7.2检测介质为空气时,软管内径不应小于6mm。
4.7.3软管的颜色标识为:测量管为红色,排气管为绿色,通气管为白色或无色透明。
4.7.4真空测量管口应伸入到中间层下部,通气管口宜置于中间层上部。
4.7.5油气浓度测量管口应置于中间层中上部,通气管口宜置于中间层下部。
5预制件加工
5.1玻璃纤维预浸布加工
玻璃纤维预浸布中树脂含量应满足4.3的要求,厚度偏差应小于总厚度的10%。
5.2预制盖板加工
3
DB35/T1608—2016
外侧预制盖板厚度不应小于2.5mm,内侧预制盖板不应小于3.0mm。
5.3柔性衬里加工
柔性衬里使用高频焊接等技术制造。在真空-40kPa下,检漏1h,不降压为合格。
6改造技术
6.1制定改造方案
对拟改造的单层储罐制定改造方案,征求委托方的意见,需要时报相关部门备案。
6.2改造的安全环保
6.2.1改造应采取安全措施。施工中的隔离、通风、罐内气体浓度监测、个体防护措施、照明及用电
安全、作业监护、工作场地警示、环境以及操作等安全要求应符合GB30871—2014中第6章的规定。
6.2.2检查改造环境是否安全,封堵人孔井内所有管路。
6.2.3单层储罐选择合适的清洗方法清洗,清洗储罐的水(液体)应回收并送有资质的处理厂处理。
6.2.4储罐清洗后,储罐内空间应符合GB30871—2014中第6.2条的规定。
6.2.5清洗通风后,将储罐静置1h,罐内油气浓度不超过1%LEL时即为清洗合格。
6.2.6改造时,储罐内应设置同一厂家同型号至少两个油气浓度报警器,监测改造过程中罐内油气浓
度。
6.2.7改造时,储罐内应持续通风。当原储罐仅有一个人孔时,风管应伸入到罐体内部。
6.2.8在储罐内半密闭空间改造施工时,严禁使用含有可挥发性化学溶剂超过1%的树脂。
6.3原储罐的改造
安装补强圈时:
a)补强圈采用槽钢或玻璃钢制作,替换加强支架后罐体强度不应低于原有强度;
b)采用槽钢制作时,补强圈可用螺杆紧胀连接或在罐内一次成型玻璃钢补强圈;
c)补强圈应紧贴原有加强圈;
d)补强圈起支撑作用后,去除原储罐内影响改造的加强支架。
6.4刚柔复合衬里施工
6.4.1总则
刚柔复合衬里的施工包括:预处理、底涂层、外侧密封层、中间层、内侧密封层和柔性衬里的施工。
储罐改造示意图参见图A.1。
6.4.2预处理
储罐内表面应进行预处理,采取除锈措施使表面达到Sa2.5级或采用除锈环氧树脂固化封闭措施在
表面生成阴极保护层。
6.4.3底涂层
6.4.3.1用增韧型陶瓷环氧胶涂覆储罐内表面,厚度不应小于0.25mm。
6.4.3.2涂覆后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面。
4
DB35/T1608—2016
6.4.3.3用电火花检测仪100%针孔检查,检测电压根据设备要求和涂层厚度确定,以无电火花为合格;
对阴阳角等复杂部位应重点检查,检查出的漏点应标记并修补。每平方米不合格点超过3个时,应返工
处理。电火花检测位置见附表B.5。
6.4.3.4采用分辨率为0.01mm的超声波测厚仪分别对储罐的各个部位测量,当所有测量点的厚度满足
要求时判为合格。厚度检测位置见附表B.6。
6.4.4外侧密封层
6.4.4.1在底涂层表面缠绕辊贴不少于3层的玻璃纤维预浸布,总厚度不应小于2.5mm。
6.4.4.2玻璃纤维预浸布搭缝宽度不应小于80mm。
6.4.4.3原储罐加强圈处使用预制盖板跨接,与直段搭缝宽度不应小于60mm。储罐加强圈跨越图参见
图A.2。
6.4.4.4玻璃纤维预浸布铺设完成后,压贴固化,确保有效密封。
6.4.4.5用电火花检测仪100%针孔检查,检测电压根据设备要求和涂层厚度确定,以无电火花为合格;
对阴阳角等复杂部位应重点检查,检查出的漏点应标记并修补。每平方米不合格点超过3个时,应返工
处理。电火花检测位置见附表B.5。
6.4.4.6采用分辨率为0.01mm的超声波测厚仪分别对储罐的各个部位测量,当所有测量点的厚度满足
要求时判为合格。厚度检测位置见附表B.6。
6.4.5中间层
6.4.5.1按储罐形状裁剪中间层。
6.4.5.2将中间层预制件压贴固化在外侧密封层上。
6.4.5.3安装软管时:
a)软管埋设到中间层,沿罐壁加强圈敷设,并由储罐上部导出;
b)软管应连通所有监测空间,底部的贯通示意图参见图A.3;
c)埋设的软管应符合4.7的要求。
6.4.5.4检查中间层压贴质量,企口接缝应小于2mm,表面应平滑无拱起,否则重新压贴处理。
6.4.6内侧密封层
内侧密封层厚度不应小于3.0mm,施工要求按照6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DB36/ 331-1998 40%异·瘟灵乳油 1998-08-10
- DB36/ 328-1998 25%杀·噻可湿性粉剂 1998-08-10
- DB36/ 329-1998 25%异·噻可湿性粉剂 1998-08-10
- DB36/T 327-1998 稻板麦栽培操作规程 1998-07-03
- DB36/T 326-1998 优质油菜栽培技术规程 1998-07-03
- DB36/T 336-1998 无公害农业环境质量 1998-12-14
- DB63/T 361.1-2000 节能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综合体规划 2000-04-18
- DB36/ 332-1998 40%福·多可湿性粉剂 1998-10-20
- DB36/ 330-1998 30%异·噻乳油 1998-08-10
- DB36/T 334-1998 沼肥养鱼生产技术规程 199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