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Z/T 12004-2015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FZ/T 12004-2015 Polyester and viscose blended grey yarn

行业标准-纺织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FZ/T 12004-2015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纺织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07-14
实施日期
2016-01-0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归口单位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棉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09/SC 1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含紧密纺、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不适用于特种用途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南通双弘纺织有限公司、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长乐市金源纺织有限公司
起草人:
吉宜军、吴加顺、王憬义、叶戬春、付刚、章桂虎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24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80.20

W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

FZT120042015

代替/—

FZT120042006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Polesterandviscoseblendedrearn

ygyy

ㅤㅤㅤㅤ

2015-07-14发布2016-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FZT120042015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产品的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

本标准适用于环锭纺含紧密纺赛络纺紧密赛络纺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不适用于特

种用途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棉本色纱线

GBT3982008

/:()

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部分纤维素纤维与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

GBT2910.1111

/:

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部分电容法

GBT3292.11

/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法)

GBT3916CRE

/—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47432009

/ㅤㅤㅤㅤ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GBT6529

/纺织品纱线疵点的分级与检验方法电容式

FZT01050

/、

FZT10007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

FZT10008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3产品分类标记

、。

3.1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产品以不同纺纱方法混纺比及线密度分类

:,。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原料代号涤纶为粘胶为

3.2TR

,,:

3.3产品混纺比以公定质量比表示按纤维含量递减顺序列出具体表示为涤纶混用比例在50%及以

,/;,/。

上以涤纶含量粘胶纤维含量表示涤纶混用比例在50%以下以粘胶纤维含量涤纶含量表示

:,,,//

示例环锭纺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密度为18.5tex涤纶含量为65%粘胶纤维35%应写为TR6535

18.5tex。

4要求

4.1项目

、、、

4.1.1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的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

、、()、、

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十万米纱疵纤维含量偏差共项

+200%8

指标。

、、、

4.1.2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线的技术要求包括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线断裂强度单

、、。

线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纤维含量偏差共项指标

6

1

/—

FZT120042015

4.2分等规定

、、。

4.2.1同一规格同一原料同一工艺连续生产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

、、,

4.2.2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为等

外品。

,

4.2.3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产品质量等级根据产品规格以考核项目中最低一项进行评等按

其结果评定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线的产品质量等级。

4.3技术要求

()。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及以上的技术要求按表规定

4.3.150%1

()。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以下的技术要求按表规定

4.3.250%2

()。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及以上的技术要求按表规定

4.3.350%3

()。

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线涤纶含量在以下的技术要求按表规定

4.3.450%4

()

表1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50%及以上的技术要求

单纱断裂条干均匀千米棉结

线密度变单纱断裂强十万米纱疵/

公称线密度/线密度偏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等级异系数/度a/(/)(/5)

%cNtex个10m

/系数/b/(/)

tex差率%%数%个km

≤≥≤

≤≤≤

优±2.02.018.511.014.515010

8.1~11.0一±2.53.016.514.016.530018

ㅤㅤㅤㅤ

二±3.04.014.517.018.5550—

优±2.02.019.010.014.01008

11.1~13.0一±2.53.017.013.016.020015

二±3.04.015.016.018.0360—

优±2.02.019.59.013.5658

13.1~16.0一±2.53.017.512.015.512015

二±3.04.015.515.017.5190—

优±2.02.020.09.013.0458

16.1~20.0一±2.53.018.012.015.08015

二±3.04.016.015.017.0150—

优±2.02.020.58.012.5308

20.1~24.0一±2.53.018.511.014.56015

二±3.04.016.514.016.5110—

优±2.02.021.08.012.0258

24.1~31.0一±2.53.019.011.014.05015

二±3.04.017.014.016.090—

优±2.02.022.07.011.5205

31.1及以上一±2.53.020.010.013.54010

二±3.04.018.013.015.570—

:。

注毛羽指数值可参考附录

HC

a

、。

紧密纺紧密赛络纺单纱断裂强度在本表对应数值基础上加1.0考核

b

、。

紧密纺紧密赛络纺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在本表对应数值基础上减0.5考核

2

/—

FZT120042015

()

表2涤纶与粘胶纤维混纺本色纱涤纶含量在50%以下的技术要求

单纱断裂条干均匀千米棉结

线密度变单纱断裂强十万米纱疵/

公称线密度/线密度偏强力变异度变异系(+200%)/

等级异系数/a/(/)(/5)

%度cNtex个10m

//b/(/)

tex差率%系数%数%个km

≤≥≤

≤≤≤

优±2.02.017.011.515.020010

8.1~11.0一±2.53.015.014.517.042018

二±3.04.013.017.519.0600—

优±2.02.017.510.514.51408

11.1~13.0一±2.53.015.513.516.530015

二±3.04.013.516.518.5480—

优±2.02.018.09.514.0858

13.1~16.0一±2.53.016.012.516.016015

二±3.04.014.015.518.0250—

优±2.02.018.59.513.5558

16.1~20.0一±2.53.016.512.515.510015

二±3.04.014.515.517.518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